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楼主: 箫风禅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川藏词典——用独特的方式阐述不一样的川藏线(已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08:20:5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前段时间忙别的事情去了.今天开始陆续更新.争取本周更新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08:21:23 | 只看该作者
老牛痞 发表于 2015-11-19 22:16
认真拜读了一遍,这帖子绝对是骑行圈最有文化的帖子,没有之一

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2:1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24 12:32 编辑

九十、鲁朗(以及石锅鸡)◎

       我对鲁朗依然保持着温热而新鲜的记忆,这种记忆有视觉上的,有味觉上的,还有情感上的。随着鲁朗的临近,这种记忆被重新唤起,与眼前所见重叠在一起。我不禁放缓了脚步,迟疑着,颤栗着,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情怀。
       鲁朗镇郊外的草场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如毯般铺展开来,依山势绵延起伏,一直延伸到半山腰。草场之间以木栅栏相隔,红、黄、蓝、紫各色花朵一丛丛,一簇簇竞相开放,装点得草场蓬勃灿烂,生机盎然;草间的小树枝叶茂盛,使得整个画面看上去更有立体感。小溪在路边,在草丛里流蜿蜒流淌,发出哗哗的声响。


远处的山上云雾如烟般缭绕,或如丝带缠在半山腰上,或似锦缎遮住山的一面,只露出一个山尖。

山脚下,散落着一幢幢藏式民居,方正的房屋,鲜艳的顶棚,整齐的石墙,房顶上的经幡在夏日夕阳的余晖中闪着五彩的光。

       一切依旧那么恬静,多姿多彩的画面形成一幅精美的山居夏暝图。


       鲁朗在藏语里是“龙王谷”的意思,又被称作“叫人不想家”的地方。不想家是因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还有另外一个“家”,那里环境幽静,安宁和乐,没有尘世的纷扰与嘈杂,那是人的心灵的归宿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曾为世人描绘了这样一个家,那是远离现实世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作者在文章最后写道,南阳一个叫刘子冀的高士寻访桃花源未果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未免悲观了些,后世果真再无人问津吗?其实不然。自古而今,可以说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访自己心里的桃花源,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宿,只不过对每个人而言,这个桃花源各不相同罢了。


      

鲁朗还以“云海”和“林海”著称。“云”和“林”而能称作海,可见其无边无际,大气磅礴,莽莽苍苍。如果到过鲁朗,当知此言不虚。

       鲁朗最富盛名的饮食是石锅鸡。顾名思义,石锅鸡以石锅为器皿,这石锅是人工将整块石头掏空制成的,其重无比。据说只有产自墨脱的一种特殊石材才最适合制作石锅。鸡则是当地藏民养的土鸡,鸡肉切成小块,用雪山上流下的溪水配以人参、藏贝母、百合、枸杞、手掌参等十多味药材慢慢地炖,汤要熬成乳白色。石锅鸡肉滑味甜,嫩中带韧,鸡汤更是鲜美无比,佐以蔬菜、豆腐、香菇等涮着吃,据说有防癌、抗皱、延缓衰老、增强体质之功效。


      

    2008年我和庄稼人同岑君一道从林芝八一镇起了个大早,驱车赶到鲁朗过早,吃的就是石锅鸡。一顿石锅鸡的鲜味在我的味蕾里足足保存了六年。六年后当我再次来到鲁朗的时候,我便以主人的身份向清涟他们强力推荐了石锅鸡。
      鲁朗镇的中心已经迁至色季拉山脚下,新建的街道成了石锅鸡一条街,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六年前小小的鲁朗镇只有两三家做石锅鸡的,我们吃过的那家则是石锅鸡的初创者,店面很小,三四张小桌子。我一直顽固地认为,只有初创的才是正宗的,何况对于一种食物的怀念是掺杂了个人怀旧情绪在内的,只有在老店里这种情绪才能够得到舒解和抚慰。


       后来,我们通过岑君才联系上昔日的林老板并找到他的店。林老板已是大腹便便,一副大款模样,他的店子也是旧貌换新颜,高大、敞亮、豪华,光一楼大厅就整整齐齐地摆了近三十张桌子。林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鉴于有岑君的介绍,结账时还给我们打了折。
       清涟他们都说石锅鸡好吃,对林老板的关照更是真心地表示感谢。
       我也很感谢林老板,并对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表示高兴。可是,不知为什么,当我从林老板的店里出来,回望那装饰一新的店面时,心里有种莫名的失落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2:3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27 14:21 编辑

九十一\南迦巴瓦□

      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会合处,海拔7782米,山下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山谷。在藏民眼里,南迦巴瓦是刚烈而不可战胜的,因为“南迦巴瓦”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直刺天空的长矛”。
      欣赏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地点是色季拉山垭口。每一个行走川藏线的人都希望能够在那里一睹南迦巴瓦峰的真容。


       这是一个愿望,但对更多的人来说,它其实是一个奢望。之所以说是奢望,是因为有缘得见南迦巴瓦峰的人少之又少。
      当我们骑上色季拉山垭口的时候,山上乌云笼罩,远眺南迦巴瓦峰,那里也是云遮雾罩的,南迦巴瓦躲在这一片羞幕背后不肯露面。


    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
    据说,只有至诚至信的人才有缘亲眼目睹南迦巴瓦。这样说来,我们是心不够诚了?又据说南迦巴瓦的浓雾,是天上众神降临其上聚会煨桑燃起的桑烟。这样说来,我们是有幸与神相逢了?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看到神山,却见到了山神。
    这当然只是一种聊以自慰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2:3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24 12:42 编辑

九十二、兄弟□

       骑行途中,为安全起见我对小一休作了一个霸道的硬性规定,永远不能骑在队伍的最前面。一直以来他都遵守得很好,不管队伍拉多开,他必定会跟在某一个人的后面,既不超越,也不被落下。这其中,大多数时候他是和小田结伴而行。
       这一天他一直紧跟着我。骑着骑着,我发现他有些心神不宁,问他原因他先是不说,后来在嘴里喃喃自语,小田哥哥呢?
       我说,“小田哥哥跟他爸爸在前面呢。”
      小一休说,“不对,田叔叔他们都在后面,田哥哥好像一个人骑到前面去了。”
      我这才知道,原来小一休是惦记着小田。
      我说,“没关系吧,小田哥哥都二十多岁了,会照顾自己的。”
      “可是,一个人没个照应总是不安全啊。”
      “那行,你往前面赶赶他,赶不上就算了啊。”我只好说道。
      小一休不等我说完,加速从我旁边超过去,很快把我甩在了后面。
      这一天以平路为主,尤其是没有大的下坡,这是我打破自己定的规矩答应小一休独自前行的原因。
      我到底放心不下,也没敢在后面休息,紧赶慢赶骑了大约五六公里,才看见小田和小一休坐在路旁等我。
      我问小田,“你今天怎么一个人跑这么快啊?”
      小田说,“我刚才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我前面,看样子像是小一休,我记得您说过不要小一休一个人单独骑在前面的,就拼命追赶他。好不容易追上了,才发现不是。”
      这两个小家伙,都考虑到对方的安全,在路上相互追赶,才有了这美好的误会。
       骑行近20天来,他们从素昧平生、互不相识到同甘共苦、无话不谈,已然是最为要好的兄弟。
      对线飘族来说,虽然骑行的道路大致相同,但每个人的收获各不一样。眼前的这两个小伙子在骑行途中结下了友情,学会了忍耐、体谅和相互关照,懂得了感恩,这份收获也可以说是不菲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2:4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24 18:32 编辑

九十三、红绿灯□

       在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相汇的不远方山脚下,坐落着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当落日熔金时,我们在一片薄暮烟蔼里来到这里。


       六年前我到八一镇是在天已尽墨的晚上,尽管有几条小商品街灯火通明,看上去很热闹,但八一镇总体上还是给人小县城的感觉,街巷狭窄,路灯昏暗。今天的八一镇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颇具规模的城市了,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宽敞整洁,城里有公交车,有出租车,每一个交叉路口都有红绿灯在眨着眼。


      

自从离开邛崃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红绿灯了。突然在八一镇见到红绿灯恍若隔世。老田打趣道,这是个什么怪物,树在路边有什么用途?清涟更绝,问我应该是红灯停还是绿灯停啊?
      当八一镇还被叫做拉日嘎的时候,这里是没有红绿灯的。那时这里一片荒芜,几个小村庄,几间寺庙,几十户人家,尼洋河静静地流淌。西藏和平解放后,解放军来到这里开始在荒原上建设新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拉日嘎才更名为八一镇。经过几十年建设,现在的八一镇兼具原生态和现代化之美,成为有名的旅游集散地,被誉为高原明珠。在这里,游人不仅可以观赏到原始森林,体验到本真的藏传佛教,品尝到正宗的藏族美食,还可以看到街市繁华,商业繁盛,读出雪域高原的现代之美。
       在这里,红绿灯成为了现代文明的一种象征。
       对于这样一座崛起于雪域高原的新城,很多人往往不太习惯,觉得她太繁华、太现代了,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他们不过是高原的过客,并不在意这里的人们生活是否富足,衣食住行是否方便,他们只希望这里永远保持一种原始、古朴的模样,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这完全是一个旁观者不负责任的、主观的、霸道的眼光,因为他们从不曾想过生活在这里的多吉、卓玛、向秋曲珍、格德措姆们需要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2:48: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24 12:50 编辑

九十四、醉汉▲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们被一阵喧闹声吵醒。喧闹中夹杂着怒吼,责问,痛斥,嘟囔,乱成一锅粥。先是一个女子的尖叫声,接着是一个男子大声吼,你是谁,怎么跑我们的房间里了?停了一下,女子又说,跟他讲不清楚,别理他,找服务员。然后就听见男子大声喊服务员,服务员!接下来是高跟鞋急促地敲击楼梯的声音,拍桌子的声音,踢打的声音。
       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致于搞得动静如此之大,场面如此之激烈。打开门探头一看,就在我们门口的走道里站着四个人:一对怒气冲冲的青年男女;一名酒气熏天的黑脸汉子,颓然斜倚在墙边,耷拉着脑袋,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什么,手臂不时摆动,大概是想挥舞起来,可是挥不动,往往还没抬到胸前就无力地垂下;另一个是酒店的服务员,她一会儿训斥黑脸汉子,一会儿对着青年男女陪笑脸。
      听了一阵子,大致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原来,那对青年男女是外地来的自驾客,头天下午住进这家酒店。晚上他们俩跑到歌舞厅嗨歌,玩了一个通宵,到早上回来时发现房门开着,进去一看,就见那名黑脸汉子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整个房间充满酒气。青年女子当时就吓得尖叫起来,青年男子冲上前去想要拉起黑脸汉子,可他太沉重了,怎么也拉不动。好不容易把他弄醒,黑脸汉子满口叽哩哇啦的全是藏语,表情也很激动,只是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好在经过检视,房间里存放的物品没有丢失。后来找来服务员,服务员也满脸诧异,不知道黑脸汉子怎么进的房间,一边给那对年轻人赔小心,一边向黑脸汉子问情况。黑脸汉子给出的答案叫人哭笑不得。他说他昨天喝醉了,也不知道怎么到的这里,印象中房间门是开着的,就进去睡了。他还问,这个房间他怎么就不能住了?
      这件事以黑脸汉子摇摇晃晃地离开、宾馆免收年轻人的住宿费而告终。
      后来服务员讲在这里有很多像黑脸汉子这样的人,嗜酒,每天都喝得烂醉如泥,然后随便找个地方睡觉,他们也没有坏心、不怀恶意,不会拿人家的东西。跟他们是没有办法讲道理的,就是警察来了也奈何不了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2:50: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24 17:42 编辑

九十五、尼洋河◎

       尼洋河是工布地区的“母亲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从八一镇出来,我们将沿着尼洋河一路逆行近300公里,直至它的发源地米拉山。


       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诸多巧合和用常理无法解释的种种际遇。六年前我们是从米拉山沿尼洋河顺流而下到达八一,那段旅程让我亲眼目睹了一条大河由涓涓细流逐渐变宽变大的成长经历;而今天,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将从尼洋河的中老年开始,一步一步看着它回到自己的青年时代、童年时代,回到它脱胎于母腹、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这就像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生命在这里得到反转,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妙的经历。
      

    八一镇到工布江达这一段是尼洋河的中下游,两岸层峦叠嶂的峰群,从山头到山脚布满了各种乔木,郁郁葱葱。河床在这一带较为宽阔,平缓处分解成若干条,狭窄时又汇集在一起,就这样纠纠缠缠、分分合合后,在江心里便造出了许多沙洲和小绿岛,每一处沙洲岸边总躺着一些枯木,想必是山洪咆哮时挟裏来的。耗尽了气力的枯木只是静静的躺着,任河水恣意的冲刷着,虽然静默无言,无言中却道尽了曾经的枝繁叶茂。

从河岸到山脚的开阔处,青稞地连方成片,成群结伙的藏家妇女躬身在田间劳作。她们站作一排,像探雷一样齐齐地往前推进,时而弯下腰去,起身时手中多了几支青稞穗。她们一边劳作一边聊着什么,突然就爆发出一阵笑声。夏日的早上太阳光线还不是那么强烈,柔光下她们显得悠闲而散淡。我在路边给她们拍照,她们看见了,很配合地摆出种种姿势。

       工布江达过松多至米拉山一段可以算作尼洋河的少年时代和蒙童时期了。出了工布江达,河流较之前明显变窄,山坡上也不再是乔木,而是层层叠叠的灌木,深深浅浅的丛林里不断的有细流和小溪汩汩而出,为河流增添新的活力。再往前,灌木也变得稀疏,河道变得更窄,只是见到河流的雏形。

水却是极清亮,从洁净的砂石上静静的流过,不湍不急,闲散舒缓,偶而也见更细的几股山溪从坡上投入它的怀抱,相融后相拥着向前流淌。水的颜色在阳光下泛着宝石般的绿,清澈得像孩童的眼。
      这一带是著名的太昭古城旧地。太昭是西藏咽喉重地,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历尽千年沧桑。据说繁盛时期这里市镇繁华、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清朝曾派兵驻守于此。太昭古城遗址隔尼洋河与318国道相望,河上还保存着几座吊桥,其中最大的一座吊桥叫“太昭大桥”,铁索上的木板都拆掉了,无法通行。我们只有隔河遥望古城的牌坊和大部分已经破损废弃的建筑,于静默中对话历史,聆听远古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6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7:4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24 18:37 编辑

九十六、传奇▲

       在松多,我们第六次与小圆脸的大学生骑行队伍相遇。
       我们当时住在同一家客栈,我是下楼买烟的时候碰到小圆脸的。我还惦记着帕隆藏布江边的那次撞车事件,所以一碰面就问那事情后来是怎么处理的。


       小圆脸就笑,笑容里有些坏坏的。
       笑过之后,小圆脸说叔,我给你喊两个人下来你看看。
       他掏出电话来打,不一会儿,一男一女两个小年轻从客栈里翩翩而来。我一看惊呆了。
       他们是小王和撞他车的小姑娘。他们见到我也望着我笑,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一副很腼腆的乖乖女模样,跟帕隆藏布江边的那个小丫头判若两人。
       “这,这是怎么回事?”我大惑不解地望着小圆脸。
       “呵呵,还是让她跟你说吧。”小圆脸指一指小姑娘。
       “不,还是你说吧。”小姑娘脸一红。
       “那我就说了?”
       “呸你个坏家伙,不许瞎说啊!”
       “好,好,我保证实事求是,绝不添盐加醋,胡编乱造。”
       接下来,小圆脸讲出的竟然是一段传奇故事。
       那一天我们离开之后,小圆脸开始主持调停。
       他对小姑娘说,你一个女孩子家,我们也不能欺负你,但这事儿明摆着就是你的错。我提两套解决方案,你选!
      小姑娘说,你们是一伙儿的,你肯定会帮他啊。在我面前装好人,我就不信狗嘴里能够吐出象牙来。
      小圆脸说:“你放心,我保证不偏不倚。”
      “那我就信你一回,你说吧。”
      “一个办法是你把你的车给他骑,回头他寄还给你;一个办法是你赔钱给他。”
      “切,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新点子呢,这不就是我们刚才都提过的吗?”
      “是的,这两个办法你们刚才都提过,可是我提出来就不一样了。刚才他的方案你不答应,你的方案他不认可。现在我提出来,你要是选择赔钱的话,我负责做他的工作,让他答应。”
      “此言当真?”
      “当真!”
       这时小王急了,连扯小圆脸的衣袖。小圆脸冲他使个眼色,让他不要急。
      小姑娘一笑,说:“你看,你做不了他的主。”
       小圆脸肯定地说:“你只管选,我说到做到。”
       小姑娘一咬牙:“好,那我选赔钱。”
       “行,就按你说的办。你打算赔多少钱?”
       “这……”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说,“我现在身上只有不到一千元钱了,还要留500元作回家的路费。我先赔200元给他,等我到家后再寄钱给他,他要多少我赔多少。”
       “你身上就这么点钱?我怎么相信你说的话是真的?”
       “真的就这么多。”小姑娘急了,手伸进口袋里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连零角子一张张数给他们看。数着数着小姑娘眼圈又红了,“实话跟你们说吧,我是偷着从家里出来的,没敢向家里要钱。这些钱还是我平时节衣省食慢慢攒下的。”
       小圆脸笑了,是那种胜利者的微笑。
       “呵呵,你觉得你就用200元打发了他合适吗?”
       “合不合适我现在就只能拿出这么多了。” 小姑娘说话时开始带着哭腔。
       小圆脸半天不语,然后他换了一副很温和、很诚恳的语气缓缓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个办法。”
        “别卖关子了,到底是什么办法,你快说!”小王催促道。
        这时所有的人,包括小姑娘都用一种很热切的目光注视着小圆脸。
       小圆脸定神看着小姑娘说:“我看你一个女孩子独自骑行挺不安全的,不如这样,你跟我们搭伴一起走。你把你驮包里的物品分给我们帮着驮,然后你把自行车给他骑,你坐自行车后架,让他带着你到拉萨。”
       小王一听,慌得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这是什么馊主意啊!”
       其他人却都乐了,一起起哄,好啊,好啊,这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小圆脸不再说话,等着小姑娘的反应。
       小姑娘也没想到小圆脸会提出这样一个方案,她呆呆的站在那里,眉头紧蹙,显然是在思考、权衡。
       最后,她猛一点头,说,行,我答应了!
       小姑娘这一点头,可苦了小王,他哭丧着脸,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另外几个小伙子就对着小王起哄,你不带她,我带!
       小姑娘一拧脖子,我撞的是他的车子,我就要他带。
       再看那可怜的小伙子,脸拉长得像个苦瓜,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从此,小姑娘加入了小圆脸他们的骑行团队,每天都由小王载着她,上坡的时候,小姑娘就下来走路,时不时地还帮着推一下车,让其他的小伙子艳慕不已。
       小姑娘人很勤快,每天帮大家洗衣服,使这一帮小伙子都感到幸福无比。
       小姑娘当然最关心小王了,对他也越来越依赖,一会儿不见就要问他到哪里去了。两人情感上的这一点微妙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有时就逗小姑娘:“你看小王骑得好辛苦啊,你也不心疼?要不要让我带你一下?”
       小姑娘就把手紧紧地拥在小王的腰上,说:“才不呢,你们想得美!”
       有人又逗她:“你这会儿柔情似水,那天在帕隆藏布江边怎么那么凶悍啊?”
       小姑娘就回答:“我妈妈说了,女孩子在外面要狠一点,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这样才不会被欺负。”
       总之,小姑娘成了大家的开心果,她的加入给大家带来快乐,也使这支充满阳刚的骑行队伍增添了柔性之美。每天的骑行路上笑声不断。
       在小圆脸讲这段故事时,小姑娘早羞红了脸,躲到小王的背后去了。
       等小圆脸讲完,小姑娘从小王背后伸出头来,假装生气地说道:“哦,原来你早就知道我身上没钱,不安好心把我诓进队伍里来了啊!”
       小圆脸爽朗地大笑,觉得很有成就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级骑士

Rank: 3Rank: 3

积分
580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7:4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箫风禅月 于 2015-11-24 17:51 编辑

九十七、缘□

       回到房间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清涟听,清涟听罢淡然一笑,说这就是缘了。
       什么是缘?照我们一般人看来,缘就是缘分,就是机缘,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一定联系的可能性。这种联系产生了,我们就说是有缘,反之则说是无缘。比如,同船过渡是缘,共枕而眠是缘,一起读书、工作、出游是缘。还有,缘是他乡遇故知;是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有时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太大,对某个人望穿秋水、翘首以待终不得见;而有时我们又觉得这个世界太小,便是在天涯海角,或是在暮然回首间,都可能碰到一个自己想见或不想见的人。于是有了喜结良缘、一面之缘、机缘巧合等等之类与“缘”有关的词语。
清涟却不以为然,认为对缘的这种理解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停留于表象,未免过于肤浅了些。他说,缘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也存于人与事之间,世间万事万物皆生于缘,皆系缘分,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缘灭,缘聚缘散,莫非天意。正所谓若问前生事,今生受者是;若问后世事,今生做者是。
       我对清涟这一番话似懂非懂,将信将疑,感到高深莫测,颇为玄妙。于是试探着问道,照这样说来,小姑娘和小伙子这一段传奇佳缘绝不是偶然,他们前生必定也有一番不平凡的际遇,正是前世种下的“因”结下了今生的“果”?
      清涟道:“那是自然。不过他们缘分的深浅还不好说,结果如何也不能确定——这要看他们在前世究竟种下什么样的‘因’了。”
       “这又怎么讲?”我更加大惑不解。
       “很简单啊。他们这一番奇遇只是缘,不是果。果为因生,要知道今生的果,自然就要探究前世的因了。”
       “什么因、果、缘的,你说明白点,别绕!”
       “真是愚钝啊!跟你这样缺乏慧根的人说话怎么这么辛苦呢?这样,我还是讲个故事给你听吧。”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
   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子盖上,也走了……
   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埋了。
  僧人解释道:那个海滩上的女子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埋了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书生大悟,唰地从床坐起,病愈!
       “书生悟了,你可悟了么?”清涟讲完故事调侃地望着我笑。
      我说,嗯,我大概明白了点。《红楼梦》里讲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绛珠草得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方能久延岁月,终于脱却草胎木质,修成人形。后来紧随神瑛侍者下凡,为了报偿他的甘露之惠,愿以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了。
       清涟笑道,原来你也还不算太愚钝。
       我只好跟着傻笑。
       清涟又悠悠叹道,我说这一番因缘果,是从这一对年轻人身上联想到了我们的川藏线之行。我们从成都出发至今转眼已经22天,明天就要到拉萨了。此时此刻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什么感受。我们这一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穿峡谷过草原,走村串户,很多地方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对它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记忆。那山垭口飞舞的风马旗,路边的玛尼堆,典雅的藏式民居,匍匐于地磕着长头(参见词条“长头”)去拉萨朝圣的人们,都曾让我泪流满面,有一种淡远飘渺的思绪被勾起,悬在心里若隐若现,忽远忽近,那么的牵肠挂肚,那么的不忍割舍。当我走过小路,路旁的一朵不知名的野花让我不由得要驻足凝视,这时我想,是不是我前生无意抛下的一粒花籽,所以有今生的道旁相见?我走过大山,巍峨的山岭让我感到亲近,我又想,这是不是我前生住过的地方,才让我今生对它这般的刻骨铭心?我想我的前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的住所,我的职业,我的经历都与西藏有着怎样的关联,我才会在今生对它魂牵梦萦?
      清涟就这样喟叹着,眼神渐至迷离。我不知道如何解释清涟的这种感受,只能在心里想,或许他前世真的生活在西藏,甚至于是个喇嘛?那么我呢,我的西藏情结又缘自哪里呢?以我的愚钝,我是难有佛缘的,那么我的前世应该跟西藏没有交集吧?转念又一想,人在转世投胎前过奈何桥是要喝孟婆汤的,也许我一时贪饮,把前世所有的彻底忘光了,不复有一丝一毫的记忆了吧?
      管他呢,清涟不是说大千世界每个人所见到、所遇到的都是出自天意,早有安排吗?既然如此,那就随缘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