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并没有发表多少东西,一直计划着寒假写几篇,今天开始吧。 今天早上离开信阳时吃的是热干面,“原味信阳”就从热干面说开去: ************* 话说那天天气晴朗,早晨自己骑车去品尝了那家“西关热干面老店”。首先得说:信阳的热干面通常都是在露天的早点摊上卖的,很少有带铺面的。这次吃的这家还真有点洛阳汤馆的气氛了。 着实让我感受到了热干面的爽利!一烫就好,并没有洛阳喝汤排队的现象;顾客吃地也快,地方虽然不大,但顾客更换频繁!肯定能找到座位的。 对比一下平常吃的几家,“老店”的味道像极了洛阳汤的意境——五味调和,很香!相较而言,野摊上的热干面则有一种“野性”的感觉了——那样的刺激,胡椒味、榨菜味有时会很浓。再加上我校处于市郊,那“野性”就更加浓郁。 在洛阳汤里面泡了18年,初到信阳,对这野性竟是十分不习惯。而如今适应之后,再感觉那醇厚的味道(洛阳汤、热干面老店……)则是一种滋润;同时也感觉以前的口味太平和,不够“刺激”了。 喜欢都市里味道的醇厚,也喜欢乡野的野性和刺激。对比南北:中原五味调和;江汉泥沙俱下。唯有夹在中间的信阳有那一股原味…… 什么是原味?“热干面老店”的招牌先翻过去,来看看信阳菜的餐馆。出名的“信阳炖菜”本身就烙着乡土气、平民气——板栗焖仔鸡、固始鸡焖土豆……诸如此类,说啥是啥,那么可以鉴定:凡是叫什么“猛龙过江”、“霸王别姬”……的铁定不是信阳正宗了。 名字呢?洛阳水席就有很多老字号像“真不同”、“耀耀”……且看遍布北方的信阳菜餐馆,绝不会起一个或土或雅的字号,一概叫做:信阳菜馆、信阳小厨、信阳人家……信阳本地呢?我亲眼见过,最出名的一家“徐记炖菜”还有什么“杨记炖菜”、“高氏炖菜”、“潘记炖菜”……想来在洛阳只有熟食店才会用这样的名字,且现在也不多了。没有品牌意识吗!?真想不通,天下这么多姓徐的,“徐记炖菜”这样的名字就不怕仿冒吗!? 不怕仿冒无非有两个原因吧:第一:自己不愿做大;第二:大家各有特色,是别人学不来也不愿学的。 这就是信阳的“原味”,原味无名! 曾经见过一家名字很雅,但生意寥寥的信阳菜餐馆,名叫“蓼风酒店”。这名子一般人拆解不了,我来试一下:信阳固始县是古代“蓼国”所在地,也是廖姓的发源地,固始鸡、汗鹅块、二道河鱼……都是享有盛誉的。所以可以断定——这是一家固始风味菜馆。但是用了这样的名字,感觉上就折了一大半! 原以为信阳人太没有品牌意识。未出洛阳的“洛阳水席”被洛阳人一包装,竟成了到洛阳旅游者的必有节目,老字号大红大紫……而“信阳炖菜”的名气不胫而走,信阳人却不知扛起这面旗…… 如今明白了,“信阳炖菜”讲究的就是原味,只能是农家家常菜那样:赵记、钱记、孙记、李记……一家一家地出现,又一家一家地消亡……永远是原味,而不是要什么僵腐的、味道变得五味调和、泥沙俱下的“老字号”! 真的希望夹在两个大都市间的信阳小城,今后若是发展了也不要五味调和、泥沙俱下,不要丢了这原味…… 原味无名…… *********** 顺便说一句:外地的所谓“信阳炖菜”都是经过改良的,天知道“五味调和、泥沙俱下”了没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bae750100cuf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