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黄姚这个名字已经很晚。大约是在两年前,从德天大瀑布返回的途中,在一本04年出版的中国版《人一生要去的五十个地方》里,看到分布在广西的有三处:德天大瀑布、阳朔和黄姚。德天瀑布已经去过,阳朔则因为出镜率过高,和全国人民混了个脸熟,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偶当时就对黄姚这地方充满了好奇。 常听人说:“看景不如听景”,对于这“五十个”之一,我是准备抱着足够的宽容度来欣赏的。然而,黄姚却恰恰名不虚传,它甚至美得超乎我想象。
“南有黄姚、北有平遥、东有周庄、西有凤凰”,曾有专家这样评价中国四大古镇。若论起知名度,黄姚远远不及那三处,然而,不及的,也仅仅只是被地域交通所阻碍的大众知名度而已。黄姚,就像是上天隐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养在深闺人未识。 说不识,也只是对普通大众而言,黄姚知名度不高。而有眼光的电影工作者,早已把这里搬上了银幕,和那三处古镇一样,黄姚也是摄影发烧友和美术类院校学生的洞天福地。 许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这片宛如江南小镇般清幽典雅的土地上,有抗战时期广西省工委的旧址。庇佑过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欧阳予倩等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 交通不便或许要算是这古镇的福音,黄姚与那三处古镇远远不同。它没有涌动的人头、没有灯红酒绿,曾经是商贾云集之地的它,在今天看来,甚至完全没有商业痕迹。
与阳朔到桂林每十五分钟一班高密度轰炸还车车满员的情况大不相同,虽然是周末,这每天只有一班的桂林至黄姚的班车上,乘客依然寥寥无几。可装载40余人的大轿车,只坐了不到10人,只让我担心会不会取消。 当车子终于准点出发时,我不由得心中暗喜:安静的黄姚,一定会圆我一个静美的梦。 四个小时的行程,仿佛是在桂东大地上展开了一幅山水长卷。尤其是最后一小时车过白沙井后,越近黄姚,景色越美得夺人心魄。 已是傍晚时分,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竣工刚半年的公路簇新整洁,车流量几乎为零。感觉上,全世界只有我们这辆车在山中无声盘旋。前方是山重水复,两侧是翠绿的山体夹道。间或有炸山修路留下的褐色山石裸露。虽然修路缩短了黄姚与外界的距离,为我等旅行者打开了方便之门,但那裸露的山石看去依然刺目,令人有隐隐然的心痛。 最后半小时行程,车子穿行了两座大山。路况并不跌宕起伏,它只是一味轻盈地峰回路转,引人急于看到藏在山后的美景。 车行间,眼前忽然豁然开朗,那堵在我们与黄姚之间的山已被甩在身后,人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放眼望去,一侧是很“桂林”的喀斯特地貌的秀丽石山,另一侧则是连绵不绝绿环翠绕的土岭。而山与岭之间的小片腹地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公路象是这田园中恣意铺展的一道青纱,间或会挽起白云缭绕的起伏小山、掠过静谧的水面。那水清亮碧透,一眼看去全是清凉。 过了周家水库,过了象古罗马引水渠一样的水道。天色渐暗,山岚雾霭渐浓,雨依然在下。 黄姚到了。
下了班车,沿公路前行两三分钟,就是古镇菜场。菜场深处最高的建筑,就是我今晚将要下榻的市场旅馆。进门见到先前已经电话联系过的古老板,安置下来。 对我而言,首先要搞定的是次日的返程安排。在桂林已经知道黄姚回桂林的班车也是每天一趟,早上八点发车。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我断然不能千里迢迢地来了,却睡一觉就拍PG走人。因此,从一开始就计划要下午搭便车再辗转返桂。但是古老板告诉我,由于桂林黄姚直达班车的开通,以往的过路车调整路线,不再经停黄姚。这对于时间充裕的人而言,或许不是什么问题。而我听到这一噩耗后,整个人都木掉了。 古老板安慰我说,你可以一大早就去古镇里逛,主要景点有一个多小时也差不多都能走到了。还省了30元门票钱呢,因为售票窗口8点才上班。可是,黄姚是我做了两年多的梦啊,就这样草草了事?我怎么甘心? 于是,赖上古老板,我说我至少要争取半天时间,中午再离开。能不能帮我租辆车,中午送我到可以搭上返桂林车辆的地方去?价钱好商量。古老板试探说,要搭车,至少要到白沙井,那里回桂林的车大约20分钟左右就会有一班。但这么远的路,坐摩托去,恐怕五十元钱是要给的。我说可以考虑。有了这底牌,古老板立刻有了肯定语气,说保证让我能按时赶上车。于是,双方都吃了定心丸,皆大欢喜。 回到楼上,迫不及待爬上天台看古镇全貌。因为下雨的缘故,古镇已经隐入黑暗之中,天黑得像锅底。而镇上竟然没有路灯,想要夜游古镇的愿望破灭。 于是,吃货的潜质再次泛滥。由古老板带路,去了网络上颇有口碑的古镇酒家。叫了大名鼎鼎的豆腐酿、豆豉小鱼和清炒油麦菜。 其实,黄姚菜的特色是主打豆腐和豆豉。所有的豆制品,都要用仙人古井的水来制作,味道非其他水所能媲美。黄姚豆豉也是有名的调料,主要的菜式都有豆豉出场。但,比起在阳朔享用啤酒鱼、田螺酿的味道来,感觉还是差了很多,而古镇酒家据说还是全镇炒菜味道最好的,其他餐馆就更不敢恭维了。于是,第二天早、午餐全在此处解决。午餐改叫了一客豆豉蒸排骨,也不尽如人意。那排骨,几乎要让人用上撕咬的动作才能吃到嘴。比偶的烹调手段差太多了。 晚饭后,雨稍停。在古戏台前的广场上散步。漆黑的夜,隐约的点点灯火,通往镇里空无一人的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四围有频密的促织低唱。 古镇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摒除了一切俗世纷扰,只让人心中充满宁静,也叫人起思念之情。
(黄姚的招牌镜头)
(古戏台静守着古镇大门。古戏台最后一次修缮是在清代。戏台的匾额颇有意趣——“可以兴”。据说,清朝乾隆年间当地居民准备集资对古戏台进行一次重修,事前征求黄姚古镇最有名望的举人林作楫意见,他随口而出“可以兴”。古戏台修建完成后,群众请他写一块匾额,他随手就写下“可以兴”三个字。“可以兴”这三个字出自:孔子的《论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林作楫用“可以兴”寓意着一是古戏台可以兴修,二是黄姚歌舞升平,兴旺繁华。两边的楹联也令人叫绝:“锣鼓喧天管弦悦耳共庆清平乐,霓裳漫舞羽曲高歌齐呼可以兴。”)
(清晨,自电闪雷鸣中醒来。带着些许睡意,冒雨再上天台。黄墙黑瓦衬着远处秀丽青山,一幅轻拢雾霭的山水画跃入眼帘。匆匆拍了几张古镇全貌,便下楼开始了古镇走游。在镇上暴走了五六个小时后,回到市场旅馆,天有些放晴。再次爬到天台上拍照。这就是黄姚古镇全貌。这个角度只有在市场旅馆的六层天台上才拍得到,这里也是看日出的好地方。 为了拍这个全貌,本人特地提前一天,在阳朔就给市场旅馆的老板打电话定房。市场旅馆在菜场的边上,环境很不理想,住宿条件也非常艰苦(当然,除了刚竣工的那家饭店,黄姚所有的旅馆条件都很艰苦)。价格呢,也是出乎意料的低廉,每天15元。有电视、热水器,但洗漱用品需要自带。 )
(仙人古井。黄姚人对这口井很是引以为豪,不光做豆腐、豆豉要用这口井里的水,就是条件好的人家有了自来水,也只是用来浣洗,做饭饮用,还是要到这里来取水。古井的使用很是讲究,黄姚人按地势区分了不同的功用。泉水从左下方涌出,左下方第一口方井是饮用水,按地势流到左上角第二口方井里,是用来洗菜淘米的。再流经右边的三口方井,是村姑们洗衣的地方。然后,井水汇入旁边潺潺流淌的姚江。)
(这个木门扇上的圆洞,就是黄姚商业兴盛时期,夜间售货的窗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豆腐酿。豆腐味道鲜美,豆腐里包着一小团肉馅,要蘸着一小碟豆豉汁来吃。豆腐酿本身的汤也蛮好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