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在中国的各大、中型城市强势上线,给水泥森林们增添了彩虹色系的风景线和市民生活便利之余,其规范管理问题也让不少当地政府感到头痛。共享单车两大巨头之一的ofo今年2月开拓海外市场,第一站就占领了新加坡。而受到新加坡最大的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控股支持的摩拜也于近日进军狮城。小黄小橙一起围攻年初上线的新加坡本地品牌oBike小白车。 黄白橙三方大战还没开打,就已经有一个伤亡者。躺枪的竟然是苦心酝酿国家自行车共享计划数年的新加坡政府。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日前非常无奈地表示:由于几家纯私人盈利的无桩共享单车公司在新加坡冒了出来,我们计划了很久的国家主导共享单车计划只能就此作罢。国家层面上本来计划推出有桩单车来提升“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出行便利性,但私人公司已经抢先一步提供了这些服务,而且我们本来计划推出一千辆,它们已经有好几千辆了,和我们的利益有很大的重叠部分,所以我们计划最近进行的单车竞标活动就此取消。有了这几家私人公司,我们政府拨款扶持的系统就没必要了。 虽然是简短的声明,但也足以见得中国这两家公司在政府主导一切的新加坡带来了多大的震动。 在终年炎热、人口密度巨大的新加坡,共享单车的意义不仅局限于中国大陆这样给人们用车提供方便。因为在新加坡,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把自行车当成一个交通工具。和中国的城市结构不同,新加坡的路除了机动车道之外,就是花草树木包围的、窄窄的人行道,没有供自行车骑行的道路。中国很多城市这种自行车、电动车大规模出没的场景在这个热带小岛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所以,新加坡人学骑自行车,和我们学轮滑或者滑雪一样,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而平日出行方面,则是以公交车、地铁为主。 现在共享单车的出现在新加坡掀起一场出行方式的大革命。小黄和小橙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要打败虎视眈眈的本地小白车,更是要改变新加坡人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接受骑车出行是一种生活常态。 可能是部分新加坡人对自行车的突然出现感到有些不适,在当地最大的主流媒体《海峡时报》上,出现了这样的声音: “共享单车服务提供者必须修建他们自己的自行车道。政府修的路是用纳税人的钱修的,私人公司是盈利机构,不能允许他们无偿使用公共设施。这样不是相当于用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为这些盈利机构买单?” 这让人感到有些疑惑,如果共享单车要自己修车道,那按这个逻辑,Uber不是也应该自己修车道吗?可是当Uber进驻新加坡的时候,本地人的反应却是非常欢迎的。个中缘由,大概要从新加坡整个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说起。 虽然中国的腾飞举世共睹,但依然有很多国家对中国、中国品牌与中国技术充满偏见。新加坡就是其中一个。一向被“抄袭者”、“山寨专业户”等等恶名缠身的中国,竟然近几年在移动支付与无桩共享单车的方面弯道超车,走在世界最前沿,这是新加坡人不愿看到、不愿相信的。当地民众对中国根深蒂固的不良印象不因为经济发展和科技领先而改变。新加坡的几家主要媒体在报道共享单车时强调“中国”元素,正是这个刻板印象的延续和加强。 共享单车在新加坡受到的挑战不只来自于文化上当地人对中国品牌深深的不信任,也来自于气候、地理和城市建设的约束。新加坡是一个热带海岛城市,没有四季,只有旱季雨季之分,雨季多雨且雨势凶猛,而旱季又炎热潮湿,都不适宜单车出行。另外,地势并不平坦,上下坡较多。再加之前文提到过的道路设计问题,使得骑车出行地位尴尬,在人行道上会总是被行人挡路,而在机动车道上又特别危险。综合来说,新加坡单车出行比率只有1%,远远低于哥本哈根(35%)、阿姆斯特丹(27%)等地。 但这并不是说,遇到多重挑战的共享单车在新加坡会失败。其实新加坡也有很多适合单车发展的有利因素,比如: 它空气好,污染少,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骑行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新加坡是很多中国公司进入东南亚市场的跳板,不仅因为它是东盟十国里最发达、最现代化的国家,也因为它是一个华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在文化、语言上和中国比较接近。 新加坡推出了全国总体交通规划,其中有一项就是“全国自行车推广计划”,指出为了缓解交通及环境压力,要建立自行车友好的、畅通连接的行车环境,来鼓励民众更多选择以自行车出行。计划里,主要用于休闲和短途交通的自行车道,将从已有的230公里扩展为700公里。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自行车高速公路”、“无车新镇”等等新项目争相出炉。 总的来讲,即使有着严峻挑战和当地人的质疑,单共享单车的理念,恰好与新加坡政府试图减少用车、增加低碳出行、构建可持续发展出行网络的愿景契合。所以即使有极大的阻力,也打乱了政府原有的计划,共享单车仍然势不可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