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司马台之旅 心路之旅

2016-1-23 00:00| 查看: 230|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这个时节,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在百物凋零,萧瑟寡淡时候,我选择了北上,因为我与长城有个约会。

自从夏天看了长城的起点老龙头后,一直向往着大漠落日下西域雄关的绝代风情,虽然周末二日穿越河西走廊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京冀交界处的司马台长城却也是我期待已久的,著名学者罗哲文先生说“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是中国之最”。司马台长城不是最美,而是最险。

清晨从北京火车站下车,坐地铁到东直门外汽车站,朋友早已相候,坐上 980汽车到密云下车后,再包车前往古北口镇,与朋友谈起路程的安排,朋友说下午五点必须回去,只能陪我走上一段,想怎么走由我自已定。

从古北口到金山岭中间有一段是军事禁区,必须绕道远行,而且卧虎山城段,蟠龙山城段都属于典型的野长城,上去后很难下来,因此决定从金山岭段开始作为徒步的起点,在太阳下山前到达司马台管理区,朋友回北京,我则夜宿司马台。

古北口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也是至今唯一仍保留明长城原貌的一段古长城。古北口共包括卧虎山城段,蟠龙山城段,金山岭城段和司马台城段四处长城。这处长城处于半开发阶段,野长城的风味较浓,而不象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一样已经被开发出来,成为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对于我这样的游人来说更喜欢未开发的长城,未经过任何修饰或修缮如旧的长城,远离商业的喧嚣。一个人走在寂莫马道上、伫立在残破女墙旁,人迹罕见处可以对着残砖断碑前芒然寻思,细细体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的悲凉,慨叹“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发已先斑”的沧桑,回味“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的哀怨。

车到古北口镇司机指着前面的隧道分岔路说:这是通往古北口长城的路。

古北口,曾在历史书上将你的名字多次念叨。明朝自成祖北迁后古北口就成为扼守京师的第一道屏障,作为首当其冲的外长城经常要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在公元1550年,蒙古铁骑攻破古北口,经怀柔,顺义,通州长驱直入直至北京城下,在安定门下一通烧杀抢劫后,在明朝政府答应通贡互市后才撒离。然而到了1933年,占据了东三省的日本侵略军企图越过长城直入北平,与驻守在古北口的国民党第17军发生激战。

(在长城抗战期间,古北口抗战从1933年3月10日到5月14日,历时70余天,歼敌五千,中国军队伤亡八千。)虽然这些中国军人大多数是普通的北方农民,他们武器简陋,甚至严重缺乏弹药以至每人得配备了一把大刀片。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大江南北,唱遍了全中国。想到将士们手持大刀赴国难时慷慨激昂,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一寸山河一寸金,将士的鲜血的已溶入这土地,而他们守卫的长城至今屹立,永远屹立。

望着古北口方向默念,我会来的,会在长城下的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前献上一束花,高唱: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

(在古北口长城下有一座无名墓记载着:一个军士哨因没接到撤退命令,7名士兵依然据守在一座小山头上,封锁着日军前进的必经之路。日军反复强攻,每一次都被7名勇士击退。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反复轰击,小小的山头几乎被削平,最后七位战士阵亡。日军将其尸体就地掩埋,并立木牌于墓前:“支那七勇士之墓”七个大字。这是真实的集结号)

司机将我们送到金山岭长城入口处时已近中午,约好在下午五点之前到司马台停车场接朋友回京。我们从砖垛口上了长城。

金山岭长城处于古北口──司马台长城段的中心位置,因此当年名将戚继光修筑长蓟北长城时就选择这里作为他本人的驻地。只见这里的长城在燕山山脉上连绵不绝,前几日下的雪在尚未融化,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像一条巨龙泛着金光在崇山峻岭中盘旋飞舞,头尾与天际相连,绵绵不绝。

蓝天如洗,阳光似雪,沧桑凝重博大浑厚雄风独具的金山岭长城和凌厉入云的烽火台与长城脚下迟缓起伏的山脉相映如史诗般澎湃激越,又如交响乐般跌宕起伏。

走在荒芜的城墙上,残砖断石,满目苍夷,唯有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嘤嘤絮语,对我诉说着千百年来的长城脚下的烽火战事。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的重要凭障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当年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硝烟味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守卫长城的军士们早已随着历史的硝烟远去,留下的这残破不堪的城楼,任由它孤立于漫山遍野的荒草野荆之中,我侧着身子,把耳朵贴近墙面,是否就能听到古时的金戈铁马之声?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我听到却是将士们思家的歌声,很多年前年轻的戌边的将士们虎视鹰眈的注视着塞北敌阵的动静,他们是一脸坚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冷风将白露凝成霜霰,想起闺阁佳人倚楼凝目,坚毅的目光会泛起一缕温柔。

经过戚将军曾作为指挥所的五库房,我驻足用临海俚语轻声问候,戚将军会听的明白,四百多年来临海百姓从未忘记过他,以他名字命名的街,桥,祠等四百年来从未因朝代更迭,世事变幻而更名。

沿途的敌台墙垣破坏不复当年的雄姿,城池俱毁,英雄安在?然而远处层峦如障,云似狼烟,一派塞外风光。

边走边看,过西方台,东方台,西域楼,黑楼,大少金山等楼台,虽是冬日我们走来已是汗流浃背,朋友说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最适和登长城了,然而沿路过来,游客寥寥,而且以外国人居多,更有老外携妻带子一家人在长城上把酒临风,甚是羡慕这些老外的生活态度,在旅行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虽说朋友在天黑之前要回北京,我们依旧按着自已的节奏前进,一路上将自已所创造出来的垃圾带走,包括休息时所留下的烟蒂,保护长城,而不仅仅是在喊口号,带走垃圾对我们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都说万里长城永不倒,长城看似坚强,其时它已经很脆弱,03年曾在内蒙的狼山山顶看到最古老的赵长城遗址,看到隆起的土堆在那荒凉的山脊上,叫人不胜唏嘘,长城作为一个古代军事工程,是建筑史上不可再现的人文奇观,早已超越了军事建筑的意义,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保护好她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虽然在历史上我们曾亡过国,但在文化上我们却从断过根,从山海关进来的那个民族也不是早已被我们所汉化了吗。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过了金山岭段已进入司马台段,前面有一个隘口将司马台长城划为东西二段,隘口下方是一个水库,中间有吊索桥相连,水库不大,但颇为奇特,一边是波光鳞鳞,一边是冰雪覆盖,原来这下面是有两个泉眼,一个是冷泉,一个是温泉,一湖含情脉脉,一湖冷艳冰清,如同二位绝世佳人陪伴在英雄左右。


过了桥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司马台长城,这里汇聚了万里长城的精华,集万里长城的各种特点为一身,尤其以单边墙,天梯,天桥和望京楼,仙女楼最为著名。

己近黄昏,朋友要回北京,送朋友至停车场,看着汽车远去,心中感动难言,习惯自已一个人走在既定或偶然的路线上,看了许多陌生和相识,从没想过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只是在旅行中学会微笑着看风景,朋友感谢你伴我走过,风景因人而美丽,长城也因你而生动。

当晚夜宿在山脚下的国际青年旅社,天寒地冻,诺大的旅社里只有我一个人留宿,为明天冲击望京楼临睡前将所有东西整理完毕,那一夜我梦见自已一身戎装手持金戈……

凌晨四时,昨天晚上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加人民币重赏被我说服的向导如约而至,悄悄的出门。山上严寒,蜷缩着脖子裹紧冲锋衣向山上走去。

“一,二,三,四,五……十,十一,十二”心中默念着敌台的数量,司马台长城似巨龙蟠伏于绝崖峭壁之上,横亘东西,千米之内,密布16座敌楼,左右两侧均是近900米的深渊,由于坡度高危险大,仙女楼、望京楼等处已经有多个年轻的生命香消玉殒,前几年还有几人在天桥处遇难,因此管理部门派出保安驻扎在第十二楼,以阻止那些胆大的人擅自攀登,保安也决不会想到山上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有人会冒险上山,然而上天梯过单边墙,登上望京楼则是我此行的唯一愿望。

过了猫儿楼便是天梯,天梯的倾斜度近80度,长约百米,宽度仅60厘米,只有右侧30多厘米可供攀登,而且扶手,铁链之物可以借力,然而两侧深达九百米悬崖。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悬崖陡壁,中间这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重新系紧了鞋带,带上手套跟着向导上了天梯,虽凭经验再三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往下看,一不小心还是看了一眼,那个险!只有无底悬崖,看不到路。我整个身体僵在那里,悬空的台阶透过手套刺骨冰凉。而冰凉的冷汗顺着脸颊流下来,再也不敢往下看,眼睛只是盯着不及三寸远的台阶,寒冷早已没有感觉。当爬上天梯坐在地上时双腿已直打哆嗦,能明显看到其抖动的频率与幅度,哆嗦着点燃一支烟,却发现脸上的肌肉早已僵硬无比,咧嘴冲着向导笑而不争气的清涕早已流到嘴角。

过了天梯接着就是单边墙,所谓单边墙是指长城在地势过于狭窄险要的地方,无法按照通常的方式建造两面城墙和之间的甬道,只能建起单面墙体,用以拒敌。而灰白色单边墙都是位于崖顶最窄处看上去就像是用石灰在陡峭山体上洒上一条白色线条,两则都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站在墙上山风雄烈如临深渊使人不寒而栗,而身姿飘逸挺拔的仙女楼就在前方,显的神秘莫测。

濒临绝壁在那窄如刀刃般的单边墙上穿越,确实需要相当的勇气,但当你走上去后信心就会大增而战胜内心的恐惧。

坐在仙女楼下稍事休息,发现自已已是口干舌燥,内衣尽湿,拿出挂在背包上的矿泉水时发现已结成冰,喝着冰水望着即是长不逾百米,两侧断崖绝壁,却只有一砖之宽的“天桥”心里不由一丝苦笑,此时天色已微亮,晨曦中景色更加壮美秀丽,俯首看脚下的悬崖,刀削斧劈一般,几缕雾岚挂在绝壁处,更显得陡峭惊险,去年几位外国游客就是在此遇难,而过了此天桥就是北京市的文物最高点“望京楼”。

如履薄冰般逐级攀登那些近二多高的阶梯,并且心里暗自打算,万一失去平衡就往南跳,因为南边悬崖比北边貌似平缓一些,还有些树木,生还机率从理论上说是大点的。

当双手触摸到望京楼冰冷的城砖时,难抑内心的狂喜,在危峰兀立中放声大笑。我为自已而笑,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只要你富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司马台长城便以它惊心动魄的美丽画卷慰籍你的努力,给你最好的奖赏。

“世上没有人值的你流泪,值的你流泪的人不会叫你掉眼泪” 风景亦是如此。

登临望京楼,举目四望,群山茫茫远去,雄关沿壁立的山脊逶迤,而长城由司马台向东百来米后遇到断崖,长城到此已没筑墙的必要,但远方仍可看到零星敌楼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

向导说今天是阴天不会有日出,他躲在聚仙楼里避风,我还是一个人坐在山巅静静等待着日出的到来,呼啸而来的刺骨寒风是在耳边倾泻,时间慢慢过去,望着东方层层阴云,太阳没有照常升起,然而在寒风我心中的太阳却慢慢升起。

司马台之旅,心路之旅。


(徒步司马台)


(金山岭长城)


(天桥)


(单边墙)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司马台之旅 心路之旅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37232-1.html
本文关键词:司马台之旅 心路之旅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