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12 第十八天 72拐
有俩地儿,只要你打算骑318,就一定对它们如雷贯耳。一曰折多山,一曰72拐。前者因为是川藏线上第一个批发式折磨骑友的长缓坡而著名,后者则闻名于诸多英雄的折戟沉沙。一个上坡,一个下坡,好一对佳偶天成。 事实上,多数骑过的折多山的骑友,都敢放言折多山在自己眼里是小case,却没有太多人对72拐口出狂言。这是因为,上坡再累再慢都是可控的,下坡则不然。而且我们在新闻上看过太多直接长住72拐的骑友,今年早些时候就有一位,在此默哀并再度重申,骑行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且骑且当心。 又是一个雨雾天,感觉随时有大批丧尸破雾而出。 邦达(K3695 海拔4120)-业拉山(K3709海拔4658)只有14公里上坡,但是海拔直升500多米。所幸上山无事,除了前一天开挂爆发的坑妹再度萎靡垫底,我亦然。所以这天的前半段是四个汉子在业拉山苦等,我俩少说拖延了一个多钟头才上去。 话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人等也没压力了,想怎么拖怎么拖,想停停,想休休。大概因为熟了,彼此也知道对方速度和怪癖——作为上坡死的坑妹和随时随地看景的我组成的押尾小分队,前锋汉子们唯一的乐趣就是猜这俩人是晚一个小时还两个小时还是三个小时。所以当我和坑妹登顶的时候,他们说:哟,比预想的快。 押尾小分队登场。 先锋队的小白、宝、沙师弟跟一个骑行的老大爷合影。 此时大概是上午十点十一点多,天空依然阴云密布,雾气浓厚,站在垭口观景台上也看不到七十二拐。汇聚在那的骑友很多,大家发现无法提前一睹72拐的风情,甚为遗憾。除却在垭口等队友的,大都果断驱车下山,亲身体验传闻中婀(wan)娜(yan)多(qu)姿(zhe)的72拐了。 在观景台时,有个陌生的骑友突然跑过来说妹子合个影吧,完了他说,昨天你停下后又有个妹子带速度,一口气到邦达,十分给力。我反应了半天,才想到应该是昨天 我发癔症疯狂带速度时,无意组成的路人队中的一员。综合前后信息,这位小哥没准是那种喜欢速度感的独行侠,每次看到路上有带速度的队伍,果断临时加入的那种。 热爱合影的坑妹和小哥。 在垭口等了好久,加上小白他们等我们的一个多小时全是阴天,看来在垭口看72拐是没戏了(或许垭口上本来能看到的不是72拐?是什么雪山?反正什么都没看到),于是大家整装待发下坡。我、坑妹、沙师弟被称为下坡三人组,主要是因为我们三个的下坡速度相当,下72的时候也是如此,基本一路形影相随。至于小白、老北和宝,下坡时完全看不到人,也不知道在我们前面还是后面,参考他们体重的因素,应该是在前面。 拐啊拐。 你们一定无数次看过72拐的这个形状了,荒芜、葱绿抑或白雪皑皑,但其实在你的车轮滚上这些超过三百度的大弯之前,你要转的更多的其实是下图这些弯,其危险性不低上图。 弯度同样都是超三百,经典图里你至少还能看到对面情况,在无数个这样的弯道里,你根本不知道拐弯的时候对面有没有车——当然,车辆过这种弯会鸣笛示意,但是考虑下有些骑友的速度能否及时反应过来,山壁随时会有落石掉下,以及这一条还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地方,所以真正的72拐不单单是那张经典图片里看到的样子,那张图片只是更具美感更直观罢了。 基本上下72拐的一半路程都是很顺利的。我在前面开路,对路面情况做手势给后面队友,该慢慢,该拐拐。在前一半的路上,有很多炸裂的碎石遗留在路面上,还有部分路面直接空了,就像修路时一半的路基会被挖去,但是这些都要实际情况实际分析,318整条线路每年都在不间断修补,所以这里只是个提示。唯一不变的还是,控速和落石。 终于踏上经典72的最后几个弯时,下坡三人组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的距离太近了,尤其拐弯的时候,每个人的间距不超过三米。当然这有一个好处是,因为跟队友太近,你会顾及不要撞到他而减速,坏处是,在弯道你会有不自觉想超过他想法。失误发生在倒数第四个弯道处,我忽然听到后面摔车的声音跟坑妹一声惊叫,不敢立刻转头查看,赶紧慢刹停下车子,看到沙师弟跟车子倒在路边。根据他前几天的描述,我在最前面,坑妹随后,而沙师弟当时跟坑妹的距离太近了,当坑妹选择转大弯的时候,他只能走小弯才能保持既不急刹车又不撞人并且转到她前面,然后,他摔了。由于离心力的缘故(拽什么文,白眼),他本来在内弯摔倒的,被牵引着向弯道靠外的地方滑去,右膝下部磨破了一块皮。幸亏当时对面没有车辆往来,不然车辆是绝对避不开一个摔倒并滑行的车和人的。所以万幸,沙师弟在72拐摔了,只磨破了一块皮,为他的人品喝彩。 噗,偏偏右拐的弯道没被拍到。 对面来的车,是这段路最危险的因素。我记得有一个弯道刚拐过来,距离下一个弯道很近,刚好一辆车上来,它突然鸣笛把我吓了一下,手一抖,车跟着拐了几下,幸好行李够重压住了,否则不一定会不会摔。下坡控不住车,车轮打飘,会让人更紧张,紧张引起害怕,害怕某种程度变成恐惧,恐惧就会不由自主成真。所以有时候在群里看到骑友担心72拐,心想也许这里危险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在走上它之前就对它产生过高的畏惧,然后出事的几率更大。所以重要的还是控速,加上放轻松。 当然也别太轻松,有人喜欢在下坡刷速度,就是刷新自己下坡的最高时速。但是如果在72拐刷,相信只能得到不拿自己生命当回事的鄙视,而得不到丝毫敬佩。并且刷速度本身就不是个值得赞扬的行为,请以所有因速度摔车的骑友的经历引以为戒。 我看见山鹰在热闹72上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