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蒲家庄,古巷看醉寒儒

2016-1-20 00:00| 查看: 587|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蒲家庄,古巷看醉寒儒

 

 

 

 

山东人性子直,说话不会拐弯儿,而且还惜字如金。从淄川开往蒲家庄的公共汽车,因为近些年蒲家庄的蒲松龄故居在旅游中升温,所以,车站的站牌由“淄川——蒲家庄”改成了“淄川——蒲松龄故居”,现在干脆省掉了“故居”两个字,直接写成了“淄川——蒲松龄”,车前面挂的牌子也是这样。

 

 

上了公共汽车,我说“到蒲松龄故居”,女售票员冲着司机,嘴里只嘣出了五个字:“蒲松龄,有到。”车到站时,售票员又是一声喊:“蒲松龄,到了。”我心里就想,若真的是蒲松龄到了,那一定是一个360岁的天下第一寿星啦。

 

 

一座高大的石阙,上面刻着“蒲松龄故里”几个大字。阙里面,是一条宽敞的停车场和商业街,商铺和饭店就像夹道欢迎游客的队伍一样,整齐地列着队左右排开,看得出,这块地方的商气是借了蒲松龄的灵魂才兴旺起来的。

 

 

走到商业街的尽头,却是一个古旧的城门。城门内,向东延伸着一条古巷,狭小而又幽长。走在古巷中,听自己的脚步声嚓嚓作响,撞击着几百年的世道轮回,叩打着一扇扇古屋的门扉。

 

 

蒲松龄故居是一处十分低矮的平房,狭小的院子里,一丛茂密的竹子前,是他的汉白玉雕像。石像底座下是一片黄花,娇艳艳的,盛开着浓浓的怀念情绪。横竖几栋小房,把不太大的空间分割成三个四合小院。据导游介绍,这几个四合院的房子,一直是明清时的原样,只是修补了几次,而且都是蒲家人居住的。这其中,只有正面朝南那三间小屋,门边一匾写着“聊斋”两个字,是蒲氏兄弟分家后,蒲松龄分得的真正的故居。

 

 

故居堂屋的正墙上,是一幅很大的主人画像,据导游说,这幅画是蒲松龄74岁时,他的小儿子蒲筠请济南著名画家朱湘鳞照着他本人画的,上面还有蒲松龄的亲笔题字。所以,它是蒲松龄诸多画像中最早的一个,也是最像他本人的一个了。画像上那瘦瘦的老头儿,几乎没有肉的脸,手拈着几根稀稀的胡须,蓝灰色的长褂子,把一介寒儒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堂屋的西侧是他的会客室,这里有他当年用过的坐榻,客室中间摆放的小矮桌,可以盘腿而坐,当年蒲先生就是在这里会客、聊天的。南窗下的书桌上放着一方砚台,是蒲松龄用过的原物。也许正是这方砚台磨出来的墨水,才渐渐流淌出了《聊斋志异》那长长的文字,活画出一个个生动的鬼狐形象。

 

 

堂屋东侧是蒲松龄的卧室,据导游说,这是根据蒲氏后人的记忆而布置的,几乎和原貌一样:辨不清色彩的床、旧得不能再旧的被子、几样粗笨的家俱,铺陈出的是明清时期乡下读书人的生活私密空间的全部。室内摆放的桌、椅、几、架、橱等均是蒲松龄在西铺毕家当私塾先生30多年用过的旧物,建立纪念馆时征集过来并一直保存到现在。导游介绍说,床头板柜上那盏锡台灯,是文革时期,蒲松龄墓被扒开时出土的。如果这盏灯能说话,我们就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整夜整夜读书和写作的苦寒经历了。不过,我倒相信,陋室中,孤灯跳动的灯影,会给蒲松龄带来许多鬼魅狐影的创作灵感。

此时故居里只有我一个人,静静的,我好像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在蒲松龄画像前,我驻足了好一会儿。画像上方高悬一匾,是著名书法家路大荒手书“聊斋”两个大字;画像两边是一副对联,是郭沫若1962年写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画像、这匾、这对联,差不多囊括了蒲松龄生前身后的全部信息。

西侧厢房是蒲松龄生平展室,蒲松龄一生的主事迹都在墙上的图片和文字中突显出来。

蒲松龄生于明末,五岁时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所以,他的主要生活是在清朝前期。他像封建时代所有读书人一样,指望着能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官场,从而博得个封妻荫子。但不知为什么他却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八个字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书、写书、科考。

蒲松龄出生在农家,由于家庭贫困,请不起教书先生,就只能跟读过书的父亲学些诗书。不过他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不忘,19岁时参加最初级的童子考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的成绩考中秀才,但在以后的三四十年里,他几乎逢考必考,但始终过不了举人这一关。在当时,科举考试大体分为三级: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级中,一个读书人只有考上举人以上,才有当官的机会。

二十多岁时,为了生计,他曾应同邑好友江苏宝应知县孙蕙邀请做他的幕宾。那段时间蒲松龄开阔了眼界,写下了不少诗文,但也饱尝了寄人篱下之苦,加上思乡心切,第二年便辞幕还乡了。

这以后,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他当起了教书先生,进了好几家的大门。40岁时,他到了淄川西铺素有“四世一品”之称的大财主毕际有家当了私塾先生,过着边教书边科考的教书读书写作生活。毕际有的老父毕自严曾做过明末的户部尚书,广有田产,其宅院相当宏大。在这里,他一边当着私塾先生,一边还为毕家写些官场或私人间的文书之类,蒲松龄为毕家教授八个弟子,还兼职大量应酬文字,并参与毕家的陪迎送接待,因而博得了信赖。他与老少东家相处融洽30年,同时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读书、应试、著书的安定的生活环境,一直到71岁撤帐回家。正是这三十多年的教书生涯,让他结识了当时一批著名文人如王士祯、高珩、朱缃等,对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和传播起了极大的作用。也正是他的教读生涯,使他有机会在闲散时收集民间异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来自民间最底层的素材。

蒲松龄一生的作品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将其编定为《蒲松龄集》,洋洋200卷之多。

令人悲哀的是,由于贫困,他的《聊斋志异》最初只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朋友中流传而无法出版。直到蒲松龄去世57年以后的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聊斋志异》才刻印面世,称为“青柯亭初雕本”。这以后,他的作品渐渐被人认识,各种版本相继而出。到今天为止,他的《聊斋志异》已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文字20多种,版本60多种,印数更无法统计了。其中,最早的外文译本是英国伦敦出版的英文本,译本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如果按现在出版的稿费及版税制计算的话,这位一辈子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寒儒,就可以成为最富有的富翁了。

我望着蒲松龄作品展室中那些花花绿绿的各种版本的《聊斋志异》,突然想到了被埋在沙土里的黄金,并且更相信了那句话——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

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在“百家讲坛”中说:“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和其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不但丝毫不亚于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等短篇小说巨匠,而且是‘绝无仅有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当我走出蒲松龄故居的大门,看到的依然是狭窄的小巷,它让我想到了当年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也是在贫困的陋室中苦苦写作,也是在死后出书成名。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巨匠和短篇小说巨匠,竟然都是在生活极度贫困中成就了他们身后的不朽,是历史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

继续向前走去,我要去看一看蒲松龄的坟墓和他采风的柳泉。巷路边,有几个做小买卖的人在摆摊,不经意间,我看到一位年纪很高的长者坐在路边,他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一套精装的《聊斋志异》。猛然间,我发现,那老者的面容极像蒲松龄的画像!出于好奇我问了一句:“大爷,你是不是也姓蒲啊?”还没等老者回答,旁边一位卖画的年轻人告诉我说:“你可真的问对了,这老爷子,可是蒲松龄正宗的第十一代孙子啊。”

蒲松龄的后代卖蒲松龄的书,这太有创意啦!我举起了相机,把这一景观拍了下来。然后,我又征得老先生的同意,和他合影留念。这时,来了一伙男男女女游客,知道和我合影的人是蒲松龄的第十一世孙,而且卖着他祖先的书,也都赞叹不已,纷纷和他合起影来。其实,蒲松龄留下的的遗产,不只是他的书,更是他的人格和精神,那是世世代代中国人受益不尽的。

小巷走尽了是一个大广场,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大石阙,上面刻着“聊斋游览园”字样,原来,当地为了发展旅游业,把柳泉和蒲松龄的墓地都圈了起来,大兴土木,人造了一个很大的园林。所收的门票,竟是故居的两三倍。看来,蒲松龄被今天的人们利用得相当充分。为了看看蒲老先生的坟墓,我不得不花点冤枉钱。走进聊斋园,林木间看到的是一处处人工搭起的婴宁、小翠、促织等景点木屋,让人想起了一个个鬼和狐的生动形象。

终于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找到了蒲松龄的坟墓,一片古老的柏树拥抱他的坟茔,墓前的碑亭孤独地立着,只有我一个人站在墓前发呆。我看那些柏树的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默默地陪伴着老先生度过了一个个寂寞的年月。

据介绍,老先生的坟墓,一直保持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还相当完好。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突然变成了“中国最大的牛鬼蛇神”,被红卫兵当成了靶子。于是坟墓被扒,几根瘦瘦的骨头被弃之荒野。若不是今天的旅游业大发展,恐怕没有人会想起他,为他重修坟墓!

我坐在墓旁的一个石凳上,望着眼前的古树荒草,想像着,墓里的主人凭着多么大的想象力,把鬼和人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朦胧中,我眼前的荒草和古树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形象:天真的小翠、善良的婴宁、仗义的陆判、豪爽的聂小倩,还有青娥、青凤、阿霞、席方平等,他们不但具有鲜活的个性,而且,还表现出了救危扶弱,除暴安良的侠义品质。说句实在话,在我年少时看聊斋,有时竟然盼望着真的碰到一位化作美女的鬼狐来到我身边……

离开蒲松龄墓地往回走,抬头看到一个小山包上有一个非常高大的建筑耸立着,走近一看,仿古高楼上一匾写着“聊斋宫”三个字。我以为,一定与蒲老先生的创作或他的生平有关。进去一看不禁大呼上当。原来,这是一处从十八层地狱到天堂的荒诞建筑。什么黑无常、白无常、阎王、判官、小鬼等等,庸俗到了极点。这一切,跟《聊斋志异》中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我想,这些策划者、设计者和建筑者们根本不懂蒲老先生的心。他们知道的,只是怎么样应合那些低档次的迷信者的好奇心,并从他们身上赚些钱罢了。

无头无绪地逛罢这个大园子,要出园门时,我看到路边有一眼四四方的泉水,几株垂柳相抱,一方石碑上刻着“柳泉”两个大字。我知道,这就是当年蒲松龄提着一壶茶水,坐在泉边邀请当地农夫或贩夫走卒们讲故事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采风的地方。蒲松龄的“柳泉居士”别号,就取自这眼清泉。如今,泉中之水清澈依旧,泉边垂柳依然苍绿,我想,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也许,当年蒲松龄科考顺利的话,中国历史上,可能就会多一个庸碌无为的官员;而中国文坛上,则少了一个世界级的伟大作家。

望着柳泉中那清清的泉水,突然想到了王安石的一句诗: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贫穷的读书人,一伙贫穷的农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讲述着他们生活中最喜闻乐见的故事,就像那眼清泉一样,最原始最清纯而且还永不沽竭——恍然间,我竟羡慕起蒲松龄的寒儒生活了。

 

 

 


(故居中的蒲松龄的画像)


(寒窗木榻,一个有梦的地方)


(塑像下娇艳的黄花,盛开着怀念的情绪)


(蒲松龄的十一世孙卖《聊斋志异》)


(柳泉,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蒲家庄,古巷看醉寒儒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89350-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