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一天 短的只有几泡茶的工夫 又一次到这个城市 又是冬天的季节 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航 历史的尘埃从不会无影无踪 心随境迁 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清净寺 始建于公元1009年 闽南建筑彩塑 古今梨园戏 至今唱哪出 千年古刹开元寺 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 名莲花寺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开元寺 殿前大庭传因紫云盖地而凡草不生 石庭两侧分列八棵古榕及各代古经幢、石塔 桑莲法界 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有一个传说:此处原是泉州巨富黄守恭之桑园,高僧匡护禅师来此求地建庙。黄公曰,待园中桑树开白莲。翌日,桑树果开莲花。黄悔言,僧飘然而去。后黄公染疾,三年不愈,桑开白莲三年不绝。黄公悟,舍园造寺,称莲花寺。 寺内乾隆年间的石壁 俗称麒麟壁 其上却非麒麟,而是名“贪”的怪兽,为贪食海水中太阳的影子而葬身海浪,原立于城北城隍庙前 为警示贪官污吏而建 东塔名镇国塔 唐初建为木塔 宋改木为砖 又易砖为石形制为八角五层楼阁仿木式 通高48.24米 为国内最高石塔 西塔名仁寿塔 略低于东塔 其规制与东塔几无二致 寺内古榕 建于北宋年间的洛阳桥,位于市郊东北洛阳江入海口,古时此处渡口名万安渡, 故又称万安桥。由时任泉州郡守的蔡襄见此渡口主持修建,历时六年八个月竣工, 是第一座跨海大石桥,与赵州桥齐名,素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桥梁建成后,蔡襄亲自撰写《万安桥记》。 此桥采用的船形桥墩是现代桥梁“筏形基础”的先驱,并独创种植牡蛎以固桥基之法。 桥上石刻造像 镇守于桥头的武士石像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 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节选自余光中《洛阳桥》 遥望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为明代洪武二十年为抵御倭寇所建 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曾视师崇武 古城小景 海岸独钓 惠安石雕 天下第一龟 崇武海滩 西沙湾 玄妙观三清殿 殿檐彩塑 像一张老明信片 泉州木偶剧团 傀儡戏神——相公爷 。从古至今,泉州地方搬演戏剧,必尊傀儡戏为先,有“前棚傀儡后棚戏”之成例。 悬丝傀儡 这些木偶比你我年龄还大 泉州木偶头最初由民间佛像雕刻作坊兼营, 因此保留了佛像雍容丰腴、神韵含蓄的艺术风格 被操纵起来 他们就有了灵魂和生命 离开原有的地方 出去走走 总会觉得轻松 因为变成了过客 只需享受 不必沉重 所以总想从这里到那里 不想停下 害怕停下是谁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忧郁的种子 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 如此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