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z,河源我去了,但是匆匆。你说的万绿湖只在码头上远眺了一下,确实烟波浩淼。但是下湖要大半天的时间,同行人都没有此心思。在湖边看了客家风情博物馆。这是我此行有意义的第一站。然后赶往苏家围,苏家围是第二站。再然后是梅州,恰在晚饭前到达。 所以这个春节的梅州之旅,主要是个客家文化的“探秘”之旅。谢蒲、谢平主要是拍摄,拍网上著名的围龙屋,围龙屋也是客家文化,其中大埔的“花萼楼”是主要的心之向往。大埔距梅州还有120公里,花萼楼距大埔还有40公里,所以是很辛苦的,时间也是很紧张的。 客家人是中国一支著名的群族,这次一行意外地获知:除了叶剑英以外,还有朱德、郭沫若、李光耀、孙中山等历史人物也是客家人。这更增加了我的兴趣。这支族群是汉人,在2200年前秦王扫六合的时期,由陕西、陕西、河南、安徽等地迁徙而来。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涉及了几十万人。这几十万人到达了广东、福建一带,并在此安扎下来。因为是外来人,所以称为客家。以后又向台湾、海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扩散,又向海外扩散。据说全世界的客家有1.2亿人之多。 河源是当时客家人的一个主要的聚集地。苏家围是苏轼的后人所建,苏轼的后人也融入到客家人中了。 广东的围龙屋、福建龙岩、永定的围龙屋和土楼,都是客家人的祖屋,例如花萼楼,正在庆祝它的400年诞辰。这种屋子贼大,花萼楼内有210个房间,看起来可住百人。我们还在大埔镇看到泰安楼,也至为巨硕。我很早就听说过这种大房子,今次是第一次亲见,很感叹的。这是一种群居文化,我想因为是外来人,群聚而居,需要共同劳作、共同防御。也确实,客家人实行的是平等议事、平均分配的家族制度,族长为大家长。这与犹太人的基布兹组织有相似之处。犹太人很出色,中国客家人也很出色,这是否与他们的这种群居方式有关,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客家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始终保持着群居生活,这说明他们是个坚忍的族群,这也许是解开他们成功秘密的一把钥匙。 客家人作为客家人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个不短的时间。为什么中国历史书对他们描述很少,以至于我们对他们有些陌生?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客家人和犹太人一样是个流徙群组,成就了不少的政治家和商业巨子。他们可以说是最早、也规模最大的向海外发展的中国人。客家人对全世界的影响相信也应该是巨大的,这一点却要慢慢揭开来看。所以广东此行,收获颇大。 广东之行的旅程是小苏安排的,车辆也由她给提供,她对广东很熟。但是她有她的难处,所以我们穿插了七星岩和开平碉楼。七星岩是湖光山色,很不错哦。开平碉楼则是一种建筑文化,也是很早就想去了。所谓碉,显然是带有防范的意味。但是为什么这一千多座碉楼都集中在开平?为什么这些碉楼大体都是在20世纪20~40年代兴建?这是个很有追究价值的问题。目前我还没发现很合理的解释。 旅游就是这样,要事先费神费力地搜集攻略,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计划要包括行程、费用、衣食住行等,我一直是这样做的。近些年利用春节出行,跑过广西、西藏等地,一般是年三十陪老父亲,初一出发。但是也许退休之后,会开辆车,从容而慢慢地转悠,那一定是很惬意的事。初八到达沈阳时,意外地遇到长江,他开车把我送回市内。路上他说他今年要和和平一起开车去四川,走一走当年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他父亲是四方面军的。我也有川西的计划,去年还和李红霞约定过。可惜没成行,在此抱歉了。 谢谢pz走之前的提示,也谢lid惠州的提示。我这人脾气不好,差点就想脱“团”在河源留下来逛逛万绿湖了,后经众人劝说遂罢。人不可能事事遂意,十有五六就不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