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酒越陈越香。想起一件有关旅游的陈年往事,欲吐为快。 我生平的第一次旅游,是到苏州。 到苏州旅游,我只带了10元钱。玩了一天,只化了6元。 游天堂苏州,只化了6元,这在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当时的真实情况确实是这样。千万别以为这是笑料。 其实,那时还不太兴“旅游”这个词。叫游玩,上海话叫“白相”,即白相苏州,或到苏州白相。
说起来,这已是30年前的游历了。却依然历历在目。 虽然,随着时间的消逝,记忆的细节已慢慢淡薄,但是,轮廓的深印却难以磨灭。 那时,我们刚进单位工作不久。一个月薪水才18元。临近“十一”国庆节,2位中学时的要好同学来找我,相邀要庆贺一下。 我们没去饭店酒馆大吃一顿,也没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而是商量着到外地去见见世面,白相游玩一番。 到哪里去“白相”呢?刚刚工作、涉世不深、阅历肤浅的我们,还不大了解祖国的名川大山、风光胜地,也没有外出远行的经济实力。但我们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于是,我们决定到路途较近的苏州游玩。
这是国庆节的清晨。2位同学早早赶到我家集合。我们每人带着10元钱,怀着憧憬的心情,开始了白相苏州的旅程。 从我家坐公交电车,7分钱车票,到上海老客站(北站)。我们坐的是节日增发的直达苏州的棚车,车票是0.5元,发车时间是6:30。 所谓棚车,就是闷罐子车,车上没有坐位,只有一只解手的大铁桶。乘客是站着的。但因为是直达车,到苏州仅1个小时,象快车一样。
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是第一次出门,也从未来过苏州。但大家不怯生。俗话说:“路在口中”。 当时的民风淳朴、人情真切。苏州人热情有礼。你不用担心问路时,别人会不理不睬;也不用担心会欺负外地游客,来个指鹿为马、指东道西,乱指方向;更不用担心会遭到欺骗或欺诈。
在苏州市民的热情指引下,我们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地完成苏州之旅:先是玩虎丘。接着玩留园、拙政园、狮子林,以及动物园。当然,还到闹市区、观前街游玩一番。 苏州不仅园林景色美,苏州人的话音也滑糯好听。 记得在动物园看狮子时,一位苏州六七岁小姑娘对她母亲说:“妈妈,你看,小狮比小猫还小”。苏州话把“小”念成“笑”,把“小狮”、“小猫”说成“笑狮”、“笑猫”,那婉转的话音真的很好听,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当时,苏州的公交车票价有2种,路近的5分钱,路远的1角钱。 各个景区的票价也很便宜。每位游客的门票是以“角”为单位计价的,不过是每人二三角钱。 苏州的小吃很丰富,也很便宜。各色糕团是5分钱1个,汤面是1角钱1大碗。 我们三人玩了这么多景点,午餐又吃了小吃,还带零食,每人一共才化去2元多(市内乘车约4角钱,景点门票不到2元钱,午餐连冷饮、零食5角钱)。
回上海时,我们买的是快车,票价2元5角(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腐败了)。就这样,我们畅畅快快地在苏州游玩了一天,连火车票、公交车票、景点门票、以及午餐和冷饮、零食,每人一共才化去不到6元钱,10元钱还剩下4元多。 这是一个低物价、低收入、低消费的年代,是一个均贫富的年代,是一个生活低水平的年代,也是现在的青年无法想像的年代。
30年前的白相苏州,我的收获有三: 一是苏州园林的精巧、奇丽、秀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大饱眼福。“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然名副其实。 二是引发了我想游杭州的愿望。同为天堂,游了苏州,怎能不游杭州? 三是激发了我潜在的旅游兴趣,使我从今以后喜欢上了旅游,成为驴友。
以后,我又多次去过苏州,但是,再也没有以前那种深刻的印象,那种深切的体验,那种心灵的撼动,那种无穷的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