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芷江,一座彪名青史的小城

2016-1-19 00:00| 查看: 921|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今春去黔川旅行之前,先到了湘西怀化。为的是参观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芷江之所以在抗战末期国人皆知,只是为了保卫芷江城及机场,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雪峰山展开一场殊死的战争,这是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与侵华日军进行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战役,结果是以日军惨败,中国军队胜利而结束。芷江还是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政府投降的第一站。故今日之国人到湘西,极应到此地凭吊一番。旅行团到湘西,张家界、凤凰必去,为什么就不能顺便去芷江呢?

1946年2月国民政府为纪念抗战胜利,在芷江舞水河畔的七里桥受降原址建立了一座四柱三门“血”字牌坊,即高8.5米的受降纪念坊,中国的凯旋门。现在的受降纪念馆是由几部分组成:纪念坊、受降仪式旧址、抗战胜利纪念馆、史料陈列室等。连接受降会场和抗战胜利纪念馆的主道两旁,树木高耸,地上花草郁郁葱葱,显得非常庄严肃穆。也许不是节假日,游人寥寥无几。我漫步在其中,想象着当时的情景。

卢沟晓月见证抗战第一枪

芷江受降结束浴血整八年

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芷江受降为八年抗战写上极其光辉的最后一页。地处湘黔交界的芷江侗族自治县,曾有一度受到世界的瞩目。她见证了中华民族最扬眉吐气的一幕,见证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的彻底覆灭。1944年,盟军成立中国战区陆军司令部。何应钦为总司令,辖四个方面军,计30个师,共30余万兵力,全部美械装备。同时成立中美空军混合部队,在湖南芷江开辟了盟军远东第二大机场,开展对日军事目标的战略攻击,使日军在湘桂、粤汉铁路陷入瘫痪,长江航运不能通畅。1945年1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召开紧急会议,为对抗盟军的战略攻击,制定以夺取芷江机场为目的的芷江战役,又称芷江攻坚战。

4月初,军委会主席蒋介石在重庆召开紧急会议,任命何应钦为总指挥,集结20个师共20余万兵力布防在湘西雪峰山一线迎敌,誓保芷江机场。至此以雪峰山为主战场的会战序幕拉开。此战役自4月9日开始,6月2日结束,历时55天,最后以日军彻底溃败而告终,史称湘西会战,又称芷江保卫战。此战役共击毙日军12000多人,伤230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取得了八年抗战最后一次大会战的胜利,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缴械投降奠定了基础。中国军队也在抗击侵略保卫国土的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会战中,殉国将士7737人,伤12483人。特别要指出的是,日军所至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罪行累累。

湘西会战的胜利,对加快侵华日军的投降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同时广大爱国官兵和战区人民团结协作,抗击日敌入侵,捍卫中华民族生存的历史功绩,后人永志不忘。湘西会战在中国抗战史和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5月9日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7月26日 美、苏、中三国签订波茨坦公告,限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6日和9日 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

8月9日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8月10日 日本外务省委托瑞士、瑞典两中立国向中、美、英、苏四国发出“乞降照会”。

8月14日 日本天皇裕仁召开御前会议,发布投降赦书,即投降诏书。

8月15日 军委会主席蒋介石电令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无条件投降,即投降六原则。

8月17日 冈村宁次电复蒋介石,派侵华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少将为投降代表洽谈投降事宜。洽谈地点为玉山机场,后改为芷江机场。至此,芷江成为全中国、全世界所注视的地方。

根据军委主席蒋介石的命令,授予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何应钦全权处理受降事宜。何应钦即对所属部队下达调动命令,即赴各受降地区接受侵华日军的投降事宜。8月18日蒋介石再电令冈村宁次决定日降使者来芷江的日期即应遵守的事项。

大意如下:

规定降使所乘日机的飞行线路及高度、起飞及降落的时间。

日机要在机翼上下各漆有光芒的日本国旗一面。

机翼末端各系4公尺长红色布带以资识别。

须带所有日军战斗序列、兵力位置、指挥系统之表册。

使用电台的一些命令和规定。

盟军三架战机升空监护。

经过一系列细密的准备,各方官员及新闻人员陆续抵达芷江。八月的芷江,天高气爽,晴空万里。芷江成了欢乐的海洋。大街小巷贴满庆祝胜利的标语。“庆五千年未有之胜利,开亿万世永久之和平”的巨幅对联布置在城东门。“庆祝抗战胜利,巩固世界和平”,“向盟军战友致敬”,“向抗战将士致敬”,“抗战胜利万岁”等标语随处可见。县城中心搭起彩楼,上书“胜利之门”四个大字,教堂楼顶挂中、美、苏、英四国国旗。龙津大桥两端搭起青松翠柏牌楼,各书“正义大道”“和平桥梁”,并用松柏扎起许多“V”字。

8月21日,是日军降使到达的日子。这天芷江的天空碧空万里。芷江机场,停放着百余架飞机,百余辆各种汽车。中国国旗高高地迎风飘扬。5000多人代表着各界聚集在机场,目睹激动人心地胜利时刻。11时降使所乘日机飞临芷江上空。此前飞临常德上空时,今井武夫发现一挺机枪,立即命令丢掉,坠入洞庭湖中。降使日机到机场上空低飞三周以示敬意。11时20分日机落地,按照指令绕场滑行一周,驶向指定地点。飞机停后,几千名中美官兵从机场四周蜂拥而至,标志投降地红布带顷刻被中美官兵撕碎,留作纪念品收藏。11时35分机门开启,今井武夫站在舱门内问是否可以下机,得到肯定地回答后,今井面带戚容,缄默无语,走下飞机,向中国国旗敬礼。随后接应官员核对降使及随员名单,宪兵对日方所带行李进行检查。而后开来4辆美式吉普敞蓬车,前后两辆均乘中方警戒宪兵,中间两辆插有白旗,日军降使及随员乘坐。从机场到日军降使驻地长约二公里地路旁,已站满中美两国军人和市民百姓,车队经过之处,“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审判战犯”“严惩战争罪犯”的口号此起彼伏。今井武夫一行,汗流如柱,面色惨白。战后今井武夫回忆录讲述了当时的心情:“自宣布战败以后,我们这几天的一切举动好像是发生在另外一个世界上的事,是由另外的一些人扮演似的,我只是沉痛地陷于伤感之中。”

芷江受降会场,是一栋黑色木板西式平房。会场左右两边地路上,各扎木牌楼一座,上首扎有“和平之神”四个大字,并有一大型V字。会场前的旷地上,四根旗杆高竖中、美、英、苏四国国旗。两座缀满青松,嵌“正义”“公理”字样的牌楼高耸门外。

会场内,进门右侧为受降区,中墙悬孙中山像,像的上方为孙中山的手书“天下为公”。像的两侧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许努力”的条幅。下方为总理遗嘱及军人读讯,党员守则。进门左侧为记者区,共有中外记者一百数十人挤满屋内及外面走道。会场布置庄严简朴没有任何装饰。

受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委派,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主持受降。左右各坐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冷欣中将,中国战区美国作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准将。下方为投降代表席,两侧各坐数名军政高官。

下午3时,中方联络官接陆军总部电话,立刻把日本投降代表带来,只准四人不准带枪。会场周围增派警卫,门前设三道岗哨。下午3时40分,日军代表今井武夫及随员共四人出现在第一道门卫前,向卫兵行礼,卫兵准其通过。今井武夫一行走到会场门前,止步。萧毅肃说:请进来。四人走到桌前,脱帽,立正,向萧毅肃、冷欣、柏德诺鞠躬。三人坐着点头回礼。随后今井等四人在投降席坐下。下午4时,日军投降典礼正式开始。

主要内容如下:

中方确认投降代表身份。

日方呈交日军在华所有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兵力位置及各种指挥系统等表册、文件,并呈上指挥刀。

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备忘录(即命令)交日方代表转冈村宁次。

中方派冷欣中将率领有关人员与日方投降代表同机飞南京,成立南京前敌指挥所,做中国军队接管南京、上海、北平的前期工作。

经何应钦总司令批准,将派陆空军将校和美军人员到日方代表宿舍进行具体细节的会谈。

4时50分,日军降使一行起立鞠躬,退出会场。昔日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终于低下了罪恶的头。此时东方天空出现一道七色彩虹,人们欢呼,中国的虹,中国的吉兆。

23日下午1时20分,今井武夫乘挂着白旗的吉普车,由联络官引导,接受何应钦召见。召见共进行9分半钟。日本降使在芷江历时三天共52小时。于23日下午2时30分离开芷江,返回南京。当天晚上,何应钦举行胜利和平酒会,并发表演说,感谢美、英、苏三国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帮助,感谢罗斯福、杜鲁门总统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对中国官兵的忠勇抗战,中外记者昌枪林弹雨的忠实报道,深加赞美。由于蒋介石把受降签字地点由芷江改为南京,所以芷江受降可为受降第一阶段,即受降预备阶段。正式签字定在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中国陆军总部举行。何应钦、冈村宁次分别在日本政府降书中文本上签字盖章,各执一份。接着冈村宁次接受蒋介石第一号命令,并在命令受领证上签名盖章。降书签字仪式历时20分钟结束。到此受降仪式全部结束。但受降具体事宜任重道远。

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停泊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举行。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国民政府定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值此“七七事变”七十周年之际,写下不是游记的记事文章,为的是回顾这一段中国人永不能忘记的历史,为的是缅怀为了这一段历史而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国弱必受列强欺凌,国强诸国不敢小觑。只有国家真正的民主富强,国人才能在世界面前得到尊重。

谨以此文表述参观芷江受降纪念馆后的心情。


(受降纪念坊)


(受降会场外部)


(受降会场)


(受降纪念馆)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芷江,一座彪名青史的小城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71959-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