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怀旧版榆林行

2016-1-20 00:00| 查看: 486|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怀旧版 榆林行

母亲是陕北榆林人,常提起榆林古城墙的沧桑,桃花泉的甘甜,还有可口的塞上美食,可惜三十多年我却无缘与古城谋面。2005年国庆期间,因老公在榆林出差,也就携母携子去了趟榆林,了了这三十年的遗憾。

10月2日晚十一点十五分我们乘坐4769次安康开往神木的火车出发了,一夜无语。清晨醒来,窗外已是一片塞外风光,无定河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山坡上一排排的窑洞真是独特,点缀其间的绿色让我们并无印象中那黄土满天的景象。

母亲安静地注视着窗外,那熟悉的景色或许将她的记忆带回了童年,儿子则在一旁看书,对他而言,出游就是快乐,不管去哪。

3日早上11点20分火车驶入榆林站,老公前来接站。一下车感觉些许凉意,塞外的风是凉的,可天却是出奇的好,来时西安阴雨绵绵,这里却秋高气爽,蓝天白云。榆林的出租很便宜,5元钱就到了,住在三星酒店东洲大酒店。草草吃了顿午饭,就开始了我们的榆林之行。

第一站,我们到了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镇北台”顾名思义就是威镇北方的意思,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是榆林巡抚涂宗浚为保护红山马市贸易设立的一个观察哨所。它是明长城最大的了望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共同称为“长城四大雄关”。
临近仰望,一座四四方方的墩台,那种雄伟,那种沧桑和那份威慑,依然存在。
 镇北台东西有长城相连,共分四层。在第四层顶部中央,原建有砖木结构的了望哨棚,毁于清末。 现在的镇北台是1990年重修的。
 我们急切地登至台顶,极目远望,方圆数十里景物尽收眼底。天气非常好,所以视野非常的开阔。古人曾经形容登上镇北台叫做“高明壮丽”,我们现在是深有体会。向北望:漫漫黄沙中绿色点点,传说中的大漠就在眼前。正下方,是过去老的款贡城遗址,是当年双方进行会谈、会晤的一个场所。东北方还可以看到当年长城的遗迹,是用夯土筑成的烽火台,在当年,它和镇北台是连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站在这样一座雄伟的长城上了望,阵阵强风中依稀能听到匈奴铁骑隆隆的马蹄声,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虽已远去,你仍能感受到汉族将士握戟持枪的雄壮。风吹草低,天地苍茫!
 向南望:农田阡陌纵横,车流滚滚,沙柳成行,一座楼房林立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兴起。

俯视台下:绿洲红石峡碧波荡漾,好一个塞上江南.
 在历史上,榆林一直都是汉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劫掠的古战场。先后有魏长城,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在这里修建。明代中期,榆林只是一个军事要塞,当时的指挥中心在绥德,有重兵驻守,榆林一有战事,便派人快马去绥德报信,然而绥德距榆林有两百多里路,等到援兵赶到,蒙古骑兵抢掠完毕早已离去。因此,明成化年间便把指挥中心搬到了榆林。
 自从明代榆林被定为九边重镇以来,明王朝曾下诏让全国各地的人员戎装支援。随着榆林军事地位的确立,来自各地的将士移师榆林,榆林人口迅速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榆林应该是一个移民城市,镇北台的修筑便是一种标志。
   在镇北台台顶,看到古城墙的断壁残垣,我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下来就迫不及待想去触摸,想去感受,母亲说她小时候经常爬城墙玩,也很勇敢地攀爬着,当登上那土城墙时,一种沧桑,一种旷远的怀旧之情油然而生。

与镇北台相距不远的就是有塞上碑林称号的红石峡。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东西对岸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其中.《榆林府志》上说:红石峡“山皆红石,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 ”,“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呷”。所以游人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关于红石峡的起源,《榆林府志》说:宋朝时,榆林这一带归西夏国管。当时红山有股泉水自穴中涌出南流。西夏国王李继迁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派人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埋葬祖先,复引水其上。因此,在红石峡水库的普济桥东侧原立碑一座:“西夏王李继迁葬乃祖彝昌于此。”现碑已毁。
   红石峡东崖有宋元古刹雄山寺。庙门在峡南,内有石台阶。寺依山傍水,复道飞檐,楼、阁、亭相望。殿宇都是悬崖上凿的石窟,约十多个。有“天门”、“地门”各一,都是隧道。“天门”从寺通至峡顶,中间有一阁叫“翠然阁”。从石崖内登台阶而上,站在峡顶俯视寺内广泽渠,只见水圃成荫、宛然如画。“地门”从寺内通到峡底榆溪河岸边,人们通行时须弯腰行走。寺内有石刻佛像,工艺精巧。峡两岸普渡桥飞架东西,势若长虹。峡内树木青翠,群花争艳,流水清冽,景色宜人。夕阳西照时,如红霞冉冉升起,故名“红山夕照”,是榆林八景之一。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

峡底,黄沙漫漫,清清的榆溪河缓缓地流淌着,母亲坐在亭内休憩,儿子则在沙土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我和老公坐在一株断枯的树枝上,欣赏着,体味着,对面崖面上太阳照耀在一块块的石刻上,完美精致。

晚餐在榆林古城风味餐厅,吃了这里有名的拼三鲜、头脑、南瓜饼、马蹄子、榆林豆腐等小吃,很对胃口。榆林人好赌,小小餐厅里,每桌都备有骰子,游戏之,娱乐之。

10月4日想去成吉思汗陵看看,自由行嘛,也就说去就去,包了一辆车,一天500元。路途中母亲与司机师傅热情地攀谈着,从儿时的经历、风俗到风味小吃话题还真不少。沿途全是半沙漠化的草土地,在经过一片高耸挺拔的胡杨林后,成陵到了,只可惜正在翻修大殿,只有祭坛一座,有成吉思汗的战旗、战帽、战徽。

"伊金霍洛"为蒙古语,意思是"主人的陵园"。据传说这块陵地是成吉思汗自己选中的。相传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西征,路经鄂尔多斯高原。他看到这里山清水秀,草木繁茂,顿时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在赞叹留恋之际,手中的马鞭子掉在地上。成吉思汗坐在马背上,沉吟了片刻,说这里是:"衰亡之朝复兴之地,太平盛邦久居之地,梅花幼鹿成长之所,白发老翁安息之地。我看这个地方很美,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于是部下将他马鞭掩埋在地下,上面立起敖包。成吉思汗去世后,部将们从六盘山千里迢迢,准备把他的遗体、衣冠、逢帐运往蒙古故地安葬。当灵车经过伊金霍洛一带时,车轮突然陷入泥泞之中,无论多少人马拉车,还是纹丝不动。这时人们想起成吉思汗生前说过的话。于是就把这个地方作为祭祀的陵地,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专门侍奉和守卫成吉思汗的陵寝。

本想在鄂尔多斯大草原上骑马奔驰一番,只是骑的马太小,也没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好。途中在一座蒙古包前合影。

赶时间就前往红碱淖,沿途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或穿行于高高的胡杨林中。秋色中淡黄的树叶,暖暖的午后阳光照射进车内,让人有了一种慵懒舒适的感觉。到红碱淖时车被一四十多岁中年男子拦下,说吃他家的红鱼可免费游玩红碱淖,心想红鱼反正要吃,就随他去了。听说这里的鱼肥大鲜美,要了两条,很贵90多元,味道还算好。当走进红碱淖时,总有一种乱乱的感觉,不知茫茫沙漠里会有这一汪湖水,回来看照片,大家都说,如果不指明,还以为在哪个海边戏水呢。这里是陕西境内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有“沙海明珠”之称。湖面面积 60平方公里,烟波浩淼,景观别致。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阳光、沙滩和湖水,还可观赏沙鸥、天鹅和湖中自在的鱼群,十分惬意。十月份天已有些凉,许多游乐设施都停了。夕阳西下,静静的湖水,不知名的小鸟在空中翻飞着,有些恋恋不舍。

回榆林时,天色己渐渐黑了,两边魆黑,天空清亮,点点星光挂在夜幕中,远处城市的灯火似乎在召唤着我们。

10月5日,想去佳县白云山看看,早上10点30分乘中巴车,大约两个小时到达白云山,白云山白云观,又名白云庙,位于佳县城南的白云山上,濒临黄河,婉蜒跌宕,景色壮观。因庙依山而建故得名。这里白云缭绕、松柏苍郁、庙宇林立,是全国著名道教圣地,西北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白云山的壁画系宋代和明代作品,极其珍贵。民国36年(1 9 4 7 年) , 农历九月初九, 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至白云山,同群众坐在一起看" 反徐州 "。看完戏,对陪同他的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说:"白云山庙观,这是古代文化宝贵遗产,政府要重点保护,不准破坏。"白云观建筑和壁画得以保存至今。在这里人的心有了种平静和安宁。在走进三清殿时,导游说这里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殿,可转运。老公一直时运不济,便上香祈祷事遂人愿。本来一切随缘,可导游说凡事人助神助,或许就成了,还真是,如今调动之事也办了,转运了吗?还有待时日。

匆匆结束,老公给导游30元,她过意不去,送我们一袋佳县红枣。佳县沿黄河地区是中国北方红枣的最佳适生区,有悠久的红枣栽培历史,是中国红枣名乡。

回来路上前面有车祸发生,堵车两小时,儿子则在旁边土堆上玩耍,倒也自在。

10月6日是我们榆林古城轻松游。一大早我们先来到榆林最高建筑凌霄塔,门票5元。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用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搪相连。这样的结构国内现存仅此一例,极其可贵。该塔结构既不同于一般木塔,也有别于一般砖木结构塔。

在微微的细雨中,闲庭优步般地逛了榆林古城,青砖的街道,窄窄的小巷,浓浓的陕北口音,让母亲很是感慨。榆林主要街道是三条,当地人分别叫做一街,二街,三街,一街是山坡上的一条老街,刻意保持着原貌,最大的看点是七座跨街的骑楼,国内非常少见,有6座都是中国式的,只有一座钟楼是中西合璧,非常有特色。一直想去绥德看看绥德的千狮桥,这次没去成败,在老街看到有卖绥德小石狮,很喜欢就买了对,100元左右,有美术家评论说:“绥德石狮有一种大匠气概。表现了生活中最可爱、最生动的一种神韵,是真正的写意传统,纯正的民族特色“。

沿着碎青石铺就的小巷,随母亲来到她儿时的旧居,虽说这里已经易主,母亲仍能从点滴中清晰地回忆着过去,六十年前的烟囱、六十年前的倒蒜桶,还有这屋里屋外的氛围,时间在此刻仿佛凝固了。榆林的烟囱可真多,照片中儿子好像走进了武侠小说的烟囱阵了。

出了老宅,沿着榆林老城墙,我们慢慢地体味着。站在东城墙上可以俯瞰榆林城,远眺榆溪河。城里、城外的落差很大,城内地势很低而城外较高,估计是由于城墙依山势而建的缘故。在长年的风沙侵袭下,城外裸露的地面被覆上了一层厚厚的沙土,看来这里沙化已经比较严重了。由于年久失修,老城墙很多地方已经坍塌,绝大部分的墙体面砖已经剥落,露出了夯实的黄土,向人们诉说着战争的沧桑和岁月的流逝。由于榆林城地处当时守卫北疆的最前沿,出于防御的需要,每个城门都建有坚固的箭楼和瓮城,至今仍保留得比较完整。

下午五点坐神木至西安软卧回家,第一次在火车上有自己的空间,一老一小兴奋异常。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怀旧版榆林行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94308-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