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Ian Chu DN 2:斯阔米什 Squamish 在经歷过「朦胧」的惠斯勒之后,正当我们一行人拖着行李出饭店时,天晴了!惠斯勒山头也清了,地也干了,无奈的我们马上就要乘车往温哥华移动,十足被老天摆了一道。不过也好,接下来的骑行之旅天气要是维持如此,我们也甘愿。经过一天歇息,我们将前往海天公路上的另一个骑乘地:斯阔米什。说到来加拿大骑车,大家只想到惠斯勒,但其实在加拿大有最多路缐、最重要的登山车骑乘心脏地带是在「斯阔米什」。她位在海天公路上惠斯勒与温哥华之间,两地至此开车都大约一小时。想避开现在越来越多人的惠斯勒与具有大都会便利性的温哥华北岸山区这两区林道上「人潮」的骑士们,就会聚集到斯阔米什。斯阔米什是当地原住民语言对此地的称唿,意思是风之母。人口约一万七千人的小镇,林道系统已经发展了 20 年,有将近 200 条的各种路缐 ,不过此地无缆车接驳,倒是有许多嚮导公司提供单车嚮导服务。而我们也由 Endless Biking 带领,来这边体验这嗳嗳内含光的加拿大登山车之都。 林道车最适合这边的路缐,我使用了前行程 160mm,后 153mm 的 2016 年 Kona Process 153 DL,正好可以对付今天需要上上下下的地形。photo©Ian Chu 一早 Endless Biking 的嚮导 Darren 开着货车来接我们,所有的单车全部放上车顶。原来我在很久以前就认识这位资深的登山车骑士。Pinkbike 在 1998 年开台之后几年,刊登了 Drop In TV 系列影片。这个系列影片是一群车手,开着一辆巴士到各地旅行,看到什么就骑什么。原来 Darren 就是第一季中的其中一位车手,其他同行团员得知后,对这位老前辈心生「失敬」、「失敬」之感。photo©Ian Chu 沿着海天公路往北开,沿途经过峡弯包覆的内海搭配蓝天白云,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就会了解为何这条公路叫海天公路。身处这样的环境里,有山可以健行、骑车,有海可以开船、钓鱼,此地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想不出门从事户外运动都很难。不过大家此时心理还在低咕:为何惠斯勒雨会下成那样?photo©Ian Chu 到达斯阔米什,看见停车场里停满了车,每台车上不是车顶架就是车后挂架,因为所有来此的人都是来骑登山车的,真不愧是加拿大登山车之都。photo©Ian Chu 这边的林相与惠斯勒登山车公园非常不同,树林更为原始茂密,山谷较为狭窄,路缐也都比较原始,因为以大型机具开设的成份较低,保持了山里原汁原味的自然感觉。photo©Ian Chu 上路吧。这边的林道系统陆续建构已经有 20 年歷史,方向、使用者、使用规则标示清楚。我们的第一条路缐 Jacks 就只给健行与骑登山车使用,骑马与机动车辆是禁止进入的。所以有机会来到这边的林道,别忘了要看清楚每条路缐的使用规则。photo©Ian Chu 由于这边的山谷较窄,树木较密集,所以林子里水气较中(不过还不致于潮溼),因此这边的地面上通常都覆盖着苔藓植物,整个地面都被绿色地毯覆盖,眼睛充满鲜绿的颜色。photo©Ian Chu 我们先从「上坡限定」的绿缐「格林的五十道阴影」50 Shades of Green 开始往上爬。这条路缐爬升约 110 公尺,但是平均坡度却将近 10%。Darren 提醒我们诀窍就是保持适当的变速档位,在急短爬坡增加回转速「爆发」上去。路上设计了许多为时可能是一秒或是五秒的水平路段,在这些路段平缓踩踏稍稍休息,然后再「爆发」上另一段爬坡。不要太常变速想维持功率输出,因为如果没把握那一点点短短的休息,你就会「要爆了」。photo©Ian Chu 这样间歇的腿力爆发,挑战着我们平时蓄积的实力,越来越专注在唿吸与踩踏节奏的搭配。渐渐地不会再有面对陡坡的排斥,心里只剩下「好,再来、再来」,身体自然与大地对话,感受着每次踩踏经由轮胎压上路面土壤的扎实感,脑袋里没了思考,山谷中只有自己的唿吸声伴着耳膜里血液飚速的韵律。photo©Ian Chu 山里的树木高耸,底层铺的是落下的松叶,这给了低层植物养分来源,让底层空间也热闹了起来。photo©Ian Chu 除了骑车的人之外,我们也遇到些登山客,看见狗狗在这山林里穿梭很常见的。photo©Ian Chu Darren 说明这条联络道路可以延伸到汽车道路,让林道建造者能推着机具进入开闢整理林道。斯阔米什这边有着为数众多的专业林道建造者与登山车嚮导,整个登山车产业十分完整。photo©Ian Chu 到了今天的重头戏黑缐等级技巧型路缐 Rupert。这里的林道名由建造者决定,有些路牌还加上了建造者的个人创意。你看出来这路牌是什么吗?photo©Nicole Hsu 沿着 Rupert 往下冲,前方有许多技术路段在等着我们。photo©Ian Chu Rupert 这边有很多处的巨石陡下,实际看起来要比照片上大的多。不过陡虽陡,只要战斗姿势保持好,手肘外扩,压低上身,重心后移,速动抓好,都能够一一解决。photo©Ian Chu Darren 示范走缐之后,Nicole 跟在后面下来。要解决陡下,心中的怀疑、焦虑在前轮越过陡下边缘时就必须抛下,相信自己的技术,再来就是迎接完成之后的喜悦。photo©Ian Chu 要是真的还没准备好挑战这些陡下,没关系,旁边有比较容易的路缐,可以绕道而行。路缐在哪?照着玩具鸡指示的方向就对了,因为在英文中困难路段的替代路缐就叫 chicken line。photo©Ian Chu Sven 正在解决这段陡下。这段巨石路段其实有三段连着来,只要缐走对,可以很顺畅地一次解决。一旦熟悉之后就可以提高速度,将有不同的乐趣。我们在这段落都玩了很多次,花了不少时间。photo©Ian Chu 路缐途中会经过一些较不连续的地形,中间可能有坑洞,倒树,在路段中搭建木桥是种让路缐更流畅的方法,这样的工法有时也有助于山区路面排水。CK 正穿过一片开阔地,往下个路段赶去。photo©Ian Chu, Nicole Hsu 这是这条路缐上算较陡的落差,不过斯阔米什的路缐都有人维护,所以都修的非常顺畅,因此末端有木头搭建的坡底,其实是很容易完成的。Rupert 这条路缐完全就是 Process 153 的菜。photo©Ian Chu 森林里温度不冷不热刚好,再配上精心维护的好玩路缐,真是一扫在惠斯勒的那股怨念。photo©Ian Chu 当我们的身体与森林愉悦地互动时,车子也想参一脚!photo©Bass Lu 香蕉是最好的骑乘热量补充品,怕压坏吗?那就给他穿个衣服吧!photo©Ian Chu 这段岩面下坡坡度不大,坡面宽广,看起来挺吓人的,但其实困难的地方是在切入点。要上岩面得刻意切个直角左转,穿越与前进方向平行的岩石破碎节理才能走到顶。到顶之后还要控制好速度选好缐一路冲下去。照片看起来好简单啊!photo©Ian Chu 建造者会依照地形发挥创意做出有趣的路段。经过上面的下坡之后,会进入一个以自然岩石形成 180 度回转边墙。速度太快会冲出去,速度不够又会在中间卡住,过了岩石后还要瞄准骑上木桥 ,我们都多练几次才有办法解决。photo©Ian Chu, Bass Lu 下午场来到另一个山头,看见这个牌子上写着「汽车接驳至此」,「请尊重想爬坡并且唿吸新鲜空气的人」,这是由当地的登山车协会所建置,所以我们的车只能开到这,要上到顶又得自己骑上去。photo©Ian Chu 现代的加拿大非常尊重在数百年前就是这块土地主人的原住民族,当我们爬坡时看见这块牌子,上头写的是「你已进入斯阔米什族传统领地,请尊重自然土地,不要过度开垦土壤与保护野生动物」。任何要进入开闢路缐都需要经过同意之后才能进行。Darren 也说到现在有些族人也学习如何成为登山车嚮导,这样他们就多了一样可以在自己土地上谋生的工具。photo©Ian Chu 汽车连络道上视野开阔,远方还隐约可见内海。photo©Ian Chu 我们终于到了顶上着名的技术型黑缐 Half Nelson 。这是斯阔米什第一条由政府出资建设的路缐。每年在惠斯勒的 Crankworx 之后,很多车手都会特地来骑这条缐,因为这里面的飞坡、弯道都非常流畅,长度也够长。在上面骑实在太嗨,整段下完才想到没停下来留点影像记录,所以好奇的人,你得自己来体验看看啦。photo©Ian Chu 一天高犟度的骑乘后,在河边的酒吧来杯冰啤酒,人生夫復何求?photo©Nicole Hsu
沿着海天公路返回温哥华市区,这两天得好好休息一下。但还是想骑车,那就来点轻松的吧.........photo©Ian C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