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金山! ( 欲读图者,请到我的博客串门 -- http://blog.sina.com.cn/rgmao181898
祖籍宁波的我,出生在江苏镇江,11岁那年,迁居到沪。镇江乃魂牵梦萦之地哟。动车组,一个半小时即到镇江。在宾馆稍事休息,即直奔金山。 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金山寺(又名“江天禅寺”),是镇江的象征,也是我们童年的乐园。 金山寺庙依山而造,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pierce into the sky)。从山麓到山顶,一层层殿阁,一座座楼台,将金山密集地包裹起来,山与寺,浑然一体。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形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的奇特风格,集中体现了唐、宋、元、明、清各朝建筑的艺术精华,被称之为“绝胜的金山”。 玲珑秀丽的慈寿塔建于金山西北山巅,可谓匠心独运,不仅塔和整个金山寺配合恰到好处,而且把这座山都拔高了。图一 “寺裹山”的金山 图二 慈寿塔“拔高”了金山 (当日下午,在“天下第一泉”附近独钓寒江,此处可远眺金山)
图三 雪色金山寺 春节前的两场大雪,令那儿不仅是“寺裹山”,而且是“雪裹寺”了!
清光绪年间重建时,适逢慈禧60寿辰,于是,取名慈寿塔。 第一次游金山,只有七岁,是母亲领去的。行至塔下,母亲就歇脚了。她说:女人不能登塔!“男女有别”的意识,也许发端于此,但是,为慈禧祝寿,因慈禧命名的宝塔,女人却被拒之门外!遗憾和疑惑,在童年的脑袋里盘桓很久。 图四 当年,母亲就止步于这入塔的小门外。 图五,登上了慈寿塔 给女儿及诸友发短信如下: 疾登慈寿塔,镇江一望空,慈母恍在侧,育儿有天功!
金山西面的中泠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那一带,是遍生芦苇和芦蒿的湿地(wet land),母亲曾经许多次在这里采摘野生水芹(cress)和芦蒿,它们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现在的超市里也有小包装的芦蒿供应,那是人工种植的,一斤要卖10多元,而且味道远不如我们当年吃的野芦蒿。 春日,母亲带领我们来此踏青。从严冬走入初春,从寿康里和雁儿和巷的陋屋,来到大自然春天的怀抱,沐浴和熙的阳光,行走在蜿蜒曲折的长堤上,看万物复苏,垂柳丝丝,柔姿万千;听鸟雀啁啾,风车吱吱,蛙鸣阵阵;闻泥香、草香、花香,经过漫长冬日的身心如同一洗。我尽情呼吸,乐不可言。 学生时代,曾经有过许多次的出游。一生最难忘,仍是母亲带队的出游! 春天,母亲领我们去踏青,在树下,教我们侧耳静听,去辨别喜鹊和布谷鸟的啼叫,在河边,母亲挽起裤管,站在水车旁,教我们仔细观察,弄懂水车的工作原理(working principle)!【从小,我就特别喜欢春天,除了母亲带我们去春游之外,还因为,春天来了,气温攀升,脚上的冻疮便能不治而愈. 因家贫,在镇江的13年里从没有穿过棉鞋,镇江的冬天真冷。】 现在,从金山到天下第一泉,可以乘坐游船,河流两侧,就是当年母亲带我们“踏青”之地,我伫立船头,思绪翻滚! 图六 从金山寺到中泠泉 图七 中泠泉 – 旧貌未改! 镇江,其实是一个美食城(food court)。你听说过这个顺口溜吗?---- 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 图八 大年初二晚餐 金山饭店一碗“锅盖面”果腹,味道好极了! 我童年的想象能力,有幸在金山寺的怀抱里得以孕育、培养和展翅。 想象,岂能凭空施展?它需要载体,需要引发,金山寺那动人而且曲折的神话故事(fairy tale)则是最佳的载体,满山遍野的名胜古迹,随时随地给你一个成功的引发! 游金山寺,可以登塔“上天”,也可以钻洞“入地”。金山有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等“四大名洞”。法海洞中,供奉着法海和尚的石像,他神情肃穆,似在忏悔(confess),似在思过;又似在悟道、悟佛。 钻入洞内,头脑里便开始演绎《白蛇传》的故事。法海和尚是棒打“鸳鸯”(许仙和白娘娘)的千秋罪人,而我家房东刘家老太则跟我们说过,法海是唐朝的一个和尚,他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white serpent)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燃指一节,立志率众修复了金山古刹。 四大神话之一的《白蛇传》令金山处在神秘的云雾之中。 一条河流,横亘在金山寺山下的门前。“水漫金山”之水,想必就是发源于此。我们常常从这条河里摸到小鱼、小虾、小蚌、小蛤,还有螺蛳,等等,望着我们的这些“战利品”,我一次次陷入痴想:难道它们就是当年白娘子“水漫金山”时虾兵蟹将的后代?我们常常从河里捞起浮萍似的菱叶,采摘紫红的鲜菱角(water chestnut),我一次次陷入痴想:“水漫金山”时,这些菱叶是否成了虾兵蟹将的天然“掩体”(blindage)? 我又曾听说,白龙洞的下面有条暗河(underground river),相传白蟒曾踞此洞。洞不小,初极狭,但深不可测,直通杭州西湖断桥。童年时,每过此洞,我的头脑便展开无尽的联想:西湖、断桥、借伞、许仙、白素贞、雄黄酒、蟒蛇、灵芝…… 中学6年,我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尤其是与“金山寺”有着种种瓜葛的书籍。 比如:古典小说《水浒传》里就有“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镇江城”的章回,对金山作了逼真的描绘。《西游记》、《说岳全传》、《聊斋志异》、三言二拍(《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金屋梦》、《乾隆巡幸江南记》,以及大量元、明、清戏曲传奇小说都写有金山寺。金山每一座古迹,甚至一泓清泉,一方碑碣都有迷人的神话,动人的传说和有声有色的历史故事,故金山又称“神话山”。特别是“白娘娘水漫金山”、“白龙洞暗渡断桥相会”,情节离奇,引人入胜。巾帼英雄梁红玉亲擂战鼓,大破金兵;爱国忠臣岳飞和爱国僧人道月“七峰岭”道别;苏东坡十游金山,妙高台赏月起舞…… 图九 惜别金山,回眸当年横亘在金山寺山下的门前那条小河,已经面目全非! 为什么呢?(2008春晚流行语) 我还能摸到小鱼、小虾、小蚌、小蛤,还有螺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