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天——上篇,府城临秋雨单车环岛的第4天。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参观台南市内的一些历史古迹,然后赶往50公里外的高雄。整体来说任务量并不大,不过起床之后,一走出招待所却发现外面的天空乌云密布,偶尔还落下一些零星的雨滴,让人不禁有点担心,不知道一会儿是否会下大雨。 出发前,先去巷子口找了家店吃早饭。在前两天相继吃过了蛋饼、三明治之后,这一天我又尝试了一个新品种:汉堡。而它们仨,据我目测,也算是台湾早餐界占有率最高的三种食品了。别看这汉堡的卖相丑丑的,吃起来的感觉还真不错,至少面包和鸡肉都很新鲜。 而在小店的门前,柜台的外面,濛濛细雨中为生计而奔波的饮食男女们,与往常相比更是多了一份避雨的匆忙。我坐在饭店内临街的角落里,看着他们匆匆而来,又飞奔而去,很像是电影里的快动作,而画面的角落里,我却独自一人用最缓慢的状态,细细品味着秋雨落地之后激起的那一阵泥草的气息。心中不禁暗自感叹,旅行实在是让人逃离牢笼生活的一个最佳选择,更是让人皈依平静的一支最有效果的镇定剂。所谓平静如此,夫复何求。 这场雨,忽大忽小,让人摸不清秉性。吃完饭,我又等了一会儿,发现雨势渐小,便出发上路了。途径一座无名的小巷,里面全是独门独户的院落人家,生活气氛很浓。这一家,院门前写了“张寓”二字,意味着自己属于一户姓张的人家。而这座房子的形制也与左右完全不同,说明它是房主自己请人建造的,而绝非开发商统一建造之后再销售的。 这一户“郑寓”,是巷子里面积最大的一户人家。房子的设计很有欧式的简约感,面积颇大的院落也是让人艳羡的,四处冒头的绿树红花更是让人可以体会到主人一家的惬意生活。不知怎么,我便突然想到了北京南城原有的很多巷子里的深宅大院,于此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如今再去北京,估计很难再找到这样僻静于深巷之中的私家宅院了。 走上大马路。这条路叫做“南门路”,一看名字就知道它一定是台南老城原先就有的主干道,而马路两边林立的日式老房子,也立刻验证了我的这个猜想。 估计每一个初次来到台湾的大陆人,都会经历像我这样的一番心理波动吧。怀着一颗探访同胞的热心而来,却发现这里很多的地方竟然都会透出一股日式的风格,心中不免些失落,甚至委屈。这就像是《海角七号》中,当茂伯说出了一口比他的国语要纯正得多的日语时,我们会感到的一片惊讶和恍惚一样。也许,只有此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龙应台在《大江大海1949》中描写的那个年代,台湾人的社会现实和精神交错,究竟是多么地真实和深刻。 我们中,也许会有些人不喜欢这样的现实,而我却选择接受。无论如何,它都是即成事实,是历史给现世的我们早已刻下的符号,即使你不喜欢,难道你还能不承认它的存在吗? 沿着南门路一直往北走,就是台南孔庙。走到一半的时候,让我发现了一座隐秘的公园,其间一颗巨大的榕树,顿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记得小学的课本之中,有一篇关于榕树的描述。具体的内容其实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却很深刻地因此对榕树产生了一份特殊的向往。此时走进树荫,才想起自己好像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一棵榕树,树冠茂密,彻底地遮挡住了淅沥的小雨,且极度凉爽,让人简直不想离开了。 而榕树的背后,竟然还有这样一座古代城墙的复原遗址,让我有一种无心插柳却捡到宝的感觉。 这便是古代台南府的南门城墙吗?从明朝开始,台南便是台湾的首府城市,因此,这里便也就可以称作是古代台湾的政治、经贸中心了。 这个复原的城墙,只包括这样的一座瓮城。从建制上来看,基本符合当年台湾的实际地位。毕竟在当年,这里也只不过是一座普通的边陲海岛的首府城市而已。 从城墙下来,我继续沿着南门路向北走,终于来到孔庙的门前。马路对面,有一座“泮宫石坊”,它建于清乾隆年间,本是立于孔庙门前,后来因为修建南门路,而它又正好位于马路的中央,所以便被向外迁到了如今的位置,与孔庙隔路相望。 石坊对面,便是孔庙的东门,也是其正门。此时,我对于这座孔庙的特殊建制是有所怀疑的,特别是这个东门,按说是绝不符合古代建筑“坐北朝南”的体制的,因此让我感到很不适应。 门外,下马碑。这是全世界所有孔庙(又或者称为文庙)的共有标志,也是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重要地位的最佳体现。 我正进门时,暴雨正巧就下下来了。哗啦啦的雨一声招呼都不打,便从天而降。我是一个出门从来不爱打伞的人,而实在又不敢把相机暴露在这样的大雨之中,于是只好奔进院内的一片树林之中躲雨。跟我一起躲雨的,还有这样一群出来“秋游”的幼儿园小朋友。因为下雨,他们的游览计划泡了汤,老师们便在等校车来接的这段空当,一边带着他们到树下躲雨,一边让他们打开各自所带的食物,互相分享。整个过程十分和谐有趣,除了我这个怪叔叔在一边不停地拍照之外。 左边的小朋友,吃着碗里的,还不忘看着锅里的;中间的则在思索,这个大陆来的匪谍难道对我有什么企图;右边则摆开了架势,怪叔叔,你休想抢走我的洋芋片! 这一对小朋友最有爱。小女生特别喜欢跟在小男生的屁股后面,然后不停地拿着自己的食物,问小男生要不要吃;而小男生则只中意自己手中的那一份,甚至都不愿意跟小妹妹说话,让小妹妹好生失落。哎呀呀,不知一二十年之后的他们俩,还会不会记得如今彼此之间的这点小情愫呢? 我陪着这帮小朋友玩闹了半天,雨却一直没有变小的意思。眼看小朋友们都上车走了,我连这最后的乐趣也没有了,于是只好收起单反,盖上防雨罩,拿出一台防水的小数码相机,继续向孔庙的内部走去。这是一座庙前的纪念碑,大致记载了台南孔庙的发展历史。由于雨大,我没细看。 如今的台南孔庙,大约分为东西两院,东边的这一院无需门票,可以直接进入。此时可以看见另一个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正被大雨堵在了院内,于是老师们只好轮流用雨伞一次次地把他们接出来,这样温暖的场景发生在这样古老的地方,说实话,我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入德之门,最初来源于朱熹对于《大学》一文的赞美之词,后来衍生为清朝儒家教育特别推崇的一种说法。 门坊后,是一座三开间的大堂。此时里面排排坐的孩子们,已经挤满了整间屋子,于是我便停在了门下,等他们全都过来之后,才走过去。 这间房子,叫做明伦堂。其中堂的书法便是《大学》的开篇内容,落款则是“后学赵孟頫书”。这个赵孟頫,便是跟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的元代书法名家;而“后学”,则是指后世之人模仿其字体而书写的意思。 大堂的两侧,还有两幅巨大的题字。东墙是“忠”和“节”,西墙是“孝”和“义”,很明显,一东一西读起来,就应该是“忠孝节义”四个字。 坐在大堂中的老爷爷,非常安静地看着屋外的雨,陷入沉思。 我在屋里盘桓,老爷子竟突然对我感起了兴趣,拉着我来到中堂侧后方的这座碑前,向我讲述孔庙最繁盛时的建筑体系。这座碑,最上方写着“台南府学全图”的字样,老爷子指着它告诉我说,这是乾隆四十二年这座孔庙建制最为鼎盛时的平面图。东西共分为四院,最左是文昌祠,现在已经被拆掉了;第二院则是大成门、大成殿一线,即是孔庙的主体;第三院则是当年的台湾府学,即官办的最高学府,如今我们所在的明伦堂,便是它第一进的主殿,也是它当年的讲堂;第四院则是“朱子祠”及其后面的魁星阁。他如此一说,我便恍然大悟。我之前见过的所有孔庙,大多都是留存时间非常久远的,如曲阜最原始的孔庙,而台湾这座孔庙由于建造时间很晚,且地处偏远,因此建制非常紧凑、功能也相对丰富,将府学就直接盖在了孔庙的边上,并且还增加了专门纪念“朱熹”的朱子祠。如此一来,正门朝东也就非常好理解了,因为府学是常年开门的,学生老师也就自然中这边进来。而正中的棂星门则是只有重大典礼和祭祀的时候才开门。我当场便将自己的这些领悟说了出来,老爷子喜不自禁,伸出大拇指对我说,哎呦,小伙子,没想到你小小年纪,也是行家嘛。 于是乎,老爷子便来了劲头,拉着又我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他说,他很喜欢这个地方,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坐一坐。而这座孔庙,本来的建制的确是非常健全的,但无奈日本人来了之后,太平洋战争打得他们实在是缺少建材,便拆掉了这里好多不重要的房间和外墙,去盖他们的军事设施。比如这画中最左边的院子,已经完全拆掉了;右边的三四院,也被拆掉了大半,只剩下两栋主要的建筑。他还告诉我说,你看看外面的那些热带植物,其实日本人来之前台湾岛上是没有这些植物的,他们占领了这里之后,先是从热带国家把这些植物引进进来,然后促使自己的士兵适应这些自然环境,从而为他们接下去侵略东南亚国家做准备。你看看,这个国家,有多厉害,这些都是一早就计划好的。 当然,这个故事,我讲出来,并不是要宣扬什么有仇必报的心态,我只是非常想将老人家的这些典故也说给大家听。我喜欢听旅途中当地人的这些故事,他们不图你什么,因此只会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全都讲给你听。 老爷子跟我聊完天,便兀自打着伞离开了,我则继续往院子后面走。如今最右边的两院已经合二为一了。第四院前面的朱子祠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后面的魁星楼;而明伦堂后面的教师宿舍也被拆掉了。因此如今整个后院只剩下这座魁星楼,身为整座孔庙里最高的建筑,孤独地矗立于明伦堂的东北方。 再从“入德之门”返回,此时终于明白,这座叫做“礼门”的门坊,便才是真正通往“孔庙”的通道。而它的对面,还有一座一模一样的门坊,名字叫做“义路”。 而孔庙正前方的这座古树,刚才的老爷爷也曾跟我提到过。几百年的老家伙了,前几年生病,后来被人恶意破坏,去年彻底死掉了,非常可惜。 大成门的正面像。它是所有文庙正南门的统一称谓。说实在的,这也算是我见过的最朴素的一座大成门了。而它的前方,本应还有一座棂星门,却也毁于战乱,如今早已不知所踪了。 这里,又需要插播一个故事。上面的图片中,那位在大成门前举着黄色旗子走来走去的大哥,其实是一名学者。他号称自己是全世界研究荀子最透彻的人,因此便举着牌子在这里游说荀子的精神。而我本身由于对荀子实在没什么研究,也就不敢上前跟他攀谈,路过,没心没肺地瞎听两句,便离开了。 大成门的边上,还有这么一个小房间,门上挂着“名宦祠”和“乡贤祠”两块牌匾。 乡贤我没什么兴趣,名宦的选择和座次安排倒是让我感到有些意外。这三个牌位,中间是范承谟,左边是施琅,右边是姚启圣。范承谟一家算是清朝皇室的老家将,姚启圣则是收复台湾的主要元帅,这两位我觉得放在这里完全不出乎我的预料,惟独施琅,两次降清,还能进入这宗庙之中,实在是有点不合古代的规矩。只能理解为这里是当年清朝初年建造的,因此出于统治的需要,便相对拔高了他的地位吧。 走进大成门,进入真正的孔庙领地。这里是台湾少有的需要买票的景点,门票价格为25元新台币,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大约是5块钱左右。真不知是应该感叹这里便宜,还是该咒骂大陆的景点太过黑心呢? 大成门内,便直接是大成殿。这个名字属于所有孔庙中的主殿,同时也必须是古代当地儒家文化的核心之地。 这座大成殿,本身的建筑风格并不算怎么特别,但是其房檐上的诸多牌匾,却是很值得一书的。这里悬挂着清朝从康熙至光绪皇帝、以及蒋介石迁台之后所有台湾领导人所赠的牌匾。这原本就是自古以来孔庙必有的精神传承,没想到即使到了今天,台湾人还是坚持做了下来,让人不禁感到惊喜和欣慰。 内堂正中,最显著的位置,分别是:康熙帝“万世师表”匾、雍正帝“生民未有”匾、同治帝“圣神天纵”匾、光绪帝“斯文在兹”匾。 而在雍正匾后,还藏着乾隆的“与天地参”匾。这是一位我极度不喜欢的皇帝,不知这块匾额的位置是不是他自己选定的,放的比他爷爷还高,这是想表示些什么呢? 与这群匾额相对的,是另三块清帝匾额:嘉庆帝“圣集大成”匾、道光帝“圣协时中”匾、咸丰帝“德齐畴载”匾。 余下便是些我们熟悉的名字了。蒋中正:“有教无类”。 蒋经国:“道贯古今”。 严家淦:“万世师表”。前三位台湾领导人的书法,我个人臆测,自己亲笔题写的可能性很大。 李登辉:“德配天地”。 陈水扁:“中和位育”。 马英九:“圣德化育”。后面的三块,代书的可能性更大,毕竟他们都是接受完全的西方教育而成长起来的。而我的这个推测也得到了很多台湾朋友的证实。不过,即使这样,在我看来,这种形式上的文化传承,也还是值得鼓励的。 接下来,便是大成殿四周的几座侧殿了。这里摆放了一些孔庙里的老物件,其中这块古老的“全台首学”匾,因为没有署名,甚至连具体的制作年代都已经不可考了。 太尊。曲阜孔陵里的一抔黄土,竟也是祭祀孔子时的祭品,这个我之前还真是没听说过。 以成书院,是当年台南孔庙的乐局。如今,原先的第一院、文昌祠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便将其“五文昌帝君”的神位,改放在了这里。 大成殿的正后方,是崇圣殿。此殿的典故来源于雍正元年,皇帝诏封孔子的五代祖宗,因此从此以后所有的孔庙之中,大成殿之后都会有这么一座崇圣殿。而其中的具体牌位,也就都是固定的了。 朱文公祠(即之前提过的朱子祠)中仅剩的石质门额。 这是整座孔庙里,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件文物了。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忠孝节义”四个大字,可以看出当年的人们,究竟是多么看重它们背后所涵盖的那种气节和精神。 一套编钟,也属于祭孔时的礼器。仔细看这套家伙,棱角分明,按说应该也不是太久的古物。 完成了孔庙的探访,让人心恼的是,雨却还是在淅淅沥沥地下。我倒是不怕自己淋雨,只怕这样一路磨蹭下去,会耽误最终的行程。当下稍微犹豫了一番之后,索性痛下决心,继续行程,干脆一直走到坚持不了再说吧。 回到南门路上,这栋老建筑,一看就知道是日统时期盖的。估计原先就是警察局,现在还继续做警察局。这样的事,在大陆也是蛮常见的。 路边高耸的椰子树。此情此景,大有一种东南亚的风情,异域感十足。 由此再向前,是一座交通环岛,内里是一座圆形的广场,它便应该是台南老城区的市中心了。因为这种环岛的结构,是日本城市风格的一个标志。日本人喜欢圆形扩散式的城市体系,而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更加习惯的经纬制。如今,在环岛的中心,还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雕像,只不过这座广场是无法进入其中的,因此我只能远远地拍一张。 马路对面的一座老建筑,不知是何用途,但是外表很有码头和军舰的感觉,想来倒也是符合这里海滨城市的背景。 此时,我的身后恰好也是一栋老建筑。它的名字叫做“国立台湾文学馆”。其中,“文学馆”这个称号,对我来说还真是比较陌生,一时间有点想不明白它的内容究竟应该是什么。思索半天之后,我决定进去瞧上一瞧。 一进门,便是一股我难以想象的寂静。宽敞的大堂,最里面摆着一些供阅读者使用的桌椅,楼下则是图书室。看来,图书馆,是这个文学馆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堂内的装修有限,并没有刻意去遮盖这栋日制建筑本身的很多特色,比如红砖墙,比如木质的方形窗户,即使是后期拆掉的入口处的走廊,也将残余的短墙保留了下来。我认为这样不仅简单实用,更是有一种简约而真实的美。 大厅之内,左侧是老砖墙,右侧是新建的展览室。如今展览的名称是“台湾文学,精彩一百”,讲述的是辛亥革命100年以来,台湾文学发展的重大事件。 这个走廊再往里走,还有几间讲堂,可以做讲座的那种。此时都空着,想来周末也许会更加热闹一些吧。就此看来,文学馆,不仅包括了图书馆,还包括了展览、讲座、研讨等诸多功能,可以说,是一座真正的文学之馆啊。遍地数来,在大陆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的地方。 我身为骑车旅行路过这里的游客,自忖只会给这样清净的地方带来一丝无谓的浮躁,于是匆匆一瞥,便也就不做长留了。再回到大堂里的时候,发现每根石柱上都有很多许愿用的便签,随意翻看一会儿,发现台湾竟然也有“高考”,原来,那是“高等公务员考试”的简称,跟我们的高考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离开时,才发现门口的桌上竟然还有这么多纪念章可盖,其中有几块还是跟里面的展览相关的,因此可以肯定是为了配合这些展览而特制的。 从文学馆出来,雨终于停了,我又可以换回单反了。这是路边随意看到的一座老房子,能在几栋高大的楼房之中兀自逍遥,也许当地人并不以为物,却羡煞了我这个路人。很多时候,其实,保留比破除要更加值得赞赏。 路边,一间极其普通的门面房,玻璃门上分别写着这样的两行字。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高在上,只有许诺和恳请。门内,若隐若现的是标准的孙中山先生雕像,还有他那句最著名的“天下为公”。 门前的标志,让我知道了这间房子的来历。相对于它的名号,它的规模简直朴素得掉渣。请原谅,我已词穷,只能这么形容了。 罢了罢了,不说那么多了,轻松一下吧。路边,偶得了这个很有个性的小邮箱,上面的小花应该都是主人自己贴上去的。我喜欢这样的风景,可以体会到主人对于生活的热爱。 一座上了年纪的电影院,手绘的老式海报很有味道。没有繁华都市的拥挤喧闹,只有缓慢踱步的逍遥感,总体说来,这便是我对于台南的整体印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