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 驳 的 碎 片 历史故事的演绎往往会找寻一个基点。因着历代的宠爱,采石矶见证、参与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时刻,也因此沉淀了许多的沧桑变故。 公元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的南宋又是个多事之秋。金派使者来到临安,要求南宋无条件割让长江以北所有土地。金銮殿前,金使当宋朝臣之面辱骂高宗,肆意挑衅,战争一触即发,此时的采石矶又一次站到了历史长河的分水岭上。 是年初冬,金海陵王完颜亮怀灭宋之志,亲率60万金兵南下。一时间,中原狼烟四起。金军顺利渡过淮河后即进占和州,饮马杨林渡,麾锋直指江南。在这紧要关头,中书舍人虞允文于采石江畔组织散乱宋军残部,抵御金兵南进,进行了著名的采石大战,一举击败了强大金兵,致使金内部兵变,完颜亮为部将所弑,金军北撤,南宋再次转危为安。 驻足采石矶头,看大江浩浩汤汤,依然“不舍昼夜”地奔流,不由想到了当年“以文胜武、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被毛泽东赞誉“伟哉虞公,千古一人”的虞允文和南宋的另一位名臣——王炎。 虞允文采石之战成名天下,拯社稷于将倾,是南宋的民族英雄,然而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讳缺失”。他听惯了歌功颂德的话,听不得不同意见,于是“不能相”,讲“门户”,排异己,为国家铸成大错,为个人留下了缺陷。同时期的王炎,就是这场宫廷政治斗争中的悲剧人物之一。多年宣抚四川,募兵屯田于川陕,组织军民抗击金兵,功绩卓著的王炎,因政治观点异于虞允文而受到排挤,遭到了岳飞同等的待遇:被召回京,“都堂一纸诏,千载恨悠悠”。当时在王炎幕府中办理军务的陆游,也因此受到牵连,调离抗金前线,空留下报国无门的嗟叹。岳飞为佞臣所害,死后不久就被南宋政府平反,万代景仰。而王炎被召回后,因壮志不能酬,最后凄凉冷落地死去,一代英才竟成了门户斗争的牺牲品。“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于是王炎不明不白地被人们遗忘了,被岁月淹没了。南宋政府自毁长城的做法,致使原已残缺不堪的金瓯在动荡的时局中滑向破碎的边缘。 历史往往令人惋惜。绍兴三十一年,虞允文采石大破金兵,何等气概,却因为听不得异议而造成遗憾,使得历史主线的延伸添染了几分悲剧色彩。当年的古战场尤在,也就是这雪泥鸿爪的碎片,让后人登临此处,有了“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的思古幽情。 杨 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