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北京,6月的天气风和日丽,爱好旅游的我和同事商量着外出游玩几日,于是我们把地点订在了美丽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因为有去过呼伦贝尔旅游的人告诉我那里的风景很好,去之前我们联系了上次给他们当司机又当导游的曲师傅,从北京起程,坐飞机当天就到达目的地,下飞机后我打曲师傅电话,就看见曲师傅在等我们,(他开的是羚羊牌轿车,蒙E-39955,手机13847023660)上车后我们直奔额尔古纳市,一路上,曲师傅很健谈,到额尔古纳后,曲师傅帮助我们联系住宿,大家决定把路线定在额尔古纳湿地—恩河。 那里的居民大约3000人左右以俄罗斯族为主要居民大多数都是第3代或第4代的俄罗斯族后裔。居住的是俄罗斯式的木楞房,去恩和的路,景色俨然与我们前两日所见的已有不同,森林逐渐退去,起伏的山势,开始多了一些草场,那些挺立的桦树开始退到山腰上,如同一排排战士,守候着这块肥沃的草场,草场上散落着一群群牛羊,整个大地如同一幅写意的山水画卷。 我们来到俄罗斯族冬妮娅的家庭旅游点,瓦林吉娜大姐热情的招呼大家,这里将是我们留宿两天的地方。女主人听到车声,热情的从院中迎了出来,标准的俄罗斯妇女打扮,一看就是那种勤劳、开朗热情的人。木栅栏围起的宽敞整洁的院子,四周种着鲜花和一些绿色植物。进入房间,也是宽大整洁,地面全部由原木铺成,这点真是让城里人感到羡慕。每个窗台上都种着几盆正在怒放的鲜花,我们入住的房间的两床之间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台电脑,真没想到在遥远的塞北边境小镇,网络居然都普及到每家每户,通过网络可以联接世界各地,了解世界各地当天发生的任何事件,那是网络到乡村工程的受益者,屋内居然还有一个欧式风格的壁炉,眼前展现的一切顿时让我喜欢上这里。 恩和村建在一个很大的山间谷地里,得尔布尔河的支流浅浅的淌过那个小村庄,形成一片弯弯曲曲的湿地,河边是起伏的草场和稀疏的树林。周边的山坡线条和缓,山坡上布满了开始变黄的草,白桦林一直延伸到山脚。 村里,都是一栋栋木格楞的房子,每户都有用木栅栏围成的一个大院子,房檐下堆满一截截原木。小镇中心有一个教堂,标准的俄罗斯教堂的建筑格局。走过河边一座木桥,我们来到河的对岸,那里正在修建一座很有规模的建筑,整个建筑都是由大大的圆木搭建,一些工人正在干活,和他们攀谈后得知,这正在建的建筑是一个酒店,相信不久,这个塞外小镇也会像丽江小镇一样充塞着现代都市人。 脚下那片湿地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着大量的氧气,空气清新无比。不远处的草场上,羊群、马群悠闲地吃着草,远远望去,如同一把五彩的珍珠散落在开始萎黄的草场上。阳光毫不吝啬地投射下她的光芒,照在身上暖暖的,将寒冷隔离在衣服之外。可能因为海拔和气候相似,感觉这里的风光、植被与苏格兰很相似,特别是湿地上开放的一种紫色、黄色的菊花状野花,感觉比苏格兰更好,或许是因为这里更宁静。没有城市的喧闹 。 黑山头“古城遗址”对研究额尔古纳市历史的沿革、考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人们寻古探幽、祭拜祖先,体验蒙古民族生活习俗的旅游胜地。在“古城遗址”北约200 米处,有一座自然形成的小山丘,熟悉蒙古族文化习俗的人们一看便知,这是一座 “敖包山”,“敖包”蒙古语,汉译为用土或石块堆成的堆子,最早是因为草原坦荡无垠,牧民们用来指示方向的路标。后来,渐渐的演变成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 据传说,成吉思汗率领乞彦部族骑士,曾经在此地举行过出征仪式,向祖先立下了振兴部族的誓言。后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将该“敖包“所在的额尔古纳河流域分封给在战争中做出最大功绩的也是最受重用的大弟弟拙赤• 哈萨尔。 直到现在,牧民或路人从此地经过时,仍常常会停车下马,往“敖包”上摆上一块石头或是拴一个布条以示对祖先的祭拜,祈求“敖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一生的平安和幸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的呼伦贝尔最大的“敖包”祭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