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ceqs 于 2014-12-2 23:07 编辑
第十五天:巴塘-日荣温泉山庄 47公里 7月25日
都说骑行的乐趣之一是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诚如斯言,这一路上有两样饮品是不得不说的,一样是酥油茶,另一样是甜茶,甜茶以后会再提到,今天要说的是酥油茶。
之前,在相格宗村时就喝过酥油茶,但由于口感一般,印象并不算太好;据我观察,相格宗村的酥油茶是用少量的牛奶与茶叶一起浸泡后的普通饮品,入口并不难,但很难说得上好喝,当时由于好奇而多喝了两杯,然后,我得出一个结论:酥油茶是带茶味的盐水。
显然,这样的结论并不具有代表性,因为,在离开巴塘旅馆时,我喝到了正宗的酥油茶。藏族老板家的酥油茶是值得我用最美丽的词汇去赞美它的,它的美味始于“色变”,刚刚斟到碗里时,他家的酥油茶与我在相格宗村喝到的没啥两样,然而很快,酥油茶在碗里发生变化,原本米白色的表面慢慢地转成奶黄色,入口后可以感受到一股浓郁的奶香充溢在口腔。它浓而不腻,与淡淡的茶叶香水乳交融而相得益彰,对我这样没见过世面的屌丝来说,这样的出品可以称得上是大师级的出品,满满的两碗酥油茶带来的奶香一直持续了之后的几个小时,也不感到口渴!用某咖啡品牌的广告语来说,就是:味道好极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是酥油茶,相格宗村和巴塘有如此大的差异?老板告诉我们,因为他家的酥油茶里面放进了足量的酥油,因此泡制出来的酥油茶香味浓郁,非常好喝。而我在相格宗村喝到的酥油茶奶香很淡,估计是酥油的分量不够。那么,酥油是怎么来的呢?老板解释说,酥油是从牛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脂肪乳制品(经查,确实如此)。
之后,老板拿出他收藏的藏刀以及在拉萨和尼泊尔购买的饰品,件件设计考究,制作精炼,真不愧是土豪!土豪老板提醒我们不用在路上买饰品,可以去拉萨再买,那里的饰品很多。我说,你在拉萨买东西不担心被坑吗?他说都是藏民,他们不敢坑他,我们就要小心点咯。我继续问道,你们这边的康巴藏语和拉萨藏语一样么?他说不一样,但沟通问题不大。就这样一直聊到将近10点才上路,出城不久,就看到绿色的巴塘河在路的右边缓缓流淌,大概半个小时过后,巴塘河汇入金少江,而金沙江对岸就是西藏!在江水汇合处有大批骑友们在拍照、在欢呼、在惊叫,此情此景,大概也只有同样是骑行者的我们才能理解吧。
沿路上,每看到一座桥都会一阵狂喜,都会猜想金少江大桥是不是到了?然而,金沙江却一直都没到,不知过了多久,金少江大桥才姗姗来迟的出现了,它的出现一下子点燃了大家的激情,都不约而同地加速骑到写着“西藏界”字样的路牌下面,接下来的事情你都知道了,无非就是各种摆pose和表情,与界牌亲密合影,与自己的爱车合影,庆祝迈进了西藏的地界。以前,在其他骑友的日志上无数次看过的“西藏界”界碑,当我也来到“西藏界”界牌下面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更多的是平静,就像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重逢一样,对着界牌微笑,我想如果界碑是有灵性的,可能也正朝着我微笑吧,“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以前在课堂上念过的诗,只有在此时才显得如此的生动,看来,读万卷书,还需再走万里路才算是知行合一。
界碑下,金沙江浑浊的水流显示着它的原始与粗矿,在两岸青山间,在开阔的江面上,以静水深流的姿态缓缓向远处而去,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它沉默前行的力量,这对我们来说,同样如此。在与“西藏界”界牌合影的同时,请别忽略了对面的“四川界”界牌,这是来时的路,用一张“四川界”合影告别来时路,用一张“西藏界”合影开启未来之路,这是自己走过的路和即将要走的路,它们都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正式踏入西藏的地界是从登记身份证开始的,从这里开始,几乎每进入西藏的一个城镇都要登记身份证,当然,也有不登记的。登记完身份证后,算是合法地进入圣域西藏了,与四川相比,西藏的高山更加的险峻,一路可以看到很多沙化的山以及散落在路面上的的落石,铁丝网护栏多了起来,也有不少铁丝网护栏被山石压得不见了模样,看着看着,心情也变得微妙起来,在粗矿而险峻的高山下小心翼翼地穿过,想想我们能来到这样的地方既幸运又显得微不足道,不敢萌生哪怕一丁点的“征服”,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类渺小的感慨。
我暗暗祈愿,希望所有进藏的每一个人都一路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