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
------念奴娇 汉武巡朔方 宋:李纲 奔驰在辽阔高傲的咸阳北塬上,几乎是每隔几分钟就能看到一个气势恢宏,厚重沉寂的大土丘。这也难怪,自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兵创立大汉王朝开始,西汉一共传承了11位帝皇,而这11位中的9位,都把自己的身后交给了这片土地。在一条东西不足百里的直线上,竟然密密麻麻埋着这么多的帝王,周围还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给他们陪葬的皇亲国戚、王侯将相,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 今天要去的茂陵,就在这条直线的最西端。但是为了保护霍去病墓上的文物,茂陵博物馆却建在了茂陵东边
可惜我实在是缺乏艺术细胞,有几件东西咋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比如那件“人和熊”表现的是人熊搏斗的场面,说是熊咬住了人的下嘴唇,在哪里呢?光看到裂到后脑勺的上嘴唇,牙龈毕现的巨无霸牙齿和塞得下一个拳头的鼻孔了,是因为被咬了很疼吗?但是熊嘴到底在哪里呢……,还有那个蟾蜍,转得我头都晕了,还是没看出来,哪里像嘛……讲解人员每介绍完一个就会停顿一下,加上一句“都是写意的”估计总有游客问说看不出来,怎么这次跟我同行的人都这么牛,个个点头称是,目露赞赏之意呢……我很快自惭形秽地走到了队伍最后,磨磨蹭蹭希望突然醍醐灌顶、慧光闪现。给我力量吧,我是西曼!!
参观完石像讲解把我们引进了茂陵博物馆文物展厅。这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从茂陵周围拣来的散落文物,还有的就是附近村民挖田整地时不慎挖开的平阳公主的一个很小的陪葬坑里的东西。就是这样,国宝级别的文物也有十多件呐。我不由得再次萌发了想当一名陕西农民的理想。可能是由于保护条件有限,好几件宝贝都送陕博展出了,包括第一天在陕博见到的那个鎏金银高擎竹熏炉。当讲解慷慨激昂地说,“这就是我们的镇馆之宝,鎏金马!”的时候,散漫的同志们顿时兴致勃勃蜂拥而至,没想到看到的竟是一幅高挂的鎏金马的照片,大家不禁哈哈大笑。
从展厅出来,沿着雨后湿滑的台阶登上霍骠骑墓顶的揽胜亭,茂陵和四周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的陪葬墓尽收眼底。按照汉家“同葬不同穴”规矩陪葬的汉武帝皇后墓,摆出一副做小伏低样子谦卑地陪侍在茂陵西北。不用过多介绍想必大家也对刘彻的丰富多彩的婚姻生活了如指掌了吧。贪恋美色的刘郎一生宠信过无数女人,能善终的却没有多少。现在陪他长眠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不是金屋藏娇然后千金买赋的陈皇后,也不是独霸天下然后兵败自缢的卫皇后,以皇后身份陪葬,同刘郎生死相随的另有其人,这人便是早期心理学专 汉武帝一生喜好音律,酷爱才貌兼备的女子(这个才,是歌舞才艺的才哦,卫子夫当年就是平阳公主的歌女嘛)。当时有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工作者叫李延年,有一首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不断的传诵和被引用(大家还记得飞刀门的小妹浓妆艳抹边唱边跳吧),这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佳人曲》: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笑倾人城, 再笑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再难得 而这首作品里面反复吟唱的佳人就是李延年的妹妹,当时也是歌舞伎的
离霍去病墓最近的是他舅舅、另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司马卫青的墓,就在紧邻的西侧。而东侧则是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就是先给武帝养马后来被武帝托孤的那个车骑将军的坟冢。向南远眺,更可以看到近十个高高隆起的土丘,从西向东,依次是平阳公主墓、三个无名冢、霍光墓、上官桀墓、上官安墓。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汉武帝托孤的大司马大将军。
而所有这些陪葬墓不离不弃拱卫着的,正是汉陵中最为高大巍峨的一座――茂陵。这座以巨大的覆斗型外形而被赞誉的“东方的金字塔”,曾像导航地标一般指引过二战时期出击日本的美国空军。汉武帝显然没有贯彻执行他曾祖父刘邦制定的汉帝陵封土“高12丈,方120丈”的规定,以无比的自豪和激情在自己的寿陵上堆了个硕大无朋的土丘,高14丈,方140丈,比其他汉墓的整个大了一圈,直接向自己一直崇拜的秦始皇学习了一把。 都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其实准确一点说,老赢当年统一的是中原六国,真正第一个开疆列土,把领域延展到四面八方的,还是汉武帝。这位16岁就登基的超级猛男,大权在握后更是近乎疯狂地发挥了自己的个人魅力,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大量选任布衣将相,在一次次改革和一场场的战役中引领大汉王朝走向了一个扬眉吐气、轰轰烈烈的强盛时代,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幅员辽阔的中国。谁能想像这样一位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骠悍帝王百年后灵魂长栖的地方会是如此的荒凉呢?当汽车开出茂陵博物馆,行驶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土道上时,突然发现直须仰视的茂陵就在眼前,树木稀疏、人迹罕至,说不出的悲凄苍凉,我就禁不住为自己心目中俊美霸气的偶像扼腕叹息。(这个印象绝对来自黄晓明的《大汉天子》,所以刚刚在博物馆看到图册上汉武帝横截面大于纵截面的形象后几乎晕厥)。 这衰草枯杨,想当年也曾为歌舞场。为了让自己死了也不寂寞,刘彻先后迁来了数十万的官宦、商贾、文人墨客在附近定居。咱熟悉的董仲舒、司马相如、司马迁都引以为豪拖家带口的在那里幸福生活过。汉武帝更是将全国赋税的三分之一都用在了茂陵的修筑上,也就是说,在他执政的54年中,几乎有18年的全部国家收入被用来支付茂陵的各项开销了。到后来他真正入葬的时候,坟墓里的金银财宝已经多得塞都塞不进去。可惜啊可惜,茂陵是文史和传说中陪葬品最丰富的帝陵之一(其余两座是乾陵和秦始皇陵),却同时也是文史和传说中盗掘的最厉害的一座帝陵,光是有正式记载的就有四次,从下葬第四年就开始,在后来的2000年里就没怎么消停过,甚至有军队公开挖运长达数十日。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千古一帝,生前又是这样穷奢极欲的为身后设计,“事死如事生”,临了临了,连块像样的棺材板都没给自己留住,竟然以这样的方式把取诸于民的财富又散诸人间了,真是可怜“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游牧民族的豁达自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后,按习俗和遗愿葬在草原,放万千骏马奔腾踩踏,次年芳草凄凄,永无痕迹。 其实,像汉武帝这样在中国重要的历史朝代中成就丰功伟业的帝王,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一个时代这样短暂。即使没有这样规模浩大的陵园流连,没有生前聚敛的奇珍异宝相伴,他的灵魂也绝不会寂寞。他的故事和传奇流传千古,他遗留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他早就已经在我们的文字、语言、思想和血脉中得到了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永生。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舡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耐老何? ――汉武帝刘彻《秋风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