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吃货行走鹿港小镇美食全攻略

2014-12-6 00:00| 查看: 1079|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罗大佑的那首《鹿港小镇》把这个位于台湾彰化县的小镇唱进了我的心里,这次的台湾自由行终于得以让这座小镇从歌中走进了我的现实中。作为一个地道的吃货,我当然不会错过小镇中的各种美食,而第一次住民宿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初见鹿港,这座小镇与中国南方的其他小城很相似,主要的几条街道上招牌林立,两边大多是三、四层的小楼,一层是各色商铺,有连廊,特别适合南方多雨的天气。关于鹿港小镇的那些景致,后面再叙。作为一个吃货,首要任务是在逛遍鹿港的同时,吃遍鹿港的小吃。而那些小吃就隐藏在这些杂乱的街道中,等待着你去发现。



面线是台湾非常流行的一道小吃,从台北一直流行到台南。鹿港有名的面线有好几家,我们碰巧看到这家的招牌,于是便在这家王罔面线糊坐下。店铺很小,在店外支起一个棚子,桌椅就随意的摆放在路边,环境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每桌都坐满了食客。坐下后只需和老板报上数量即可,因为这里只卖这一种食物。一会服务生就会把一碗烫嘴的面线糊放在你面前了。据说一天可以卖出三、四千碗。



在台北,名声最响亮的是阿宗面线,面线里面加入的是大肠。鹿港属于台中地区,这家面线里面加的是用猪腿肉做的肉丸,所以自是有一番不同的味道。我喜欢加上醋和辣椒酱,这样吃起来爽口一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餐厅提供的辣椒酱,似乎是用泡制过的辣椒制作的,带些酸甜,辣得十分温和,放在食物里很提味提鲜。



糕饼铺最出名的点心是凤眼糕,呈细长的枣核状,因形似凤眼而得名。这种糕饼是用粳米和白糖采用特殊方法制作而成的,在当地风俗中是寻常人家女子出嫁时候的喜糕,寓意新婚夫妇一生衣食无忧,幸福美满。凤眼糕的质地极其细腻,要轻轻的用两只手指捏起,力道大一些便碎成小块。正是因为这样轻柔的质地,当放入口中的时候,用舌头与上牙堂轻轻用力,便在嘴里粉化了。



鹿港的另外一种特产就是传统古法乌鱼子,乌鱼的学名叫鲻鱼。人们将乌鱼卵取出后,用大量的盐腌渍,再用木板重压助其脱水,然后再经过暴晒、阴干,就做成了这种可以出售和保存的乌鱼子。最简单的烹饪方法就是烤。可惜当时对这种美味一无所知,所以没有买回来,只能留下遗憾了。



虽然没有吃上乌鱼子,但是我们买回了另外一种美食:肉片酥。把猪肉打成纸一样的薄片,再加上芝麻、杏仁、盐和糖,烤制过后变得酥脆无比,香气四溢。为了方便大家携带,卖家还贴心的准备了平整的肉片酥,不过即使如此,还是要放在袋子里手提,要不等带回家的时候就都成肉末了。



包子的面皮很白,里面是猪肉馅,口味偏甜,连我这个一向比较爱好偏甜口菜肴的人都觉得,对于一个猪肉包子来说有点太甜了。后来和民宿老板聊天的时候也说起了包子,他说台湾菜的口味从北到南越来越甜,台北的口味大家一般比较好接受,台中属于中等,到了台南,菜肴会变得更甜。


五月的台湾虽然会经常下雨,但白天依然会感觉暑热难当,走多了难免觉得又热又渴,这时候吃冰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冰店是在街上随便找的,这家小店的老板是夫妻二人,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儿。店铺在一个十字路口,风从店里穿堂而过,十分凉爽。



先点了一个经典的红豆牛奶冰。先用空盘子接一大盘刨冰,然后浇上一大勺糖水,再洒满蜜红豆,最后将炼乳以网格状淋在上面,红豆牛奶冰就做好了。香甜的红豆,再加上奶香十足的炼乳,与清凉的冰一起放进口中,真的是太好吃了。而这样的一盘冰在鹿港只要35台币,后来到台北的西门町吃冰,最便宜的是70台币一份,才知道原来鹿港的冰真的是太便宜了。

等逛完鹿港小镇,我们又来这里吃冰,这次点的是芒果冰。这里的芒果冰是先浇上店里自制的芒果酱,然后再现切一个鲜芒果铺在上面,所以味道特别的香浓。


豆花和北京的豆腐脑是一种东西,但北京的豆腐脑都是咸味的,浇上卤和油条一起当早餐,而这里的冰豆花是一种甜品。先在碗里舀上豆花,然后浇上糖水,再放上食客自选的配料,最后在上面堆上冰。用勺子稍微一搅,冰就迅速融化掉,将豆花和配料的温度带至冰点,而此时,糖水里还带着冰碴。吃上一口,爽滑的豆花冰凉而甜蜜,当真是一道消暑佳品。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吃货行走鹿港小镇美食全攻略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6828-1.html
本文关键词:吃货行走鹿港小镇美食全攻略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