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眉县以南的秦岭西部,据 310国道 20公里处,总面积 56325公顷。保护区以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和完整的第四季古冰川遗迹而驰名中外。 旅游区内的自然风光以“雄、奇、古、险、秀”而称著于世。 我国大陆东半部最高峰,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拔仙台就坐落于此。 神气的太白山森林旅游区,在盛夏季节能给您战线“春、夏、秋、冬”的绝妙景象,充满野趣诗情的山容水态和原始仿冒是您猎奇与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优美奇特的大自然风光是您锻炼意志、陶冶性情和休闲度假的天然乐园。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诚邀您共享大自然的浪漫情趣,共同探寻大自然的珍奇与奥妙。大自然有您一个温馨的天地! ------引自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游览券 计划着到太白山,差不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时LOGLI在网上挂了帖子,征求同去的伙伴。当时以为太白山是在山西的,所以想也没多想就报名说也要去,说是要回山西,要到太行山去。直到看了LOGLI的计划书,才知道太白非太行,两者相差得远着呢。 可是,太白山,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的主峰,有3767米的高度,这样的挑战依旧引起我的兴趣。尽管朋友们笑着威胁着说有黑熊羚羊出没,山高坡陡不易攀登等等,我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出发。 登山小分队的人选一直没有确定下来,一会儿说会有北京的MM加入,一会儿说有另外的朋友参加,而我,偏偏又感冒了,鼻涕流个不停,咳嗽个没完没了。直到出发前一个星期,我才得知同行的只有LOGLI,PARZU和我三个人。人少,很多事情就没有办法解决,比如包车,费用也会相对地高上去。不过我们都挺乐观地认为,应该在西安碰上其他的队伍吧。 9月29日,工作效率高得出奇,所有要在节日前的工作通通完成。因为,9月30日的清早,我们就要出发了。到车站碰头,才知道,原来忙碌的不止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挤出的这一天时间:PARZU有个会议要开,想办法逃了;LOGLI把定单一下,就逃之夭夭。在车上,不放心公司的事情,还打了几个电话,请朋友代发了两个电子邮件,方才放心地开始假日的行程。 看到你的背包的我的眼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于10月1日早上到了西安。还没下火车,我们便讨论接下来的行程。讨论结果是,下车后先打听一下包车的行情,最好能找到同去厚畛子的人。 西安火车站的对面便是西安长途汽车站。刚刚下过雨的广场有点脏,和其他城市的火车站同样乱哄哄的。 我们在广场上穿过,眼睛扫描着,时刻准备发现同样背着大包的游客。对我们而言,硕大的登山包是同好者的标志。发现了两个,LOGLI和PARZU小碎步跑了过去,问:“你们是到哪里去的?是去太白山吗?”对方回复了友好得笑容:“我们是要到广东去的。”啪啪,我听到了两个希望破碎的声音,两个男孩的表情不大好看了。 继续前行,我们已经向车站边的微型面包瞄准,实在不行,就只能包个小的士了。突然,从一辆开过的公交车后冒出了一个、又一个、还有一个……整整一排的登山包。刚刚黯淡下去的我们的眼睛刷地就亮了,就象迷路的人见到了明灯,就象溺水的人见到了稻草,就象饥饿的人见到了馒头。 男生们上前打招呼。乌拉,果真是去太白的。“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北京。” “绿野二队的?” “是,也不全是。你们呢?” “我们从上海来的。” 就这样,我们加入了大队伍,跟着一起到了包车的地点。天呐,包的车居然只是个20座左右的中巴。数一数,我们有28个人加28个大包,这小小的面包是否可以承载我们呢?到了这个份儿上,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只好大家挤一挤了。28个包统统压在了顶上,28个人左紧紧右挤挤中间夹夹塞塞,居然就这样全上了车。嘿,还又上来2个跟车的售票员。 承受着巨大的负担,汽车开始前进了。车上的人们,有的在相互认识与聊天,有的在闭目养神,也有的在欣赏沿途的风景。出了西安城,过了周至县,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是负载太重,汽车出了点故障。我们下了车,这时,太阳也出来了。 三三两两地站在路边,我们的神情也洒上了阳光。这时才知道,原来28人中,有6、7个小分队,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我们走到了一起”。大家随意地聊着,交流着关于装备关于路线关于旅游的各种信息,气氛就象秋日的阳光,暖暖的,懒懒的,有一搭没一搭地自在闲散。 停停走走,车子在路上坏了三次,大家都笑着说干脆就我们在前面走一走算了,反正过一会儿车又坏了。 汽车终于止住了它的小脾气,把我们带入了山区,延着曲折的山路盘旋上升。由于前两天下雨,山路有几段塌方,我们在庆幸错开了塌方的同时,心依旧一悬一悬地接近了目的地---厚畛子乡。 到厚畛子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比我们预计的时间要晚了一两个小时,车况和路况都有影响的缘故。 吃了一大碗面,买了十几二十个馒头,我们就又背上包出发,向第一个宿营地---铁甲树进军。这时,我发现自己的体力根本就不行,缓缓的山间公路而已,我已经走得气喘吁吁,疲惫不已。我对LOGLI说:“我不行了。明天我从原路返回,自己一个人到西安去玩玩算了,否则以我现在的状况,今后几天的路程只会拖大家后腿。如果因为我的缘故,害得你们登不了顶,我会很内疚的。” “你行的,”LOGLI鼓励我,“别泄自己的气,你应该相信自己能行的。” 跟着他的步伐,我走着,却依旧怀疑自己能否坚持得下来。 拖着酸酸的腿,揣着怀疑的心,我度过了在太白山的第一个晚上。据森林管理员说,晚上会有羚牛出没,可我见到的却只有北京绿野二队的“羚羊”。山里的夜很冷,我那据说防寒到零下17度的睡袋显然不够保暖。半夜里,我被冻醒,又迷迷糊糊地睡着。 与仙山灵草擦肩而过 山里的空气就是不一样。早上起来,钻出湿漉漉的帐篷,清冽的空气中有香甜的味道。 没有鸟儿在鸣唱,只有清泉潺潺流过、微风悄悄划过的声音。 轻声地招呼,怕惊醒山中的精灵。在溪边洗脸,欲涤尽凡世的尘埃。 匆匆地吃过早饭,收拾帐篷,整理行装,我们踏上了正式的行程。似乎是考验我们的勇气,才出发不到5分钟,就是一道独木桥横在眼前。大家彼此帮助着,牵着手,过了窄窄的第一关。 接下来的路就是崎岖陡峭的山路了。我依旧自己给自己泄气,对LOGLI重复昨天的话:“你们上山吧,我从昨天的路返回,省得到时候拖大家的后腿。”LOGLI也坚持着前一天的观点,认为我一定能行。 走了一段路,山中的美景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我已经没有精神去考虑什么行与不行的问题了。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林照耀在铺满腐叶的山路上,清清的山溪时近时远地陪着我,秋日的树叶或红或黄或绿地绚烂班驳,朋友们背着大包的身影在前头矫健地行进……美哉! “我们都是飞行军,”轻快的旋律在心头漾起,脚步也不再那么的沉重,路途也不再那么的艰难,情绪也不再那么地消沉。我不再提什么要回去的话了,大山的沉静给了我勇气,大山的美丽给了我力量,我觉得自己是可以登到顶峰的了。 经过另一段倒木铺就的独木桥,我们看见有半伞形状的物体长在树上,“是不是灵芝呀?”大家都是一脸的问号。前面的朋友掰下来一个,拿在手里研究着。我也掰下来一个,看了一眼,不象我想象中的灵芝那么水灵,木木的,纤维粗粗的,“这怎么会是灵芝呢?”我随手把它扔在了一边,继续前进。 “灵芝古称“仙草”能治百病,最早的《神农本草经》至《食用菌》等医药书籍的记载,灵芝夏、秋季生于栎树和其他阔叶树的木桩旁或倒木上,有时也生在铁杉等针叶树上。单生至群生,在海拔800米至3000米之间的松栎混交林中。……”从西安回家,一位去了贵州的朋友送来包灵芝,说是难得的珍贵药材,在包装袋上,赫然印着这样的文字。 哎呀呀,原来那小伞状的东西真的就是灵芝!而自己就这样轻易地拾起,又轻易地抛弃,就这样和仙山灵草擦肩而过! 想到当时的自以为是和不以为然,现在的我,脸怎么红了?想要把责任推给“盗仙草”的青蛇,她采的灵芝好象是长在山巅之上,周边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树木的。但是,谁也没说过灵芝就得是水灵灵的。所以,还是怪自己的无知和不学无术吧。 沉痛的教训一:出发到某地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知识的准备工作,包括天文地理以及动植物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