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参加北线二日游,北线诸点此前我从未到过。早晨从西安北行,上高速公路,中午到黄陵,参观轩辕庙,敬谒黄帝陵。轩辕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所以轩辕庙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心中的圣地。诚心亭上的对联:“诚朝圣地人文祖,心寄神州儿女情。”道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轩辕庙北靠桥山,南临洛水。进门庭院宽敞古柏森森,其中一株最粗壮最苍老的树,高5丈8尺,围3丈1尺,立有“黄帝手植柏”碑,如此算来树龄应有5千多年。游客到此几乎都要留影,因为这是我们和5千年前的老祖宗亲密接触的难得机会。往后走,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了一对比常人大一倍以上的赤脚印:“黄帝脚印”,这如果真是黄帝的脚印,推算黄帝应是 在史书上黄帝是一位传说中的领袖人物,战胜异族蚩尤的英雄。究竟是否真有其人,没有过硬的佐证。一个成熟的民族需要有完整的历史,需要有自己的群体意识和群体想象,需要有自我凝聚的精神符号,需要有自己的图腾。在古代中国,好象也推崇黄帝,但关于黄帝多半还是说说而已,在桥山下为他修的庙不太大,在桥山上为他修的墓墓也比较小,古代士大夫墓都少不了的石人石马黄帝墓却一个也没有,比我们见到的帝王墓就差得更远了。我们看庙和墓的建设和碑刻,能感觉到近现代对黄帝的敬重远超古人。孙中山领导推翻满清后,1912年春亲笔题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上世纪40年代国共合作抗日时蒋介石毛泽东曾分别题词纪念黄帝。这些碑都陈列在轩辕庙的诚心亭里。民族的觉醒给我们传说中的祖先前所未有的历史地位。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黄帝陵前树立高大的“黄帝陵”石碑,比原先明朝嘉靖年间唐铸的“桥山龙驭”碑大几倍,气派多了,还建了碑亭,增添庄严肃穆的气氛。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期,海峡两岸要和平发展,港澳台的中国人,世界五大洲的华侨华人纷纷来到黄帝陵,政府反映民意,每年都举行公祭,所以把轩辕庙大加扩建,新建了一座高大雄伟的轩辕殿,殿前是一片可容万人开祭祀大会的巨大广场,广场两侧十六个园形铜鼎昂然挺立,一百多面黄龙旗迎风招展。殿里没有一般常见的塑像,只在后墙上留下一个塑影,黄帝究竟什么样子,让我们自己去想象去琢磨吧。联想每年的公祭场面和气氛,那真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我们既感受到对共同祖先的缅怀与崇敬,更感受到历史与时代的召唤。如轩辕殿前一条条竖幅所写“黄帝子孙团结自强共振华夏雄威”,“仰将来齐鼓桨共创龙裔家园”。 黄帝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衍生出炎黄子孙意识, 特别在外敌入侵,国家危亡,民族生存出现危机时,这种意识能动员群众,团结人民,充分激发人们的共同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华民族面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时,黄帝文化又是发掘民族物质和精神资源的一种动力源泉,成为民族自信的一种依据,成为龙之魂。所以我们对传说中的黄帝宁可信其有,不必存其疑。因为黄帝作为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早已为全民族所认同。 下午四点结束黄陵游,向东北方向,走高速公路去黄河壶口瀑布。天黑过黄河,住山西吉县壶口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