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走陕北,到了延安就不再往北,其实榆林古城也是一幅多彩得陕北人文历史画。尤其漫步在榆林老街上面。 在榆林最繁华的新建路上,随便找一条青石立砖铺就的小巷,往东走个百米,出来便是老街了。老街全长近千米吧,沿街多为旧式一层瓦房,屋顶瓦草立长。从四方台开始往北依次能经过新明楼,钟楼,凯歌楼和鼓楼。不过包括新明楼在内的已经毁倒或正在重建,唯有钟楼和万佛楼依然见证着这个城市饱经的沧桑。 榆林,自古就是汉族与外族的兵家必争之地。秦汉隋明四代的长城皆经过这里,足以证明它地理上的重要性。城北四公里外的镇北台,是和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同等地位的长城关隘,然而现在它的声望却远在其它三关之下。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为陕北人不善宣传吧。我又有幸或言不幸地成为了这里的唯一一名游客,“万里长城第一台”,罗哲文,这位中国长城专家所题的字碑,显示着镇北台对于长城体系的重要性。 登上最高一层台,风辣辣的刮在脸上。向北望,沙漠无垠,城郭土堆和渐远的烽火台遗址依稀可见。不尤想到当年重兵把持,旌旗猎猎,狼烟四起,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 下得镇北台,对面一条路走上十分钟,便到了红石峡。顾名思义,这是一处河流(榆溪河)流经峡谷的谷地。后来查了一下地图,发现榆溪河(可谓榆林的母亲河)和流经统万城遗址的红柳河,后汇成无定河;而无定河又是最后在壶口瀑布上游约200公里处汇入黄河。整个红石峡又是由于两岸历朝历代所留的摩崖石刻而有了灵气。据说《东邪西毒》有一些镜头就是在这里取的景。 在去红石峡柏油路上有一条岔路,通往易马城,顾名思义,类似于现在的边境贸易市场,是汉族和边疆民族交换商品货物的地方。可今非昔比,如今据说只剩几段破败的土墙证明它曾有的喧嚣。 在镇北台和红石峡中间,有一座关公庙。之前在读曹锦清老师《黄河边的中国》一书中就曾留意到所谓关公被黄河流域被广泛崇拜的现象。关公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由将化王,由王变神,终成帝圣的人物,而他正直仁义的品性魅力也正是陕北人民所顶膜崇拜的。 榆林城里有许多的烟囱,显示着煤炭在这个城市中的地位。火车上就有人滔滔不绝地讨论着煤炭,天然气之类能源的话题。我忽然想到靖边白师傅的经历,他说有人通过自然资源发家了。接着又想到了最近发生在陕西和山西的矿难,中国何时能够步入能源产地的有效管理开发利用,达到本地区人民共同致富,而不是现在这样使一部分有原始资本或者是有职有权的人的发家途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