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们离开波密,沿川藏公路往东,到西藏林芝地区最边远的察隅县去。 波密县城扎木镇到察隅,有300多公里。其中扎木至然乌镇的100多公里路,溯帕隆藏布而上,铺了柏油,相对来说还比较平缓。一路山清水秀,雪峰峻峭,原野葱翠,经幡飞扬,好一片雪域江南景象。间或,有曾经多次发生泥石流的地方,已靠山坡建起隧洞,阻挡塌土直接泻下路面。这要感谢负责公路维护的武警官兵,他们承担了川藏公路的养护和保通任务,终日与危险打交道,排难除障,护卫着公路、车辆和群众的安全。路旁不时闪过穿藏袍的老百姓和穿警服的武警战士的身影,构成川藏线上一道独特风景。过了然乌,川藏公路就拐弯向北,我们则与之“背道而驰”,朝南驶入通往察隅的土路。 然乌属昌都地区八宿县,地处东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结合部。镇子不大,却在藏东南颇有名气。因为这里有一 个明珠般美丽的高原堰塞湖——然乌湖。 然乌湖是帕隆藏布的源头,从附近冰川流下来的雪水形成宽阔湖面,平静得好象镜子;再顺帕隆藏布向西向南,注入雅鲁藏布大拐弯的顶部。如果说,帕隆藏布是藏语“父亲家乡的江”,那么然乌湖就应该是“父亲家乡的江”的母亲。“儿子”在行进中脾气咆哮易怒,“母亲”却十分贤淑善良。因为宽阔,所以安静、包容,人的心境和自然界的环境都是这样。换了狭隘窄道,谁也免不了要汹涌澎湃的。 我与李庆雄、李丹、旦增拉姆一起,还是坐江多师傅开的车子。走进墨脱和从墨脱回波密的路上,作为林芝地区旅游局副局长的旦增拉姆,对沿途丰富的旅游资源赞赏有加,心情也很好,总是与我们有说有笑的。但从波密出发往察隅时,她开始沉默了。我隐约感觉到,拉姆有心事,而且不是一般的心事,只是她忍着不说,在众人面前一直保持着阳光面孔。就像然乌湖水,尽管水底下坎坷不平,水面却依然平静如镜。这就是水平,宠辱未惊是水的性格,形成这种性格,必须经过生与死的考验和磨练。无论是人生,还是情感,经历了痛不欲生的考验而又能闯过的话,才会有从容淡定、顺其自然。我不好打听什么,但作了思想准备,一旦拉姆需要帮助,我会全力以赴的。 然乌镇政府院子不大,门口有个牌楼,院里却不全是办公用地,间杂着运输站等其他机构,院墙是饭馆、旅店和商铺。拉姆在牌楼下摆了个飞翔的姿势,照相留念。镇政府后面,便是浩淼的然乌湖水。可能刚下过雨,湖水不太清澈,黄黄的镶在翠绿群峰怀抱之中。湖北端川藏公路旁,修筑了漂亮的栏杆;其余三面环山。远处雪山反射着午后的阳光,显得玲珑剔透,有点金黄,比洁白更能引发人的遐想。 我们在然乌湖畔稍作停留,有时间细致观赏这湖光山色。如果将水与山分离,则两者都相当平淡,缺少一种立体的美。然乌湖则恰到好处地与大山融合为一体,互相映衬、互相呼应,组合自然、美不胜收。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感叹于然乌湖美景的人,既仁亦智,倘若能在此长期修炼,一定会达到更高境界。 庆雄领着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干部,来林芝工作已两年。期间他多次流连于然乌湖畔,尽情地感受着山水的纯洁和美丽,心态特别好。又见然乌湖,他不再欢呼雀跃,而是忙着用照相机发现并记录独特的风景,进行摄影艺术创作。以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成名的武警广东边防总队歌舞团演员李丹,与我同是第一次身临其境,自然十分激动,一边选好角度照相留念;一边将目光由近及远又从远到近,力争看全看够然乌湖,不留遗憾。人一辈子到过的地方很多,但有些地方也许只能去一两趟,不懂得珍惜是要后悔终生的。 回头望望拉姆,她也为然乌湖美景所感染,脖子绕上李丹的红色围巾,与白衬衣形成鲜明对比,正请庆雄帮忙把倩影收进照相机。虽然这里不属林芝地区管辖,却是往察隅的必经之处,一样可以归入林芝旅游路线规划。没准在照相过程中,她已经酝酿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思路呢!对人的心灵最好的抚慰,是环境。我忽然记起,出发前庆雄曾说:让拉姆陪我们送医送药爱心团队一齐下乡,是为了给她换换环境。当时没太在意,只是以为前段工作忙,难得有机会安排她出来走走,调节一下。我也乐得有位熟悉当地情况的藏族干部在身旁,随时可以请教,了解风土民俗,加深印象。但是拉姆和援藏干部们都没有透露内情,真有什么不好的事,也不能贸然提起,免得往受伤的心再撒一把盐。人生经历的平凡事容易忘掉,而遭遇不幸却是刻骨铭心的,走出阴影需要很长时间。但愿这然乌湖水能冲淡拉姆的伤感,让她阳光起来、坚强起来。 江多师傅按响喇叭,催促大家继续前行。我们暂别然乌湖,向德姆拉雪山奔去。
共60篇内容,不可能一口气发完,更多篇章请到博客http://www.tiansang.net/blog/user1/5697/index.html上看,书名为《心中有路——向着墨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