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当空上三清 话说这十月底天气开始转凉,爬山要多带一件外套以防山顶之寒。而我们这次三清山之行遇见艳阳当空,晒的人好热。这样一来,原本云雾缭绕的三清山美景却被我们轻而易举的望眼看穿了,光秃秃的山石总觉得少了那几份美感。 游记回到我们出发前,一大清早,我们的大巴就开进玉山县沿着连绵山脉驶向三清山金沙新索道而去。山路中车行缓慢,因为司机是上海人,不熟此路,生怕出什么事。而前方路中又遇云雾腾起,将一段山路包围起来,更让每个人感觉惊险和恐慌。大巴闯入雾中,犹如仙境,大家在车内向窗外看去格外有趣,犹如腾云驾雾漫游在三清山山脉之中。而后经过几十分钟的路程,大巴又再次冲出大雾,太阳依旧灿烂而归。大伙从开始对那片云雾的突如其来的恐惧到后来回头观望变得有点依依不舍了起来。没想到初入三清山就遇见这样的美景,这样的感觉我还是第一次体验到。
车到金沙服务区的停车场,只见大小车辆已经停的差不多了,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停下。司机喘了口气,因为这段有惊无险的山路让他开的有点够呛,现在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了,而我们的任务就是上山游玩去了。服务区的树已开始变得干枯,发黄的树叶只要你轻轻用手一推树,就会像雪花般飘落随着轻风又吹向远方。只可惜天气不像预报中说的那样会有小雨加降温,而这里晴空万里,没有半点乌云。害了很多人穿着厚重的衣服上山。不过这么好的天气,算是上天给我们的赐福吧。 索道上山需要等候排队,每个团队都会拿到一个号码,而广场广播里会报出现在准备上山的团队号码,看来这样的管理举措还是很到位。就是广场没有遮雨避阳的地方,如果大雨倾盆或烈日当空的话,还是游客倒霉,个人认为这也是目前我们国内景点服务观念滞后,换位思考缺乏的一种表现。 听导游小谢介绍新缆车速度很快,从缆车内望出去三清山的景色还算不错。很快我们就到达山顶。听去过黄山的同事说,他们上三清第一感觉酷似黄山,但仔细一看景色略差,不过栈道比起黄山修建的要更好些,游人很轻松就能在山间盘旋徘徊。还好我还没去过黄山,所以三清山的景色对我来说还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一路而上边听导游介绍边观看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山石,特别是到了巨蟒出山附近,狭小的栈道一下子都被拍照的游客堵的水泄不通。这里要注意的事,由于栈道时不时会有树木穿出,所以千万走路不要观景也不要回头说话,不然很容易敲到额头,和古树来此亲密接触。就这样我们来到半山腰的一家饭店,很多团队都会在此停留吃午饭,十人一桌坐满就上菜,吃好就走人。一切看来都很流水线化。无奈!谁叫三清山上有这么多团队这么多人呢。
午饭后,我们各自跟着自己的导游分别沿着三清山二个方向前进游玩,一路边驻足观看美景听导游讲解,一路又拍照留念,慢慢的整个团队变成了很长一条线,而我们几个走在团队的最前端。在经过一线天缓慢往下走过68度的阶梯后。总算在住宿中心休息片刻。没想到导游小谢说前面可以分二条路前进,一条近路返回索道,另一条去西海岸需要三小时的路程返回。我们年纪青的几个当然义不容辞的选择了西海岸,二话没说抓紧时间又开始了新的旅途。刚走没多久,发现与早些分头反方向走的同事正好迎面相撞。得知沿西海岸会索道还有很长的路,看来我们是走错方向了绕了个大圈,没办法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返回索道下山回家,硬着头皮也得走下去。一路上大好的太阳晒得我汗流浃背不算,蓝黑色的衣服前后都出现不同的白色盐斑,不过西海岸的美景的确让人心旷神怡,不由得感觉内心舒畅无比,一路的疲惫也就此抛于脑后。看来这也没算白走,付出总有收获。经过几小时的长途奋斗,我们总算回到了金沙索道,顺利地返回服务区,踏上了回城的道路。三清山也伴随着太阳的西落缓缓地消失在夜幕之中。希望下次我有机会再来时能看见三清的另外二清景色。
今年爬过了泰山、青城山、峨眉山、看来这三清山要成为年底前的收关之旅了。感叹每座山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景,而也只有爬过的人才能感受到他们不同的味道。
Smad 2009.11 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