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中客 于 2018-4-4 01:17 编辑
按着手机地图的线路,我骑车用了大概半个小时,找到了这所座落在一片寻常巷陌之中的监狱博物馆。监狱博物馆原先的名字叫做S-21集中营,其前身曾经是一所高中,1975年,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军队占领了这座学校并把它改建成S-21号集中营,从此之后,这里便成为了柬埔寨最大的拘禁场所。1975-1978年间,S-21号集中营内超过17000人被带到位于金边南郊的“钟屋杀人场”杀害。1979年初越南军队攻入金边的时候,S-21号集中营只有几个囚犯还活着,他们都是依靠绘画或摄影等技术才得以活命。
走进博物馆大门,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木花草,洁白的鸡蛋花在树丛盛开,空气中散发着迷人的幽香,四栋三层高的楼房就掩映在其中,看起来就和一所普通的中学并没有什么两样。
正对着博物馆入口处有一座不大的石碑,上面刻有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志,以及柬文与英文文字。后来经过查阅资料得知,这座博物馆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项目(Memory of theWorld Program,不同于世界遗产名录)。世界记忆项目是一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发起以保护文献,避免其被集体性遗忘、忽视、被时间和气候条件故意及蓄意地破坏。
在石碑后面就是两排白颜色的的坟墓,里面埋葬的就是当年越南军队逼近城区的时候,集中营里最后被折磨致死的14名犯人。
在大门左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幅照片,照片的内容是越南军队解放S-21集中营时解救出来的四个幸存的孩子。1979年,越南军队打退了红色高棉的军队攻入金边,并意外的发现了这座S-21集中营,1980年,作为“赤柬大屠杀博物馆”而重新开放,用于纪念那些被红色高棉政权有计划杀害的人。
这座教学楼的第一、二层被贯通并被隔成很多小的监牢,用来单独关押囚犯,第三层则是用来集体关押囚犯,整座大楼外面都铁丝网所包裹,防止囚犯逃跑或是跳楼自杀。谁能想到,这所教书育人的学校,当年曾经又是怎样的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
这段历史并不遥远,1975年,红色高棉占领金边,狂热的毛派信徒波尔布特根据他从中国文化大革命中汲取的阶级斗争经验将集权政治斗争的恐怖发展到极致。为了实现他所渴望的无阶级平等社会,一步到位的踏入共产主义,当时金边的二百多万人口被全部驱赶至乡下。私有制被废除,货币和商品被取消,城市和家庭被有步骤地消灭。红色高棉首领波尔布特开始了第一轮的大清洗,约2万多名教师、公务员、医生以及红色高棉政权眼中的资产阶级,他们当中有妇女、儿童、甚至孕妇和婴儿都统统被带回金边,然后被统统集中在了这座S-21号集中营里。在红色高棉统治的5年时间里,这座集中营里每天有100多人被虐杀,很多人还没挨到被送到郊区专门的杀人场,就已经死于这座监狱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各种酷刑中了。
当年的牢房如今已经被开辟成各种主题的展厅,由于监狱中留下大量还来不及销毁的档案资料,所以如今才得以向世人公布。其中的一间展厅里陈列着所有囚犯的黑白照片,还有受刑前后的对比照片,看他们的眼神,也不完全是恐惧,而更多好像是迷茫,因为他们可能不预知自己的命运,也不知自己即将变成一堆堆白骨。
红色高棉(Khmer Rouge)其实是西方的称谓,实际上就是柬共,红色高棉的领导人波尔布特也曾经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毛的好学生之一,与纳粹一样,红色高棉的领导人不遗余力地展现其残暴和野蛮,S-21监狱里的每个囚犯都被照相,有时是受刑前后分别照相。所有这些照片中的人物最终都被残忍的杀害,总数超过了一万七千人,罪名基板上都是反革命、美帝特务或是资本家等等,这其中有工人、农民、工程师、老师、学生、还有僧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包括越南、老挝、泰国、甚至还有大量的华侨,但最多的还是柬埔寨人,1979年越南军队攻入金边时,这座集中营只剩下14具尸体和7名幸存者。看着展板中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相信每个人都会感到一种无以言说的沉痛。
其实这座S-21监狱只是红色高棉大屠杀的冰山一角,从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攻克金边夺得政权,到最后倒台,三年多的时间里屠杀究竟死了多少人,至今仍无确切数字,一百万到二百万之间则是通过各方面研究得出的比较合理的范围。两百万的人口比起某国动辄死人数千万的“政治运动”相比也许不算什么,但柬埔寨当时全国人口仅为七百多万,三年间失去了这个国家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多是知识分子,死亡比例之高,连红色高棉一号人物波尔布特远在东方的"精神导师"也自愧不如。
这些用水泥砖和木头门砌起来的小牢房是犯人们行刑之前被羁押的地方,一间教室可以改造成很多个普通犯人的小牢房。里面只容躺下一人,还有的是把犯人的脚铐在一根长铁棍上,一个挨一个的铐成一排,一间教室内可以密密匝匝躺下两横一竖三排人。
S-21监狱的生活是极端血腥恐怖的,犯人们到达集中营后,先要照像存档。之后要被强制脱去所有衣服,并去除所有可能自杀的物品,最后再被带入这些小牢房用手铐铐在墙上。而那些被带往稍大的牢房的犯人,则是所有人被铐在一根大长铁条上,犯人必须睡在冰冷的地面,没有被褥,连睡觉时也是被铐着。如今那些囚犯早已命赴黄泉,而关押过他们的牢房和刑具却依旧锈迹斑驳地存在着。
每座囚房的走廊都布满铁丝网,一些囚室内地板上的血迹还清晰可见,里面气氛恐怖,步入其间,即使窗外阳光灿烂,仍能感到阵阵寒意。
这台仪器据说就是红色高棉当年用来活取人脑的工具,看着这台已经是锈迹斑斑的钻头,眼前不禁浮现出钻头钻进人头时那一刻的惨烈和血腥。
除了照片之外,墙上还挂着十几幅再现当年对监狱里关押着实施酷刑的情景画。据说这些油画都是当年这座监狱中七位幸存者之一的一位画家的作品,他1979年被解救之后画了不少关于看守如何折磨囚犯的油画,并将此批油画送回S-21博物馆内。虽然绘画水平还有些粗糙低劣,但还是能基本还原出当年那些狂热的“革命小将”们,对待犯人的手段残忍和狠毒。
S-21集中营的犯人们会被鞭打、电击、热烙、悬挂或用其他可怕的工具折磨,虽然很多犯人因为受不住酷刑而死亡,但过快的杀死犯人却是不被鼓励的,因为红色高棉需要他们招供出他们想要知道的一切,而集中营中的犯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无辜的普通平民,犯人会招认完全是酷刑的效果。即使是意志最坚强的犯人,让其招供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透过一间间的审训室,一件件冰冷的刑具,和一排排惨死囚犯的头骨,令这里的一切都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关于红色高棉的故事有许多,其中有一个说的是一名被流放到农村上山下乡的女子,在耕地期间轻轻哼了一首属于旧王国时期的欢快歌谣,晚上就被监视的人抓去处死了。曾经的柬埔寨人连在劳作中哼一首歌的权利都没有,这和当年中国的“文&革”时期的恐怖和压抑有着惊人的相似。
站在楼顶望去,楼下是一片茂盛的树丛和草坪,除了庭院中那座纪念碑和周围的几座墓碑之外,已经感受不到了当年这里作为一座人间炼狱的存在,谁能想到如今这座静谧的校园,曾经是一座可以和奥斯维辛比肩的人类耻辱的纪念碑。 除了这座监狱博物馆之外,在金边南郊还有另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遗迹——钟屋杀人场(Killing Field),那里曾经是红色高棉专门的刑场。据说当年红色高棉曾经在一天内就杀了800人,而在杀人场挖出的尸体就有9000多具。
当年的红色高棉政权企图通过血腥屠杀,一举消灭这个国家除工农以外的阶级,从而迅速实现社会重构,建立起比苏联、中国和越南都更左更纯粹的社会主义。理论也说明在社会上实行恐怖专政的政权,或迟或早也会在统治集团内部实行这种专政,但始终无法解释一个政权在短短四年里关起门户,有计划的消灭了自己国家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此空前荒谬和空前血腥的行为,能否理解红色高棉四年多的执政史是对于人类理性的挑战,或者说它是否超出了人类理性认识自身历史的极限呢?
从监狱博物馆出来回到旅馆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我依旧是去了旅馆门口的“周末市场”,准备在这里随便吃点东西当晚餐了。今天我点了一份炒面条,一只柬埔寨式的春卷和几块炸肉卷。柬埔寨的炒面条味道跟国内的没什么太大区别,倒是春卷和国内的差别很大,这种春卷的外面包的是一层薄薄的米皮(粉皮),里面裹的是生菜和一些肉松、萝卜干之类的调味品,蘸着酸辣汁吃起来口感很是清爽。其实炒面条这种东西除了在中国之外,在南亚许多国家都很流行,记得前几年环骑尼泊尔的时候,即使在最偏远偏僻的乡村里也能找到卖炒面条或者“MOMO”(蒸饺)的小餐馆儿,每当实在不想吃咖喱或是“MOMO”的时候,就来一盘炒面条换换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