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一个绝顶聪明,忠君重义,淡泊名利的千古奇才,却为何最终落得了秋风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呢?让我们重读一下《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里的隆中对策一段,便知晓了。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的政治见解无疑是正确的。但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以后,天下的形势该如何发展呢?“……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就是诸葛亮的见解:先三分,再待变,最终统一天下。但后来的政治局面却是魏,蜀,吴三国都很强盛,一时半会儿,谁也吞并不了谁,也就是“天下未变”。 在这种情况下,蜀国却要向比自己强大的多的魏国连年用兵,六度北伐,所以招致连连失败,损兵折将。这一点,诸葛亮本人也清楚,但他为什么还要在自己都“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的情形之下,不断与强魏抗争呢?不是他不自量力,恃才狂傲,而且因为他知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然不伐战,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只有不断进攻,才能保得偏居一州的蜀汉政权牢固无恙,才能使鼎足之势长期存在。 诸葛亮无疑是一个英雄,蜀国是他智慧和实践的产物,是他二十余年的心血结晶。诸葛亮死后二十八年,蜀国便被魏国灭掉了,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诸葛亮在,魏是不可能灭蜀的。这个假设,我想一千多年前,一千多年后,没人会提出异议。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完全寄托在一个英雄人物的身上,虽然有其缺憾性,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领袖式的英雄人物。因为他能使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空前凝聚,奋发图强,抵御强大的外侮,抗拒任何的艰难,使社会发生大的变革。人类社会是靠重大变革而进步的,而也只有变革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诸葛亮走出隆中去实现他兼济天下的抱负,是在公元二百零七年,一千八百年后的二零零七年夏季七月,我来到了襄樊的古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罗贯中语)。这里地处市郊,满目青绿,自然环境保护的很好。除了山下的襄樊学院,没见什么工厂和大单位,附近的村民也很淳朴。一路游去,石牌坊,躬耕田,三顾堂,茅草庐,古朴幽静,了无尘嚣。登上隆中山最高处的腾龙阁,轻风拂动衣角,视野骤然开阔,放眼望去,山峦起伏,碧涛如海。 远处的汉江如一条玉带,蜿蜒东去,直分长天。我想,诸葛亮当年肯定经常登临此处,俯仰江山,以待天时,思忖着如何展经纶而济天下,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先贤之心,我们这些后世俗子也许只能揣其一二了。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