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对老房子的偏爱,让我在中午时分又鬼使神差地去了大镜门那片破旧的街区。沿着明德北街一路上去,又转进昨夜那个小门楼,还是一片废墟,对着不远处的山峰,四角亭孤零零地伫立在崖边。昨晚寻找狮纹滴水的占有欲再次袭上心头,搜索,仍无果,放弃。小小的门楼里面其实是一片大废墟,以前的民居拆得差不多了,废墙角里,停着装满废砖的驴车。沿着半塌的砖墙往深处行走,几组四合院落,宽敞的广亮大门彰显着昔日的富足,转过小巷,紧闭的大门,流畅的卷棚顶露出精美的山花,屋顶后露出半个新月,伊斯兰的圣堂,在传统中韬光养晦。站到一旁的高地废墟上,企图拍下神秘院落里的景象,可是墙很高,不远处,是红砖砌成的天主教堂,祥和的空气。 回到明德北街上,继续找寻破旧中的古老,惦记着昨晚在山上俯瞰到的有流畅屋面的建筑组群,估摸着某个小巷是入口,却转进了死胡同,然而也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那悬山门楼竟座落在高出地面四五米的高台之上,狭长的石阶伸向前方,凌乱的门口堆着杂物,却遮不住剔地的砖雕,迫不及待地转出小院,退后寻找另一条小巷,冲过去,打弯。石阶生在狭窄的巷子里,在周遭局促的灰墙间显得格外仄长,那头小小的门楼也顿时凸显出雄踞一方的气势,这头石柱独立,镌刻着一行已经模糊的字,石阶两旁,是砖垒的实心栏。拾步而上,脚下的条石竟是坑坑洼洼,不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在这里上上下下。 又是一幅刻划在蓝色背景上的风俗画,风化的单檐悬山顶,垂花门罩上镂着双层图案,上为两段花草纹,下为三段草龙纹,木质在沧桑岁月里起翘,略微变形;三踩斗拱昭示着这组建筑的非同寻常,檐枋上旧日的彩画隐约可见,檐椽飞椽表面生起了细密的碎屑;抱鼓石倒是内敛得很,矮小的规格似乎怠慢了昔日的辉煌,门簪也未作修饰,素面朝天的样子。如果说木构往往会给我们留下韶华易逝的遗憾的话,那么砖石雕更能担起诉说历史的重任,高规格的木构形制在左侧充当八字影壁的牌楼前黯然失色,可惜在对称位置上的右侧牌楼已被封起,只露出半截美妙。牌楼通身砖砌,檐下砖雕密布,砖为飞椽,砖作方斗,券门发券上双龙戏珠,砖质垂花罩上草龙庆寿,卷草荷叶,漫着清新的气息。目睹这一切,有如发现新大陆,一阵狂喜,在这拥挤脏乱的老街区,竟秘密地藏着如此美妙的遗迹,抬头,还是澄澈的蓝天,把巧匠之作映得分外空灵。 四下无人,冒冒失失地闯了进去,却不知闯进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正房前轩檐下,草龙纹依旧流畅的滑过,彩画颜料虽已褪去,依稀间还映出箍头枋心。山墙正面,如双层须弥,节节爬升,莲华仰覆间,花草盛放,盘曲柔卷,草龙啸天,雄狮吼地,回环直上搏风秀,精致之极间染上了几分堆叠的琐碎,然亦无伤,正当沉浸在精雕细镂中时,从房里走出一位四十来岁的叔叔,急忙边说明来意边赞雕饰,问此第曾往时,答关公之庙邸,恍然大悟,彼时伦常忠孝化身关老爷的住所,难怪规制上高啊。 左张右望地兜了一圈,走到西厢房后,看到了昨日望见的三合土墩,没有了包砌却还是异常坚固,屋间的狭缝里,有点阴暗,左边是亲近的狮纹滴水,右边是高大的土墩,前面是柔美的山花,搏风上檐断了半截,远处,屋顶之上,是砖砌的敌台,苍凉,古旧,落寞,寻常的平静,却是异常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