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去年五一太白纪念

2016-1-20 00:00| 查看: 492|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尺,邈尔与世绝。”

五月一日下午三点刚过,秦岭淡淡的轮廓终于映入了眼帘。一直生活在江南都市的我,直到最近才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就是秦岭,于是更对她怀上一份敬意和向往。但我相信,最吸引我的,还是那3767米的秦岭太白主峰。虽然比不上西部高原,但相对我们这些习惯驻足城市的人来说,中国东部第一高峰已经是足够的挑战了。但后来发现,真正吸引我的,是那荒蛮无垠的苍脊,是那漫天飘雪的莽坡,还有那山野尽染、迷幻醉人的新绿……

五点,我们在厚畛子开始了山里的第一顿饭。这里是一个小村,主人为我们提供了面条和蛋炒饭。对于从上海到西安,再从西安过周至伴着黑河水来到此地,历经23个小时火车和汽车颠簸的我们来说,这已经是非常棒的美味了。匆匆吃完饭,一辆皮卡将几乎被颠得散架的我们送到了第一天的宿营地: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中心站。此时已近晚上8点,山里的夜晚出奇地冷,不过我们还是利用休息前不多的一点时间忘情在繁星的璀璨中。

第二天清晨5点15分,我们已在晨色中醒来。赶着时间吃完早饭打好背包后,一行19人便正式上路了。虽然45斤的装备把背包压得沉沉的,但似乎我已经融化在了清新的空气中,全然忘却了身上的重量。很快,我们便淹没在了绿色中。寂静的大山能把很远的鸟鸣传到我们耳边。太白山的清晨是如此可爱!

过了一段平路,脚下逐渐有了坡度。我们顶着错落的树枝,一步一步寻着依稀可辩的小道向上走。寂静的山林中只有我们踩过树叶的声音。10点刚过,我们到达了破损不堪的太白庙,在历经风霜的残墙边的草丛中居然发现了一条已经腐烂的羚牛的后腿。来太白山之前早就听说羚牛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大型动物,所以我暗自庆幸看到的只是一条腿而已。

走过太白庙,脚下的山坡一下子陡了许多。我们的喧嚣也逐渐被喘息声取代。想着距离当天的宿营地老庙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大家便加紧了步伐。无奈超过60度的坡度消耗了我们大量的体力,才走了一个小时,刚到大萍,很多人都累得不行了。四周满是厚厚的植被,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让这里变成了绿色的海洋。但却让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光滑的地方坐下休息。

时间和暖暖的阳光在我们缓慢而又承重的脚步中悄悄溜走。汗水夹着泥土湿透所有人的衣服。日薄西山的时候,我们爬上了灵光台。这是一个卧着很多枯草,在陡峭的山的一侧微微伸展开的小平台。由于无法估算出老庙子的绝对路程,再加上大多数同伴已经体力不支,于是便决定卸下背包就地宿营。

虽然已是春暖花开的五月,但山里的夜是寒冷的。我们没有了第一天欣赏星空的心境,早早钻进帐篷。2000多米的高度使大家的心跳略微加快了一些。凌晨两点多,沉闷的脚步声把我惊醒,我搞不明白外面究竟是什么动物在走动,只能尽量期望它们别来捉弄我可怜的帐篷。此时的气温已降到了冰点……

我们苏醒在清晨6点20分,为了补回前一天损失的路程,大家几乎没有留梳洗的时间便匆匆打包上了路。临走前,我发现脚旁多了几块羚牛留下的粪便。

离开灵光台,转过一片树林,突然眼前变得开阔。我们进入了高山草垫区。不远处是成片的冷杉林。黄色和深绿色交织成一片,仿佛是一副充满质感的油画。没走几步,我们居然听见了流水的声音!靠近一瞧,那潺潺流水从几片冰缝中蜿蜒流出,顿时为这片景致增添勃勃生机。也使我们得以利用有限的时间洗一洗肮脏不堪的脸。

上到草垫顶端,我们终于看到了本该前一天晚上到达的老庙子。这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木头垒起的房子。屋内供奉着几座菩萨。房屋就象一个猎人,孤独地守望着前方无尽的群山。我们在屋檐下支起了气炉,用打来的水烧了泡面和麦片,让受尽委屈的肠胃得到一些舒缓。但没想到这后来成为我们当天唯一的一次进食。

随着高度的增加,山坡的颜色由绿转黄,最后完全被灰蒙蒙的上古时代留下的石块代替。大大小小的石头堆积成的山坡在我们眼前无尽地向前延伸。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了40里跑马梁。这是一段艰苦而又枯燥的路。为了避免踩到石缝中歪到脚,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寒风夹着薄雾和雪子贴着地面不断向我袭来。我们甚至看不清五米外地面的情况。只能靠毅力支撑着向前走。此时,我们已经在3000多米的平均高度了。一些同伴开始有了高山反映,动作也迟缓了很多。队伍拉了近500米的距离。下午1点45分,我们到达了3400米的高度。我第一次有幸感觉到分水岭的奇特。在不远处的一片山头,南坡雾气缭绕,而北面却干燥阴冷。无论南风如何劲吹,却始终无法将雾气带到北坡。自然界是如此奥妙有趣!

黄昏时分,天气突然变坏了。狂风肆虐,锁住了我们的去路。恶劣的天气大大阻挠了我们前进的速度。在头灯的指引和登山杖的支撑下,我努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以使自己至少在精神上获得一些动力。呼啸的大风带着刺骨的寒冷将我紧紧包围着……

继续走了三个多小时,我们依然没有找到理想的宿营地,而此时已是晚上9点了。寒冷加上疲劳消耗了所有人的精力。最后,不得不在一处豪无遮拦的山脊缓坡上扎营。这或许是我经历的最痛苦的扎营。冻得坚硬的山坡表面很难打下地钉,更不用说清除那些帐篷下方凹凸不平的埋在土中的石头了。半夜,终于下起了大雪,很快便把帐篷外的一切淹没了。寒冷、饥饿、疲惫和高山反映折磨着每一个人。有的同伴甚至发起了低烧。我鼓足勇气伸手将内帐外的佳能相机拿进来加以保护,却因此枕头边被灌进了很多雪。幸亏我的Mountain Hardware灰鹅绒睡袋帮我抵抗住了寒冷。

第二天早晨,天气依然不见好。一丝绝望袭上每个人的心头。虽然理智告诉我们必须尽快上路,但却始终没有勇气爬出帐篷。直到10点,风势才渐渐转小。我们赶紧收拾背包,喝了一口刚烧的热水,向着我们的目标——3767米的拔仙台主峰进发。此时的太白山已经是另一个世界了。我们踏着没膝的积雪向上攀爬。或许是因为快接近目标了,大家又渐渐兴奋起来,终于在下午2点55分,我们成功地登上了秦岭的主峰!拔仙台上有一座小庙。小庙面向西南,供着不知名的神,里面没有住人,是个避风的好地方。10分钟后,大家才陆陆续续赶到。奇怪的是,登上山顶后,我的心情反而非常平静。或许真正值得兴奋和回味的,更应该是登山的过程吧,或许人生本来的乐趣就来自于历经过程的享受吧。

我们没有在峰顶久留,当天下到了3590米的大爷海。冰封的大爷海其实是一个高山湖,在阳光的照射下象一面圆圆的大镜子。旁边有一个接待站,当晚我们便住在了里面。晚上陆续有从北坡上来的登山者,我们便30来人挤在狭小的阁楼里过了一夜。并享受了10元一碗的菜面,简直成了人间美味!

第二天一早8点,我们顺着北坡下山了。由于地处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太白山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北坡充满了悬崖、怪石和积雪。植被分布也比南坡低三百米。我们顺着山间小道,踏着冰雪一路下到了山底索道。并搭车经由汤峪回到西安,结束了近90公里的太白山穿越。

直到现在,我一直在问自己究竟为何要去登太白山。是挑战自我?是逃避喧嚣的城市?还是纯粹为了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或许每个登山的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和感受吧。对我而言,在艰苦的过程中完成一次自我超越,已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附录:太白山资料

太白山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距西安西南100多公里,是秦岭山脉的主峰。太白山名由来已久,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汉武帝时,已有太白神词,其神名谷春,是《列仙传》中人。"另据《录异记》载:"金星之精。坠于终南主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其精化为白石如美玉,时有紫气覆之。"

『主要景点』
◆ 太白积雪:"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太白山冬夏积雪,山高云淡,气候寒冷,积雪常年不化,银光四射,景致格外壮观美丽。
◆ 天然地质博物馆:太白山地质构造特殊,植物繁荣茂盛,动物草种类多样,现存种子植物1700余种,其中太白山特有植物95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27种,野生动物有鸟类230种、兽类62种、两栖爬行类30余种,昆虫1435种。动物中包括"国宝"大熊猫、扭角羚秦岭亚种、金丝猴等。
◆ 太白三池:第四纪冰川雕刻了千古杰作"太白三池",这就是太白山顶的大太白池、二太白池、三太白池,分别在山南和山北。千百年来,池水清澈,一尘不染,若遇天气晴朗,阳光折射,湖面放射出五光十色,刹是迷人。

◆ 太白山南坡登山线路:

•第一:从周至县厚畛子乡经凉水井、南天门、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到顶峰拔仙台,谓之老路,步行30多公里。
•第二:从周至县厚畛子乡经三合宫瀑布、南天门、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到顶峰拔仙台,谓之新路,该路线大段与老路重合,路程短了十里,一直沿一条溪流上行需来回过河,如遇雨不太好走,景观与老路差别不大。
•第三:从周至县都督门经太白庙、灵官殿、跑马梁到拔仙台,步行90公里。这条路线较长,很多时间在平缓的山脊爬升,沿途地势开阔,景致壮观,对于喜欢摄影的朋友比较合适。
•第四:从周至县泥峪,经老君岭、跑马梁到拔仙台,步行约70公里。

◆ 太白山北坡登山路线:
•第一:从眉县营头镇经中山寺、白云寺、斗母宫、大殿、平安寺、文公庙到拔仙台,步行90余公里。此路线沿途都有寺院庙宇,风景也不错,喜欢寻古问幽的人士首选。
•第二:从眉县汤峪太白森林公园、上板寺、大爷海到拔仙台,步行40公里,为旅游路线,建有索道,背包之人不走也罢。
•第三:从太白县鹰鸽镇,经羊皮沟、平安寺、文公庙到拔仙台,步行约90公里。4 从眉县远门经接官亭、黑风门、松花坪、下板寺、文公庙到拔仙台,步行约90公里。据说道路险峻,但沿途奇景也多。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去年五一太白纪念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94139-1.html
上一篇:太白行下一篇:太白游记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