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行走在甘南(二)——甘加草原之旅

2016-1-15 00:00| 查看: 693|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行走在甘南(二)——甘加草原之旅

D32005-10-1 雨,多云,阴 夏河→甘加草原→八角城→白石崖→夏河( 来回100公里 包车,面的)

早上六点半,被闹钟叫醒,天刚有些蒙蒙亮。下了一夜的雨仍在继续,屋外寒冷的空气,几乎要打消我们去看早经课的计划。拼命抵挡着温暖被窝的诱惑,在犹豫之后还是挣扎着起床,好在雨已渐渐地小了,踩着泥泞的路,在湿润的晨雾里再次拜访拉卜楞寺。

径直先奔大经堂。 门廊上丢满了喇嘛们的鞋子,横七竖八地离开了自己的主人。遵循惯例,我们也脱了鞋,怀着些许敬畏的心情,大气不出般地跨入大门。 肃穆高阔的大经堂内,昏暗的灯光迷离摇曳,地上整齐地摆放了许许多多的座垫,但僧人没有传说中的成百上千,只在前面正中间端坐着七、八十人,正经严肃的神情,齐声诵经的声音,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低沉浑厚,连续绵长,极具穿透力,一波又一波地向着周围辐射,似乎可以传遍寺院的每个角落……,连空气中也弥漫了某种神秘诡谲的宗教意味。

看了一会, 这样氛围对我们而言还是有点压抑,于是退了出来,又在这迷宫般的庙堂群里转悠。一处空荡的院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蹑手蹑脚地进来,听到的是一个喇嘛的颂经声。与刚才的群诵声相比较,这独诵的声音清晰响亮、中气平稳,虽有些单调,但却透着专注和执着。

不敢对其有所干扰,我们轻轻地爬上这院落的屋顶平台,从另个角度来欣赏拉寺的风貌。这时,雨已停了,云层渐渐地变薄变亮,躲在后面的太阳,努力想冲破这层遮挡,把明媚的光彩呈现出来,可又有些力不从心。即便如此,拉寺的那些镏金的屋顶,红的、白的、黑的、黄的,墙恒、檐角、窗帏、隔栅……,已经足够使我们目不暇接了。

探身俯瞰,寺庙的各种院落大小不等,山势造就了高低错落,穿插在建筑群中,形成了丰富而多变的室外空间层次。

在那依旧持续的单独诵经声中,我们又悄悄地退出这个院落。想去看辩经,路过一个桑烟袅袅的小院,廊下的那些喇嘛似乎在做一种法事,看不出所以然来,继续向前。

穿行在淡淡烟雾笼罩着的街道,跟步履匆匆、独自经过的喇嘛求助打听,左转右拐,弯弯绕绕,来到一个绿树葱茏、开阔空旷的大院。

推门而入,在树丛里绕行前进,看见又是一群红衣喇嘛在院中央的空场上席地围坐,还是诵经而不是辩经,不过是从室内转到了室外。

抑扬顿挫的诵经声缭绕在耳边,回荡在上空,我们仍是远远站一旁默默地聆听着。在这目光能及范围的距离里,一方空旷的场地将寺内的僧侣与凡尘的我们隔绝开来,无需具象的沟槛却足以使人感受到一种明显存在的排斥性。

远处开始有些泛蓝的天空,隐隐绰绰闪耀的金顶;近处灰白的石块地面,蓬勃的绿树掩映,加上那一抹凝重的深红色,即使没有框,也是一幅生动的风景画。槛内和槛外,出世与入世,似乎就是无形中的那一门之隔……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原名解脱大金塔,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现存宝塔建成于19937月,共有五层,高达31.33米,塔呈菩提式,占地2144.16平方米,由塔刹、塔瓶和塔座组成。塔刹是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塔座是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形建筑。宝塔外形金碧辉煌,内部构造精巧,塔内正中是二层相互贯通的四座佛殿,供历世贡唐仓灵塔或木雕镀金像,并藏有两万余卷佛经。殿顶供阿弥陀佛、二世嘉木样和千佛铜像。

进入塔内,空气中立刻充满了浓郁的酥油味,一盏盏的酥油灯发着幽暗的微光,酥油花布满了各座佛像的四周。塔内有喇嘛讲解,耐心而又细致,告诉我们不同佛像的区别所在,讲述了两个关于佛的故事。

参观过寺庙的人应该都有过类似的体会:看的多,听的多,但最后能记在脑子里的却只有很少一部分,甚至只剩下几个画面。的确,虽然我也用心听着,可真正能理解并记住的又有多少呢?

拾级而上,到了塔顶,气势宏大的拉卜楞寺全貌尽收眼底。这下,彻底领略了什么叫层次的丰富,什么叫色彩的繁复,什么又是庄严辽阔 …….

贡唐宝塔内给我们讲解的班达喇嘛,就读闻思学院,碌曲人,属马,汉语说得流利噢!邀请他在塔门外与我们合影留念,他很乐意。当我们问他E-mail 地址时,立刻说:“用QQ传吧,又方便又快!”

哈哈,偏远地区的藏族僧人也有这样时髦先进的联络方式,现代通讯波及之快,普及之广,再次令人惊异又欣喜,同时不禁转而叹惜自己的落后和保守。

参观完宝塔,回到卓玛旅社,昨晚谈好的包车已准时在等我们了。一行人上了车,向着大草原出发。

车上响起了音乐声,是一盘西藏民歌专集——“姑娘走过的地方”。宽广高亢的旋律,嘹亮透彻的嗓音,回旋飘荡的乐曲中依然能感受到委婉的柔情。在这样的场景中正应该听这样的歌,司机考虑真周到!

长安铃木在石子和烂泥交织的土路上颠簸着,路程显得有些崎岖坎坷和风尘仆仆。

天还是阴沉着,两侧近近远远的群山,轮廓线圆润柔美,错落有致;路旁似地毯一样的大片草甸,缓缓地爬升,舒展绵延连接到山脚下,泛起初秋季节里的那一种带着点点成熟影子的黄绿色。这黄绿色中,不时看见一丛淡黄的芦草,零星的金黄或紫色野菊花,或是一小片仍保持了夏季浓绿的洼地,给于我们多彩的视觉享受 。

象小溪一样无声而欢快流淌的大夏河,不知疲倦地奉献它的养分,滋润着一切生命;低矮的土坯民居静立在溪边,经年的风霜已使墙面旧迹班驳;孤零的农人用心耕耘着他赖以生存的土地……,在这寂寥的原野,一草一木默默诠释着一方净土的风情,一水一沙娓娓述说着它们不老的流年。

阴郁的天色中,景象依然让人体会一份疏朗和拙朴的美。

一片树林出现在旷野,远远就引起我们的注意,从下至上由绿渐变到黄及至树梢又泛着一点枫色,气候的显著变化如此精确、奇妙地反映在植物的色彩上!等车开过了这片树林,看到它的背风面,还是单纯一色的深绿!由不得让人感叹草木之荣枯,季节之更迭,自然之神奇。

八角城——在甘南州夏河县甘加滩东部央曲河交汇的台地上,静静地躺卧着八角古城的遗迹。初建于西汉年间的八角城因有八个城角而得名。当年的城廓全长2公里,城外有护城河、护城壕,还有外廓、外城。八角城按空心字形构筑,八角式样奇特。

城墙是用生土夯制的,历经沧桑已有了残垣断壁的初象,但轮廓大致还是分明的。城内至今居住着几十户人家,还有学校,是一个完整个的村落。

登上城墙顶,城内景象尽收眼底。土墙、土屋、土色的草垛……,质朴的色彩轻易让人坠入了古老的情愫,思绪回到久远的从前,那些曾经有过繁盛和威武,仿佛一幕幕又扑面而来……..

放松已被都市杂务束缚了太紧的身心,极目眺望,不记得多久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凝望养育我们的大地母亲,感受生生不息的自然万物。

看见我等远客欢天喜地聚集的孩子们,独自悠闲低头觅食的牲口,这里的人们,生活简单朴素,心灵无拘无束……。也许,我们的物质生活比他们丰富先进得太多,但物质的羁绊却又使我们失缺了许多…….

继续驱车前进,已是午后时分。此时的天空,浓云薄雾翻卷的同时,又屡屡地张开一条条细细的缝隙,暖阳透射过灰色的云雾,柔柔地投向这广袤的土地,让人在远处小小的山缝间偶尔瞥见那一抹蔚蓝。离白石崖越来越近了, 那一片点点的银白色,清晰地出现在前面。

白石崖——当地人称为神山,在附近地区深受朝拜。山旁边的村子叫白石村,世外桃源。有一处是活佛的行宫,也称白石崖寺。内有当地的一个政协委员,女活佛。

通往山顶的路太烂了,我们弃车开时徒步。在高山草甸中穿行,云雾缭绕,除了我们,没有其他游人。静,极其的安静,除了自己的脚步,很有些神秘的意境。路上布满了兰色、紫色、白色、黄色的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和一大丛一大丛深红色的灌木。

翻过了山,来到了白石崖洞口。这里溪流潺潺,经帆飘飘,一只野兔在对岸蹦蹦跳跳,好奇地盯着我们这群游客,一点也不惧怕的样子。坐在草地上,就着溪水开始了我们的野餐。

一位红衣喇嘛碰巧来到溪边取水,把硕大的塑料桶灌满了,背在背上。我们看足了风景,准备要往回走,正好并作一路。他背负沉重却步履轻松,也许艰苦的条件早已磨练了一份坚强。

到了寺门口,与之分别,我们继续下山,回到车旁。这时他仍在那站立,目送我们的离去。

挥挥手,告别这块宁静安祥的地方。世外桃园从来都是别人的生活,我们不过是偶然闯入的过客。虽然心里有着羡慕与向往,但又有谁真正能够放得下现在手中握着的一切?

车行驶在回程的路上,前方远处出现一匹高头大马,四蹄翻飞,向我们奔腾而来。马上一魁梧壮汉,头被头巾裹个严实,仅露出两只眼睛,左手扽着缰绳,右手举在耳朵的高度,似乎拿了把手枪?

这景象立刻让人产生丰富联想,蒙面大盗?孤胆侠士?难道这里也会有什么警匪追逐?于是一干人都抻长脖子,睁大眼睛,终于他靠近了,这才看清原来是在打手机!也许较老的机型,那手机还有着外露的天线,使我们产生误会!如此事实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咳,在这辽阔的旷野,策马急驰、纵横天地间的同时打着手机与人通话,想来也是件好有些情调的趣事。我们不住地回头,直看到他消失在远处的地平线,豪情狂放的一幕留在了记忆的深处。

回到夏河,天已黑了。晚饭后在街上溜达,卖纪念品的小店一家家挨着,有藏银首饰和各种刀具。药房晚间也在营业。也有三、四家网吧。在其中一间叫“陶乐网吧”倒腾照片时,里面竟也有不少年轻喇嘛在玩游戏噢!

小小的县城竟也装饰了横跨路上方的霓红灯,虽然只有红绿两种颜色,灯光不断地变换、闪耀,让人感受到一点都市迷离的氛围,才想起,今天,是国庆节!

小贴士:

1. 夏河的武装部招待所附属的餐厅——“旅游饭店”是不少功略上都提到的。我们尝试之后感觉还不错。早餐有花卷、煎鸡蛋、稀饭、咸菜、牛奶等,可以让人吃得热乎乎。早上7点开始营业(其它许多店要比这迟开门)。如果实在不适应藏餐,这里晚饭至少也让人吃饱。高原的米饭是糙米,似乎永远也煮不熟。实在不习惯,可以要蛋炒饭,感觉熟一点。卓玛旅社对面是“扎考饭店”。这也是一家被攻略经常提到的,我们更当地人打听,要吃地道藏餐就可以去尝试。

2. 贡唐宝塔票价10元/人,是包含了讲解费的,但只讲解第一层,上面的就只能自己看了,塔内不让拍照,也不可拍喇嘛,塔顶可以俯看拉寺全景。

3. 拉寺门票目前已涨到40元。它由很多独立寺院组成,最多每天只对游人开放8座。买完票需凑足15-20人后统一带队参观,由喇嘛兼当导游和讲解。如果不是对藏传佛教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想欣赏拉寺的外景,可以不买票(当然也听不到喇嘛引导介绍几个经殿了)。因为寺庙很大,没有围墙,所有的路都是公共通道,转遍周围就需要不少时间。

4. 许多人都建议去甘加草原、八角城(票价8元)、白石崖,个人感觉不虚此行。但这一线是需要包车前往的,连玩带赶路,来回100公里约需5~6小时。路上没有吃的,需要带足干粮。不少攻略都说白石崖洞里又黑又险,什么景色都没有,且里面要带头灯,有的地方,太胖的人估计还出不来。我们对钻这个洞兴趣不大所以就没进去了,野餐就在洞口的溪边。

5. 去甘加草原的路都是石子和泥路,不好走。我们包的车是“长安之星”,此地小面简直比丰田霸道还厉害, 跋山涉水只等闲!司机勒考,车号——甘P6860,联系电话:09413385885。熟悉景色和路途,服务周到,是卓玛旅社老板介绍的。包车费280元。许多攻略上介绍费用是150元,但大多数为两年前的价格,加之是国庆黄金周期间,价格高点也可以理解。

包车建议一定要找车况好的,在我们回程时,遇见另一辆车坏在路上,一车人给耽误了行程,这一线上的景点一个也没玩成!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行走在甘南(二)——甘加草原之旅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59688-1.html
本文关键词:行走在甘南(二)——甘加草原之旅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