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川岳钟灵天开画 峰岭迭彩神来笔 镶在北国的一颗明珠,一个神话般的仙境。 绵山巍峨耸立,绵延磅礴,纵横三百余里,屏障河汾之滨,虎踞太行之侧。群峰呼应,各领风骚,仿佛如整装等发披挂结集的团队,充满了通天披地的阳刚之气,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画图。每转过一个山坳,就别有一番美景,蕴藏着一段光辉的史话,所以整座绵山犹如一函读不完的史册,一帧赏不够的画卷。 绵山山崖险峻,凌空而立,以石岩雄险,称著于世,所以绵山又叫岩山。其石崖裸露,在以水为主的内外力作用下,风化剥蚀,沿节理断裂,形成诸多奇峰深壑,岩壁上层层沿积的纹理,还真为当年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印记。 陡峭的山崖、厚重的勾皴,神工鬼斧般形成了多处佛像。从山脚下南槐树村,沿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蜿蜒而上,绵山有峰如翘首北望介休的坐佛,随距离和视角变换,佛的慈眉善目和袈裟纹理一一可辩,故也有百姓称绵山为佛斧山。 步出望峰门,扑面而来的天井状抱腹岩,是纵横百余米的天然大殿堂,石壁凸凹的岩石,是个敞胸怀,披斗蓬,宽厚仁慈的女神形象。据说她就是守护神绵山圣母,其雍容大度的神态,不知是正在作法还是诵经? 此外,还有兔桥边的站佛,塔林凹崖上弥勒笑佛,都是那么神气活现。 但最逼真硕大的是站在大罗宫或正果寺看对面的山梁,竟是一尊头西北,脚东南的仰天卧佛。数公里佛体横陈的高低参差疏密有致的苍松翠柏,以及纵横沟壑,形成了佛的发髻、额头、睫毛、鼻梁,尤其是嘴角微收,略略上提,将佛慈悲安祥的神态刻划得惟妙惟肖,若在夕阳的背光里看,大佛的眼睫毛都清晰可辩,谁不赞叹此神奇的造化之功! 比较虔诚的人将这几处概括为:绵山脚下拜坐佛,圣乳泉边仰古佛,大罗仙境朝卧佛,兔鹿仙桥礼大佛,抱腹岩下瞻笑佛。 绵山兼有花岗岩和岩溶地貌特征,在岁月老人的劳作下,形成了银空洞、姑皇洞、白云洞等多处溶洞,以及大大小小的多处抱腹岩。
抱腹岩因山形如两臂抱腹而得名,博大壮观为绵山一绝。其中,最大的抱腹岩,俗称大岩。高约十八九丈,洞五十余丈,纵深十五六丈有余。可抱百余间殿宇、禅房及万余游人而不拥挤,是天然的超级大礼堂。古刹云峰寺即被抱于此岩腹中。这里是唐代高僧空王佛的道场。殿宇参差,勾栏蜿蜒,支霭轻岚中,恰如海市蜃楼。山风习习,铃声叮咚,回旋于谷涧,展示了“深山藏古寺”无穷的清幽。铃,灵也。抱腹岩壁挂满了铜铃,是古今善男信女抱腹寺还愿的产物,也是绵山神佛灵应,香火旺盛的标志。若逢庙会,多位还愿者同时挂铃的惊险场面,甭提每刺激,多壮观!山门前金碧辉煌的牌楼上,有著名古文字学家张颌先生篆书“抱腹栖云”四个大字,古朴凝重,颇多古道场的禅意。 明末清初著名为学傅山撰联赞抱腹岩、云峰寺:阅名山多矣,无如此石凌空,生成的一片袈裟,十分园盖;瞻佛像巍然,自有真神出现,修炼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清康熙间介休名士王清《抱腹岩》诗:“寺古云常在,岩空势欲倾”,“鸟拂金铃渡,僧缘石隙行”,即是抱腹岩云峰寺雄浑险峻的形象写照。 绵山类似的抱腹岩,还有楞严会、李姑岩、蜂房泉、天桥长洞等处,造型各异,幽深奇 抱腹岩右有山岭70余米凌空兀立,欲登临绝顶,唯有两垂悬铁索,以为云梯。每根铁索以300余大铁环相扣而成,重达2吨多。现在的铁索,锲于岭上的阎王铁橛顶端,铸有“明永乐十三年造”字样,算来也有400年的历史。而最早的铁索云梯造于何年何月,目前尚无定论。绵山镇山之宝—《大唐汾州抱腹寺碑》,文、书、刻三绝。碑侧载有秘书监、大诗人贺知章在抱腹寺僧结布为绳助攀抱腹岩,登铁索岭的题记及诗句。铁索岭至今仍是青年人与不服老的中老年人跃跃欲试的一个刺激点和兴奋点。明嘉靖间刑部之事赵讷登铁索岭,感慨良多,诗云:“天险本自绝,人为故不闲”。 过抱腹岩往后数百米,石桐水在这里拐了个“U”字弯。岁月的利刀从山弯中齐齐了切割出一块孤立山崖,状如香炉,故以 香炉山名。因毗邻抱腹寺,据传,这里是唐高僧空王佛讲经说法的地方,俗称说法台。它左视如大象,右看似骆驼,正面瞧是雄狮,尤其山颠郁郁葱葱的植被,恰如毛茸茸的驼峰。所以也叫其驮经山。山颠苍翠如黛,山崖纹理层叠,溪流环绕,空谷鸟鸣,是个方园千米的天然盆景。于路边驻脚环台而望,其高远、平远、深远,任极目远眺,都成一幅夹工带写的水墨丹青。夏秋季朝阳里,夕阳下,常有彩虹飞架两山,过往的云朵都被镶了五颜六色的彩边。它是绵山的袖珍景观,也就是古绵山的十景之一。明代国子监司业朱自俊,留下了诗篇:台尝说法少人通,介立青螺两壁中,霹雳一声聊当喝,蓦然惊起涧中虹。” 绵山类似的临水突出山崖,还有二郎巡神台,文殊说法台,群仙拜月台,太公封神台等,每台都有一段美好神奇的传说。
来自旅行吧博文:http://u.cncn.com/space-104735-do-blog-id-2227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