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昨晚的酒足饭饱,换来今晨起个大早,为节省时间与体力,打的前往钟山风景区,事后证明是个明智的选择,一路上没看见游1、游2的班车,也许它们还在睡大觉,呵呵! 钟山风景区包括明孝陵、中山陵、灵谷寺,就如前面的顺序一样,车是先到明孝陵,最后才到灵谷寺,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先进灵谷寺。 首先映入眼帘的灵谷胜境四个镏金牌匾,穿过大块砖石铺就的长长小道,看见的是一座高10米左右的绿色琉璃瓦覆顶阵亡将士纪念牌坊,五门六栋三楼的布局,正面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的“大仁大义”题字,两边各有两朵梅花拱卫,顶部上镶有中华民国国徽,两侧是国民党陆军第十七军募款捐赠的一对石狮,后有“救国救民”,其余华丽的图案一如正面,雕工尚算工整。 沿着小道,无梁殿呈现在眼前,下有辛亥革命蜡像馆牌匾,无梁殿原名无量殿,为明代建筑,1931年被国民政府改为公墓祭堂,因砖石拱券结构,不施寸木,因而得名。里面放置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士的蜡像,对于众多历史人物的真实相貌,签于才疏学浅,本人无法判断蜡像的做工是否精确到位,但老一辈的大帅哥孙文还是知道的,形似都称不上,更何况神象,如此的推而广之,其余的蜡像不看也罢!想想上海的杜莎夫人腊像馆,那只有一个字-赞! 往右走来到灵谷寺,灰色的外墙披着琉璃瓦,中间是一条宽约2米左右的橙色地带,工整地书写“南无阿弥陀佛”,从色彩搭配来说,感觉就是舒爽。 沿着中轴线,来到灵谷塔,台阶的正中是一幅石雕,刻的是:山水之上,祥云之巅,托着太阳。灵谷塔,为九层八面,为石质结构,第一塔层的四面石壁有蒋中正的题字“精忠报国”,三个入口的门眉上分别刻有隶书体的“有志竟成”“成功”“成仁”,里面是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训词。 快步直上最高层,发现钟山果然是风水宝地,一座大山就在北方呈圆弧形向东西方滑落,极为符合古人的左青龙、右白虎之说,满山的森林郁郁葱葱,丝毫未见祼露的土地!我无法得知古人是如何察看山势,也许是罗盘的功效?我不得而知! 乘旅游观光小火车前往明孝陵,小火车,好玩而已,其实是有配有火车头的汽车,不过发现红黄相间的火车头,煞是好看,持联程景区门票可乘坐。(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