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翻越雀儿山

2016-1-22 00:00| 查看: 766|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09—D5,10月6号,德格→甘孜
1,
  越过金沙江大桥进入德格,就算是到了四川省的地界儿。但这里依旧属于藏区,因为藏区和汉区的划分线是康定(打箭炉),具体而言,就是康定境内的折多山口。
  德格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的故乡,德格的藏语据说是天下藏语中最规范、最正统的藏族语言。估计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有闻名于世的德格印经院;其二是因为藏族长篇民间文学巨著——《格萨尔王传》。
  鉴于德格印经院所收藏的刻版、印版被公认为标准的版制,加之收藏齐巨,因此德格印经院站在了布达拉宫印经院、甘南拉卜楞寺印经院的前面,位列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
2,
  德格印经院的型制不但并不宏伟,乍一看甚至让人怀疑它缩微的身躯,能否抗得住藏区首席印经院的大旗。
  大昭寺并不大,却包容着无数藏民们的终极朝拜。德格印经院也是如此,围绕着印经院的围墙,很多康巴藏民组成了一股旋转的人潮。真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印经院里面的空间也很狭窄,不过,一旦上了二楼,走入昏暗的刻板室,就会肃然点头——无数的刻板码放在那里,文化的韵味浓郁的一塌糊涂!——一位引导僧人说,这样的印版一共有21万7千多块,其中很多版都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刻板室靠近窗子的一侧有采光,藏民们两人一组,在那里飞快地印制着经文——木制的刻板斜放在支架上,其中一人负责往刻板上刷红颜料,另一人拿过藏纸蒙上去;前者再用布球飞快地碾压过去,后者拿开纸放好,一页经文就告完成。如此周而复始,再换版,再周而复始……
  因为速度飞快,所以这样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
  其他的小屋里还有人负责分页排序、装订成册。
  二楼的另一侧房间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布幡,布幡上印制着不同的佛像。
  在房间的一角,你还可以请几张印制在藏纸上的佛像。藏纸拢在一起一点也不整齐划一,粗糙的纸边反而别具古朴的味道。单从美术角度而言,黑墨着色的佛像、粗糙发灰的藏纸本身就具备视觉冲击力,再加上佛像的刻板历史悠久,开光也是前世的大德高僧……
  老非恭恭敬敬地请了三张。
  回到一楼,喇嘛们正在刻板室下面的大殿里念经,这样的念经要持续很长时间。也就是说,整个刻板室每天都会长时间地悬浮在朗朗的祝祷声中……
3,
  走出德格不久,天又开始下雨。向上爬了一段时间的雀儿山,雨又变成了雪。
  海拔还不是很高,山顶上的松树被雪覆盖,一例变成了灰白色;山腰的树却还是一大片暖黄。一眼看过去,仰望是隆冬,平视是深秋。
  坡越来越陡,路越爬越高,雀儿山深秋的迹象也越来越少。渐渐地灰白色的树木淡出视野,纯白色的低矮灌木变成了雪景中的主导。——看来昨夜我们在山口上看“月亮雪”的时候,雀儿山这边也下了大雪。
  深灰色的车辙渐渐淡化,终于变成了完完全全的雪路。车开始打滑,上坡的时候使劲地冒着黑烟,车速骤然下降……
  灌木的消失预示着这里的海拔已经很高了,并且积雪很厚。
  前方一辆大货车轮胎打滑,徒劳地挣命般嘶吼了几声,彻底地趴了窝,占据了一大半主路。我们的车只能碾着路边厚厚的积雪,缓慢地向前冲了几步,一个侧滑,也是彻底地冲不上去了。
  好在还没有陷车——废了半天劲,终于从雪窝里给倒了出来。
  仁青师傅看了看前面的路说:必须上防滑链。
  大车小车都在这一段给堵死了,雪越下越大。
  车外异常寒冷,老非哈着白汽帮仁青师傅压千斤顶,同伴老王和仁青师傅一起上防滑链……
  对面大货车的司机说,这里离山口只有十公里了,路非常不好走,但过了山口就好了。
  费了半天劲才给轮子上好防滑链。
  车子冒着黑烟,贴着趴窝的大货车的边,哆哆嗦嗦地从雪窝里冲了过去。
  问题是对面接连停了四五辆大货车,想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得贴着路边走。靠路边的路积雪不但很厚,雪下面还尽是泥坑,更要命的是,路边的外边就是山体向下的大陡坡。
  为安全起见,同伴们全都下了车。
  车子贴着路边,顽强地向前冲了几步,终于陷车了。仁青师傅向后倒的时候,车子猛地向外一滑,女伴们大声惊叫!
  车子徒劳地向前、向后,就是出不来。车子后面的大半个轮子,都已经埋在了雪泥里面。
  旁边停靠的大货车的司机们,纷纷下车来给自己的轮胎上大铁链子。
  仁青师傅向大货车司机借来铁链子,铺在轮胎前。再次向前、向后,车子虽然极其愤怒,但还是出不来。大伙儿叫来藏族司机们都过来帮着一起推一推,还是出不来。
  仁青师傅又向大货车司机借来铁锹,大家换班帮着挖雪铲泥……
  车子终于出来了。
  不敢再贴着路边走,只好等大货车们都开过去之后再说。
  站在雪地里打着哆嗦等。
  从另一辆旅行车里下来一位仁兄,郁闷地弹了弹摄影背心上的雪说:唉,来了快十趟了,还是没有拍到雀儿山的主峰。
  摄影背心说,国家地理杂志想找雀儿山主峰的照片,愣是找不到好的。整个川藏线上那么多山口,就这个雀儿山难得一见。也就六千多海拔,可来了多少回了,基本上都是雪雪雪。
  老非说,你可以了,有的是时间转,有的是次数转,够好的啦!
  摄影背心自嘲地一笑:好什么好,净挨骂。比如拍稻城,我去了多少次才鼓捣出几张好片子,朋友们去了一趟,回来就骂——你这不是骗人么!你拍的东东稻城根本就没有!
  很长时间,几辆大货车前后左右四个轮子才上完大铁链子。
  武装到牙齿的大货车都很厉害,突突着黑烟都慢慢地开走了。
  我们也得以继续向山口进发。
  快到山口的时候,看见前面一辆大货车正在一个陡坡前较劲——冲上去、滑下来,再冲再滑……
  仁青师傅选择了一块薄雪路面停下车,点了一根烟说:可不敢离它太近!
  轮胎上裹着铁链子也不行,大货车越冲路越滑。
  大货车车厢里跳出一帮藏民,七手八脚地到路边搬石头垫路……
  好半天,大货车才算过了关。
  有了前车之鉴,仁青师傅早早地加速,呼地一声冲了过去!车子在坡上令人揪心地滑了几下,随即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比拼内力”的状态。车子冒着黑烟,最终战败,无可奈何地退了下来。
  再冲,由于没有加速距离,还没够得着“比拼内力”就败下阵来。
  仁青师傅示意后面的车倒一倒……
  车子攒足了冲刺距离攻上去,才算过了关。
  爬过这个陡坡一转弯,就看见了雀儿山的山口指示牌:山口海拔5050米。
  下山一开始还是雪路。同一辆大货车会车的时候,车子贴了贴边,又陷了。
  前冲后倒了好半天,把轮胎上的防滑链都冲掉了,才从雪窝里爬出来。
  仁青师傅笑嘻嘻地说:这下好,不用再压千斤顶!
  又下了一段,路面终于可以看见泥巴了。
  泥巴真是个可爱的东西——我是说,跟雪比起来。
  (攻略上说,雀儿山山口是整个川藏北线最为杀机四伏的一段路。准确与否老非并不知道,但就我们这一趟走下来,确实是这一段路最费劲。)
4,
  柏油路是幸福的。幸福是有代价的——俺们“呼”地一声就冲过了新路海。
  据说新路海是整个川西北最富有魅力的高原湖泊,可是玩下来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所以,对老非来说,“呼”不“呼”都一样。
  向前不久,就到了马尼甘戈。
  马尼甘戈,很有意思的名字。
5,
  过雀儿山如此的折腾,终于得到了上天的垂怜——天晴了,老非第一次看见了川藏北线上的太阳!
  临近甘孜的一个村庄,蓝天、黄树、雪山、湖泊、马队、牦牛,终于可以拍几张片子。
  甘孜城外河边的一个制高点上,俯瞰杨树林、河水、吊桥,又是一番美景。
  今天是中秋节,晚上可以看看月亮。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翻越雀儿山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122449-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