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玉出昆冈--昆山、锦溪一日游

2016-1-20 00:00| 查看: 271|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2005年6月3日,昆山、锦溪一日游。

早晨的天气不错,出门便直往火车站而去。买票,9:50的沪长1346,无座,于是找到餐车,和列车员商量后上得车来,花五元钱购饮料一瓶算是补个座位。列车启动了,缓缓驶离上海站,心中不由泛起一种淡淡的迷惘与喜悦相交织的感觉,喜欢这种一个人坐着火车去旅行的感觉。窗外江南水乡的风景不断掠过,不知不觉抵达昆山,已然10:40。

出站后往站前广场找到1路车站,从火车站去亭林园要经过著名的奥灶馆。昆山的公交车有些特别,我明明从前门上车,且投了币,可是却发现原来还有售票员在招呼,乘客可以从前门或中门自由上下,也可以选择自己投币或向售票员买票,真是奇怪。沿着老城的人民路一路向北,不多久就到了奥灶馆,已过11点,就先解决午饭吧。奥灶馆看上去是一座仿古建筑,飞檐翘角,上下两层,一楼供应大众化面点,八仙桌,长板凳,久违的感觉。面有三个品种,14元两个浇头,15元三个,16元四个,有熏鱼、排骨、牛肉、卤鸭,可由食客自己搭配。于是点了一碗15元三浇的,说实在的,浇头很一般,可是面汤红油浓汁,味道极鲜,很合胃口。此外奥灶馆还有一种奥灶方便面,食客如果意犹未尽的话,可以买上一箱带回慢慢享用。

吃饱了就该向亭林园进发了,也就一站路的距离,甚至可以远远看见。走了大概五分钟,来到玉出昆冈的牌坊前,昆山以及其所在的玉山镇就是由此而得名的。牌坊后是一照壁,有赵朴初先生所题亭林园三字。亭林园里有一马鞍山,虽不甚高,至山顶却也可俯瞰昆山。踩着石板路前行,拜谒顾炎武。顾炎武,昆山人氏,号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也是个旅行家。在其塑像后的照壁上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参观了顾炎武纪念馆,然后从东侧登上马鞍山,在山顶的一览亭歇息,极目远眺,整个昆山城尽收眼底,一片欣欣向荣。下山途中,过妙峰塔、玉泉井。又入得昆曲博物馆内游览,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馆内建有一个大大的戏台。在亭林园内随走,发现祖冲之的塑像,原来曾在昆山为官,也为百姓做了些好事。本已打算出园,却又想起坐电瓶车在园子里开了一圈,一路向师傅打听了锦溪和千灯的情况,决定去锦溪,大名鼎鼎的周庄人太多,我就不凑热闹了。出,仍在门口坐1路车返回,到一个叫做三角塔的地方下车,沿着朝阳路往西走,第一个汽车站是往昆山市外的方向,再往前第二个汽车站,这才是发往市内乡镇的。到锦溪坐周庄方向的车即可,流水发车,大概20分钟左右一班。

13:20发车,出昆山市区,经新区折向南,差不多一小时后即到锦溪。到了锦溪车站后可以和司机商量再往前一点坐到锦溪古镇的牌坊前下车,能少走一些路。下车后沿着大路一直向前走到湖边,记得看见门票五十的招牌可不予理睬,那是针对团队游客的。一个人的话就只管径直朝里走,往右拐就是景区,过了小桥见文昌阁,一边挨着莲池禅院。向湖面的方向看去,可见古莲桥和湖中的小岛,相传葬着南宋陈妃。沿着古镇的上塘街闲庭漫步,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情趣。老街两侧的商铺,大都有卖一些阿婆菜、袜底酥,还有那几乎泛滥的蹄膀。也有几家茶馆,老人们喝茶下棋,其乐融融。镇上分布有不少的民间博物馆,散落于老街两侧,有兴趣也可以选择参观,不过好象要买联票。走过众安桥就是下塘街,依着小河,廊桥一般。还见到很古朴的理发店,没有顾客,师傅悠闲的坐着。就这样独自一人游走在古镇之中,不由想起小时侯老家的那条南门街来。约一小时后,已差不多走遍了锦溪古镇。

离开锦溪,路边拦车回昆山市区,没有到汽车站,提前在柏庐路立交下了车。从合兴路走了十来分钟回到火车站,给傍晚的昆山站留影一张,坐17:35的苏沪5073回上海,如此这般闲散的度过一天……惟恐日子久了,山高水远,记忆模糊,胡乱写下这一篇流水帐似的东西。


(奥灶面)


(亭林园)


(锦溪)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玉出昆冈--昆山、锦溪一日游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79561-1.html
本文关键词:玉出昆冈--昆山、锦溪一日游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