武汉 一场3亿元的公共服务实验,以企业盈利、公共自行车破产告终 同样是2008年,在9月武汉市领导组织的一次建设两型社会的会议上,时任市长阮成发提出各城区可免费试点公共自行车,并采用政府招标的形式进行。 2009年3月15日,武汉市政府发出文件,正式启动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其所采用的是政府主导推动,但不投入资金的模式。 而正是这一思路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为这场巨大的公共自行车实验埋下了败笔。 武汉市当年投放公共自行车项目的盛景 (图片来源:网络) 当时中标该项目最大的运营商是武汉鑫飞达,然而中标之后,该公司将用于公共自行车发展方面的政府资源用到其他业务,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产、广告传媒等领域。 5年后,即2014年,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陷入困境,部分站点甚至到了瘫痪荒废的地步。与此对照的是,鑫飞达却并未亏损,在市中心还买了整层写字楼。 该公司项目运营的具体财务情况,连主管部门也说不清楚;其大量站点被外包时,政府既不掌握其经营善,也缺乏制约机制。 (资料来源:网络) 然而如果仅仅认为这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产品时前期设计不够严谨,后期监管不力,那未免流于表面。实际上,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失败,与武汉市城市规划进程密切相关。 当年武汉市政府提出上马公共自行车项目,正值武汉市进行多项大型基础建设之时。 随后几年,武汉市新修道路以快速路为主,在规划图纸上,虽然都按规定设置了自行车道,但局部道路不断拓宽,自行车道只能被简单地压缩,有时甚至消失。 道路密集施工,不断增多的施工围挡使得路面变窄,有效通行率降低,为了保证机动车的行驶,相关部门就只有废了非机动车道。 (资料来源:湖北日报) 武汉市内一处狭窄的自行车道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