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首先申明,本文章仅仅是代表个人的观点。 我去婺源是单位组织去的,其实时间很短。上午去了大鄣山,下午在李坑呆了一个半小时,下晓起办个小时。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是还是有些体会的。婺源的经济本很落后,因为是江书记的“老家”所以受到了关照,被冠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现在高速已经修到李坑的门口,所以就它得到的好处可见一斑咯。李坑的特点是小桥流水人家,而下晓起有着千年的樟树王。做一下比较,同样是徽派的村落,我个人觉得黄山附近的宏村等建筑保护跟更好,同时文化底蕴也深很多。村落大的规模来说婺源的更小,但是它的周围环境更好,青山绿水。所以来游玩,天气,季节也很重要的。 由于这些地方土地贫瘠,所以它靠旅游带动发展是很正确的,旅馆,饭店,工艺品。。。。当然不可避免,带上越来越多的铜臭味。具个例子,刚进李坑的景区门,有很多竹筏在招揽生意,十元一人。其实它的水流是阶梯状,滑不了多远,然后就看见下一批招揽生意的竹筏,我估计要坐到村里门口,要花五十元,过分,当然出来坐竹筏只要一元一人咯。我还没到村门口,看见一群小鸭子在水里。看了会,旁边的小童说五元一只,我说不便宜,就听见他用当地话说了一通,至少有几个字眼是不好听的(因为这几个字眼是普通话,我还是可以明白)。当然还有其他情况。。。。。 这些小村落比较适合自助来的,来住上一个星期,放松身心。不适合旅游团来,商业化了,人的素质也快变化。当然多数的当地还是很纯朴的。 等高速修完了,车上就直接能看见李坑门口的牌坊(顺便说一句婺源的牌坊都是后来造的,都在文化大革命给破坏了)。旅游业的发展的确能带动农村的经济,但是它原本的味道能保持对久呢,真是一对很平衡的矛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