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鸢兮颜 于 2014-5-9 15:59 编辑
感觉过了很久很久,坑妹的两公里还没上来,事情有点不对劲了。于是再打电话过去,果然,老北高反了。 高反这个话题,在之前的折多塘提到过一次,当时我是面部浮肿。昨天群里在路上的骑友说,他们队的两个妹子到新都桥也出现面部浮肿现象,且这俩妹子恰恰是队里预防高反工作做的最到位的俩人——成天喝红景天预防——而没有喝的其他人反而没事。作为一种因人而异的病症,会不会高反一直都是每个出发318的勇士会担心的问题。甚至好多人出发前,在自己的城市就买好了各种红景天的颗粒、冲剂、口服液,贵而且增加负重。其实路上很多地方,包括每个住宿点老板多多少少都备有红景天,完全没必要提前准备一大包,边走边补充完全是可行的。而且如果你太把它当回事,只能是为自己加重心理负担,届时更容易产生反应。 比起高反,骑友更需要注意的是感冒,高原感冒绝对不是闹着玩的。而且对骑友来说,感冒的几率明显比高反大太多了,因为每天要面对忽冷忽热的天气,高强度运动造成的汗湿加上下坡凌冽的风吹,对此唯一的措施是做好保暖。高原上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初上高海拔地区时,建议是第一天不要洗澡,容易感冒。 最近在路上的骑友发回来的照片,都是各种大雪,有时雪大到根本骑不了。记得去年四月出发的骑友碰到的情况是,山下小雪,山腰大雪,山顶冰雹。因此,选择四月出行的骑友,更要在保暖上做足功夫。 跑题了,回来。 老北的高反体现在头晕、乏力、倦怠,我们看到他的时候,他一手推着车子,一手扶着坑妹,垂头软脚如同醉酒者。在询问诸多路过骑友,都无应对之药后,唯一的方法是立刻下山,对于高反者,降低海拔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然而当时我们距离垭口尚有两公里路程,本想拦车将他送下去,却因为山下滑坡堵车而根本没有车辆路过。 车流。 小白和宝先去往垭口,然后宝走回来推老北的车子,本意是减轻老北的负担,不过后来据老北说,推着车子还能做个支撑,车子被拿走后他感觉路都走不动了。有一会儿,他直接躺到了地上,看上去非常痛苦,我们必须把他叫起来继续往前走。理论上2300米海拔开始,人就会出现高反,而他之前一直没事,直到东达垭口附近才开始不舒服,只能说明是东达的海拔超过了他的身体承受范围。东达山是318路上第一座5000米以上的高山,垭口标注是5008,但是小白说山是会长的,所以真实高度有可能要比这个数字再多上一点点。老北的不舒服,推测应该是超过4800开始的,幸好318路上超过4800的只有东达和米拉山,否则老北一路要受的罪就多了。 最终在相互扶持中,艰难的到达了垭口,大家都没什么兴趣拍照,穿戴好下坡护具后,就一路飚了下去。不知道老北还记不记得他高反时嘟囔的话,他一直小声地重复:我想回家,我想妈妈。平时吊儿郎当没个正形的老北,此刻如同一个需要妈妈温暖怀抱与安慰的孩子。所有在318上与各种危险擦肩而过的骑友,何尝不是如此。我知道有很多骑友都是瞒着家里踏上了318的路,有些人安全回家后才告诉家人,有些却不得不通过其它途径告知——比如受了伤,或者留在了路上(虽然很少很少,但是我们不能假装不存在)所以,既然大家都知道318有风险,建议最好还是不要瞒着家里贸然出行,不想父母担心,至少也要告诉兄弟姐妹或者叔叔伯伯之类的,保证有家人知晓你的行踪,以防万一。 太沉重了太沉重了,我们换个话题。母亲节就要到了,大家记得告诉妈妈,你爱她哟~{:soso_e166:} 回正题。下了坡后,老北的精神状态立刻好了许多,很快我们就看见了堵起的车流,以及滑坡的地段。幸运的是,这一次滑坡没有任何伤亡。虽然抢修队已经在现场忙了很久,但是等疏通恐怕还要好几个小时。先行的骑友们已经开辟了一条新路到达对面,如图所示。 以上为沙师弟两个小时前所拍摄,等我们走到此处时,有好多骑友直接等在那里,接应后续的骑友。最后一个上坡非常陡,大家共同接力,不管认识不认识,都热心的跑上跑下,推的推拉的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场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哈哈哈哈,不行了,正能量的抒情抒不出来,到此为止。 再补一个细节。我们上来后,一个藏民骑着摩托车载着人,一加油门跃了上来。至少五十度的坡啊,真是艺高人胆大,骑友们默默地对视了一眼,继续埋下头发力推车,哈哈哈哈。 东达山到左贡有一段下坡路特别烂,不知道今年情况怎么样。路上全是大大小小的碎石,颠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下坡遇石头有多危险,想必大家都了解,所以希望你们走的时候路已经修好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