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和爱去了昆山的锦溪。当初他是为了寻访民间博物馆而去的,我们对那个地方很陌生,之前只在网上看了看。然而,当我们驱车到达时,立刻被其安静淳朴的景致所吸引。 由于古镇还未被开发,游人稀少。我们从下溏湾沿着下溪漫步,整个古镇倚水而建,两边白墙青瓦、飞檐翘角的民居保持着古朴的原貌,一排排褐色的窗檐微开,绿色的杂草从墙角探出头来,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横跨小溪的石拱桥小巧精致,很喜欢牵着他温暖的手走在上面的感觉,依在石桥上,听着桥廊上打牌的老人说着糯糯的吴语,清闲安逸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开心。突然看到小溪边竟然有几株酷似枫叶的红色植物,锦簇得盛开在一片绿色中。小溪上时不时会有艘小船载着游客摇向文昌阁的岸边,船家会哼首小调娱乐大家。 不知不觉我们快走完半条小溪了,看到一处长廊,它的构造与西塘很相似,只是西塘略显破旧些。不经意中我们走到菱塘湾深处的一个小茶屋门口,老板招呼我们进去瞧瞧,还告诉我们这个的位置是观景最佳位置。进入其中,小店很小,店中只有2张台子,摆放着木制的家具,木制格纹镂空的横梁,墙上挂着几幅木雕作品,中间长桌上白色的陶瓷花瓶中插着三枝玫红色娇艳的月季,煞是好看。一面墙竖立着的木制书架,上面随意摆放着各种书籍,恬静的空气中弥漫着悠扬的丝竹乐曲。此刻,我仿佛又置身于有着同样格局与味道的泸沽湖边上的七斤酒吧了。推开一排落地木窗,天啊,眼前豁然开朗,正如老板说的那样,我们看到古莲池对岸的文昌阁,看到了狭长的古莲桥,看到了陈妃水冢。这处小小的晒台放置着一对供人喝茶的竹桌和竹椅。老板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淡然的神情中透露着热情,还推荐我们比较好的餐馆。我和爱同时喜欢上了这里,我们和老板约定吃过午饭来他的小屋喝茶。 我们从茶小屋出来往文昌阁去,河畔停留着一排排鱼船,船家因为游客少,只能坐在自家船上干着针线活。还在一艘小船上装得满满的一船小银鱼在太阳下暴晒。文昌阁的香火也不是很旺,爱在里面请了一柱香。然后我们绕道走过修整一新的古莲桥,廊桥上安静凉爽,坐在桥边遥望打雨的鱼船,这种生活何尝不是我们所向往的啊! 下午一点多沿着石板路参观了几个民间博物馆后来到临溪的一家苏州小餐馆吃午饭,点了几个当地的特色:巴鱼两吃、酱爆河虾、还有一个绿色蔬菜至今还是没记住名字:) 步出小餐馆我们直径来到先前的菱塘湾尽头的小茶屋,选了小晒台的座位。依偎在爱的身边,品着乌龙,闻着茶香,静静地欣赏着古莲池,微风不时得俘过我们的脸旁,春的绿意充满我们的双眼,此时此刻我们是幸福的。 已经下午四点半不得不离开这个安静的小镇了,也许再过几年被更多的人所知后,古镇会失去这份悠闲与无争,庆幸我们能领略,而且是和心爱的人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