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县西宜沟镇有首阳山,相传是伯夷、叔齐的隐居之地。 伯夷和叔齐是古代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孤竹国位于今河北省卢龙县一带,是殷商王朝的一个诸侯国。孤竹国的国君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二子公望,三子叔齐。国君很钟爱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国君驾崩后,众臣民要按先君遗诏立叔齐为君。可是叔齐却说:“伯兄在先,我怎能为君呢?”伯夷坚辞不受,也说尊父命应立叔齐为君。二人互让不就,众臣左右为难。后来伯夷离开了京地,叔齐也逃离了孤竹。众臣无奈,只得拥立二子公望为君主。 伯夷、叔齐逃离孤竹国后,向西而行。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然而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地时,周文王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振军备械准备伐纣。伯夷叔齐便拦住武王的马头叩谏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想拿兵器打他们,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叫他们走吧!”就让人把他俩搀扶开了。 武王伐纣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而伯夷和叔齐却深以为耻。他们作为殷商的遗民,隐居首阳山,并且不再吃周朝的粮食,每天仅以采薇来充饥,还作了《采薇歌》以示其志。后来,山野中一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现在是周朝的天下了,那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啊。”二人一听,便不再出去采薇,不久便饿死于首阳山。 伯夷叔齐作为古代逊位让国、特立独行、高尚守节的典范,其故事在历史上流传很广。旧戏中就经常唱道:“昔日里伯夷叔齐二大贤,兄弟二人让江山。弟让兄来兄不坐,兄让弟来弟不担。兄弟二人无处奔,一同隐居首阳山。饿了吃些松柏籽,渴了就去饮清泉。老天下了鹅毛雪,冻死二人好可怜。太公身背封神榜,封他二人合和仙。” 唐代大文人韩愈还写了《伯夷颂》,颂他们有骨气、宁死不屈。然而历史上也有对他俩的行为持不同看法的,如汉东方朔就称之为“古之愚夫”;毛泽东也曾指出:“唐朝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颂也好,谤也罢,都说明伯夷叔齐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首阳山在哪里呢?根据记载,大约有以下几处: 1、东汉马融说:华山之北,河曲之中(今陕西省华阴附近); 2、东汉班昭说:陇西首(今甘肃省陇西); 3、东晋戴延之说:偃师县西北(今河南省洛阳市东); 4、东汉许慎说:辽西(今河北省东、辽宁省西,也就是古孤竹国附近); 5、唐张守节说:清源县首阳山(今甘肃省渭源县)。 此外,山西永济首阳山也传说是伯夷、叔齐殉难之处。 ——————————————————————————— 从历史记载来看,古代并无首阳山在汤阴的记载。而从武王伐纣的时间来看,夷齐“叩马而谏”应在武王起兵至八百诸侯会盟孟津以前。汤阴地处于殷墟与朝歌之间,应属商的心腹地带。周武王若至汤阴,也应是在伐纣以后了。故此夷齐于此叩马劝说武王是不太可能的;况且汤阴首阳山仅为土岗,其便利的交通亦非隐居的理想之地。 最近,我们去汤阴首阳山进行了考察。汤阴首阳山位于汤阴县西南宜沟镇的索下扣村。远远望去,在一个隆起的山岗上,有一片仿古建筑,前面还有一片尚未完成的待建工程。进入庙中,有三传院落,前面大门悬挂“首阳和合殿”匾,供奉的是伯夷和叔齐;后面塑有泰山碧霞等三老奶奶像。当我们问起伯夷和叔齐时,庙的管理者告诉我们:“这是古代的大贤啊,我们这里原来就有古寺,现在是重建的,还有古碑呢。” 听说还有古碑,我们立刻进行了寻找。但见庙内都是新建庙的捐款碑。庙的管理者告诉我们,前面还有两通古碑。果然在夷齐庙前面找到了这这两通碑。两通碑都只有半截,上面隐约还可见一些文字,其中一通为清道光五年(1825年)“庄严圆寂恩师静如佛智和尚……”碑,另一通为明嘉靖壬戍肆拾壹年(1562年)重修释迦寺碑记。至此我们才明白,原来,这里有一处寺院名释迦寺。被毁以后,由于有首阳山的故事,1984年起,村民们逐渐在这里建起了伯夷叔齐庙。同时,夷齐庙前的砖墙也证明释迦寺是在恢复计划之中。回来以后,查阅《乾隆汤阴县志》果然如此。在卷之三《祠祀志·附寺观》载:“释迦寺,在县西南下口(扣)村,魏·延昌三年建。”延昌三年既公元514年。说明释迦寺还是一处修建较早的寺庙,只可惜其遗存物现在已不太能见到了。而县志上就没有夷齐庙的记载。 汤阴和别处的一些夷齐庙说明,在国人传统思想中有一种攀附心理,攀名人、名地、名事等等。每个地方、每个人群都会根据自己的地方特征对公共资源加以附会,并逐渐使之成为地名化、大众认同和传播的事实。梁祝故里之争、襄阳南阳之争、垓下位置之争等等就都是这样的例证。不过这种行为倒也在无形之中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宣传,使人们在茶余饭后增添了一些谈资和话题,给寻访伯夷叔齐故迹的人们多了一些去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