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庐山行:之三云雾二线篇

2016-1-20 00:00| 查看: 193|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住了一夜之后可以评价金艺宾馆的住宿条件了,的确是又吵又闹。因为是临街,晚上11点以后仍旧是人声鼎沸,而且宾馆的隔音效果极差,楼上楼下的人走动、说话、看电视的声音也依稀可辩,我们隔壁还有个女生一直在用极其哀怨的声音反复唱着《暧昧》那首歌。不过我们因为连日的疲倦,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什么世间烦恼音都进不了我们的耳朵了。所以,如果你对自己的睡功有把握的话,还是可以考虑金艺的。

早上8:00。我们和同住金艺的简家兄弟一起坐上了包的车开始二线游。简家兄弟是堂兄弟,弟弟有些害羞,哥哥有点幽默,兄弟俩对摄影都有共同的爱好,于是在搭伴同行的路上,这对兄弟增添了很多的笑声。

今天庐山上的雾气很重,站在含鄱口向四处眺望,除了比较近的五老峰还能看见轮廓,重重的雾气下不要说鄱阳湖,就连庐山上最高的汉阳峰也看不见。游客越来越多,我们也无暇等待,就先过了含鄱口的山门,登上较高的望鄱亭远望,可惜山上雾气没有一丝要消散的意思,让我们不免有些着急,看不到鄱阳湖的含鄱口又有什么意义呀。这时有位老人拿出随身携带的笛子,在亭中吹起了欢快的音乐。听着这美妙的笛声,我们的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是啊,何必为了这暂时错失的风景而影响我们将要路过的美景呢。于是,我们沿着亭边的小路走向植物园。

通向植物园的小路就象庐山所有的小路一样,细细打量都很美丽。植物园内确都是一些人工景观,让人没有多想逛的兴致。倒是我们在温室发现了一盆仙人掌科的植物,长得很象一只有很多尾巴的猕猴,可爱的是有两只“尾巴”上还开着红色的小花。

匆匆结束了对植物园的游览,我们开始了今天的重头戏:五老峰和三叠泉。

从五老峰的山门爬到一峰的峰顶,我们大概用了20分钟的时间。一峰的峰顶有一座待晴亭。觉得这个名字特别符合我们此时的心情:现在峰顶仍旧是雾气缭绕,我们的愿望就是希望雾气散去,天气放晴,让我们看得见山峰周围的美景。可天不遂人愿呀。

一峰、二峰、三峰和四峰之间的距离都不远,我们决定不休息一鼓作气的走完。的确这几个峰之间的走路时间都在10分钟之间。二峰前有一块张着嘴巴的鳄鱼岩,可换个角度看却象一只张着翅膀的小鸡了。三峰上有棵想和黄山迎客松媲美的松树,被称做庐山迎客松,但我觉得它的样子和姿态都不如之前在仙人洞看到的那棵松树美,也不如这棵松树边的崖壁上的松树美。三峰顶上还有一块题着“日近云低”的石刻,此时真希望有太阳出来让我证实一下是否是“日近”,至于“云低”,反正被云雾围绕着的山峰已经证明了云很低了。四峰是五座山峰中最高的山峰,这里也有一块刻着“天地壮观”的石刻。我不免又要感慨天公不做美了,没有雾,我才能看到这里的天地到底有多壮观呀。在四峰吃了一块钱一碗的野生栗子粉,相比一峰的和后来在三叠泉卖的栗子粉,四峰这里的明显稀薄多了,有偷工减料之嫌。

走过不只名的小亭后来到了五峰,在峰顶的崖边和不知名的游人一起等待云雾散去,有好几次我们都看到云雾散去后山下的公路和村庄,但我始终没那么好的运气能看到鄱阳湖。

在五峰休息了片刻后,我们开始下山,天那!这段下山路可真不是盖的,几乎是一条路直通山底,没什么平路也没有拐弯的地方。不知到底走了多少级台阶,也不知走了多少时间,我第一次爬山爬到膝盖会痛。好久,我们才下得山来。

从坐缆车的地方到三叠泉先要沿着溪水走一段路,据说这溪水就是三叠泉的水源,不知源头在何处。这是一段缓坡,大部分都是平路,只是偶尔会蹦出一两级台阶,路边还有潺潺的溪水在欢快的奔流,撞击着溪边的岩石,我们也轻松了不少,于是花了40分钟走到了三叠泉的入口。

入口处又是台阶,问了问旁边的导游,说是一共有1420阶。想想刚刚从五峰下来的那个台阶,这区区1000多级那还放在眼里,于是便和同伴一路数着台阶下去了。半路还买了返山标志(1元)和门票(51元)。当我数到第1452级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三叠泉的观瀑平台。

以前看到过各式各样的瀑布,很奇怪同样都是瀑布,大自然却能将他们创造的千姿百态,眼前的三叠泉也是:一叠直垂而下,砸在苍崖上;二叠曲折,烟雾腾腾;三叠最长最阔,如洪流倾泻,满满荡荡,又如玉龙走潭,直泻于龙潭中。

我们在观瀑台上沐浴着山风吹来的细细瀑水,在瀑布下的龙潭里泡着脚,享受着艰辛跋涉后的愉悦。在将近一个小时后,我们开始了回程。回去的这一千多级台阶我们是拽着边上的扶手千辛万苦得爬上去的,但我们还是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到了入口处,倒是简家兄弟俩一蹦一跳得好象没事人一样的轻松得走了上去,嗨,年轻人就是体力好呀。

下午5点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三叠泉外的停车场了,叫来了包的车子,我们没有直接回正街,而是到了有一些深长不露的老别墅的香山路。

车子停在香山路上的天主教堂前,这座教堂相对之前看到的两座基督教堂更漂亮整洁些,看门的老大爷热心的开了偏门让我们进去参观。虽然教堂不是很大,玻璃窗的颜色不够五彩斑斓,穹顶上也没有会让人目眩的壁画,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一间教堂的内部,心理不免有些激动,于是就多在里面停留一会,还顺便细细研究了一番墙壁上挂的耶稣受难记中的一些图片。在这里真的要很感谢那位老大爷,不但让我们参观了天主教堂,还热心的为我们指点了回到正街的路和附近的一些景致。

之后我们到了大名鼎鼎的香山缘吃晚饭,觉得这里作为餐馆比作为旅店更合适,因为来吃饭的人比来住宿的人多。我们点了三石中的最后一石——石鸡,再点两个菜,还有一元一位吃到饱的米饭,4个人一共90元。网上一直都夸香山缘怎么怎么好,但我亲身体验后觉得并没他们说的那样花好月圆的,具体如何后面再评诉吧。

吃完晚饭后,我们沿着香山路兜到河南路再兜回了正街,其实这附近有两条小路可以走到月照松林再走到正街的,比较短的一条需要先走160级台阶,但我们现在看到台阶都有些胆战,宁愿绕点路了。(未完续待)


(含鄱口的山门)


(二峰的鳄鱼岩)


(三叠泉)


(庐山迎客松)


(香山路上的天主教堂)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庐山行:之三云雾二线篇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83817-1.html
本文关键词:庐山行:之三云雾二线篇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