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在蒙古包里》 3年前我是不沾酒的,3年后,我已经能清醒地盘算,不同的场合我该喝多少酒,酒喝多少刚好“八分”。 3年前我还分不清白、红、黄三种颜色的酒有什么不同,3年后我已经清楚的知道白的8两,红的2瓶,黄的6瓶正好是我“八分”的顶限。 3年来,我真正醉酒只有一次。不信?呵,我就是这样“理智”的女人,嘴里边喝着酒,心里边盘算着小九九,永远让自己在八分时停止。也正因为这种理智,我从没有如此厌烦过自己。 可最终,我还是在蒙古包里,在奶茶淡淡的咸味里,醉倒在了酒杯前。 在去内蒙古之前,我没有想到自己将无法看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的草原景象。因为到了那才发现,由于季节不对,草原正是风沙季节,除了翻滚着的沙尘和雾气,我们甚至连一点绿色都看不到。 我和同行的几位朋友无奈地相互望了望。 “怎么办?”有人问。 “就在蒙古包里住着吧。”负责接待我们的蒙古大哥伊格勒安慰着对我们说:“咱们唱歌,弹琴,喝奶茶,吃手抓羊肉,这也是地道的草原风景啊!” 一听大哥这话,我们刚沉下去的心又活跃起来。于是大家决定听从伊格勒的意见,在蒙古包里安静地住下来,等待沙尘暴过去。 但没想到,在沙尘暴过去之前,我们每个人却没有过了喝酒这一关。 在蒙古包里喝酒没法不醉。蒙古人喝酒,酒桌上的歌声是不断的,伊格勒的妹妹是个典型的蒙古女孩,高高的个头,宽宽的肩膀,连唱起歌来的嗓子都极为高亢,声音里有一种尖而有力的东西,穿透力极强。 坐在蒙古包里喝酒,并不像我们平常所想像的那样,主人大碗大碗地灌酒。相反,蒙古人喝酒用的是小小的斯文的盅,似乎汉化的扫荡连酒杯都没有放过。他们喝酒的气氛很轻松,用小盅给你倒酒,也不逼迫你喝,只是不停地说: “满上满上!喝不喝在你。” 这话让人听着舒服,也觉得在理,于是就任人一次一次地加满酒杯,而不知不觉中就喝了许多,发展到后来变成多一杯少一杯也无所谓了。 ...... 伊格勒的妹妹唱罢几曲,停下来敬了我们几杯酒后对我们说:“我放点蒙古音乐给你们听吧,比我唱得好。” 话音刚落,那边的音乐已经响起。如果你没到过草原,你不会想到,粗犷豪放的蒙古,也会有那种缠绕忧伤的调子。包内是苦涩优柔的曲子,包外是呼呼作响的风沙,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在黄沙中穿行,心是空的,意念是空的,只有人是实实在在的,离大地很近很近,似乎听到了黄土地下面怦怦的心跳声。 ...... 音乐忧伤地延续着,风沙一鼓作气地刮着,蒙古包里的我们大声地跟着磁带唱着歌,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再抬眼一看,发现所有人的眼光都迷离了,眸子里映着另一个人的影子…… 唱一支歌就得喝一杯酒,这是规矩。不知不觉,我已喝到了脸色煞白、身体发软的地步。我用手托着腮,眯着眼睛娇媚地盯着每一个人,听他们唱看他们笑。渐渐的,我的胆量也上来了,跟着蒙古包里的音乐大声地唱着,我听到自己自信的声音越来越远,仿佛不是从我的体内发出来的,而是来自一个别的什么地方…… 后来我知道,那就是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