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诚子西游记(19) 鬼斧神工张家界(9) 峡谷幽幽幽几许(下) 2009-12-11
我去过不少名山幽洞,无论何地总会找出一些或神似或貌像的异石,始作俑者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冠以动听的名字,其实有些只是附会而已,更加口口相传变得神乎其神了,最有代表性的是漓江那块所谓的九马画山峭壁了。传说当年周恩来和陈毅泛舟漓江,行经九马画山之下,周找出九匹而陈只辨出七匹,陈因而心悦诚服地对周说:“所以你可以做总理,我只能当外交部长。”这样的故事只能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而已哪能当真。这次我和老翁也从九马画山下漂过,老实说我们一匹也看不出来,大概是太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缘故,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孩子一样。 当然有些景观和现实中的形象的确很相似,只是因为现实中的形象实在太典型了,所以很容易就找到“相似三角形”了。例如这次在金鞭溪看到的文星岩和鲁迅的侧影很像。但有团友说也很像高尔基或者斯大林的侧影,建议改为暴君岩,说得也有道理。
这个侧影我在雁荡山也看到过。
这叫双龟探溪,非常逼真呢。 下面的石峰从顶上裂开,很像被斧子劈开的,因而被称为劈山救母。
下图为金鞭峰,像倒悬的古代兵器金鞭,溪因此而得名。
此为神鹰护鞭,金鞭峰边上的石峰被指为展翅欲飞的神鹰,有些牵强。
这座山峰没有名字,我看它的皱褶倒很像老年人的皱纹呢。
我在峡谷里看到三首赞美金鞭溪的诗,照录如下: 其一 十里金鞭半日还,杖藜冒雨步深山。 林峰拔地惊观止,仙境何来人世间。 作者周太和,查资料得: 历任陈云秘书,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学工业部综合计划组组长,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爱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第一副主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顾问。是中纪委委员。主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等。 三诚子点评:意境平平,一般而已。 其二 五步一游画里若,千姿百态叹奇观。 瑶池何及张家界,引得花仙变翠峦。 三诚子点评:作者许世杰曾任广州市高官,拼凑成篇,平庸之作。 其三 龙女花开年复年,驱山填海亦徒然。 独夫难夺黎民志,溪上空悬霸主鞭。 作者杨宪益,著名翻译家。无论文采和意境远较前两首高得多。诗中霸主指秦始皇,用了秦始皇企图用金鞭驱山赶海的典故。此诗不知成于何时,是否以古讽今不得而知。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有碑林,内有朱镕基诗作一首: 其中一句“童山濯濯心怏然”耐人寻味。 著名画家吴冠中对于张家界的发现功不可没,就像沈从文的一部小说让凤凰城名闻遐迩,陈逸飞的一张油画使周庄走向世界一样,吴冠中到张家界的写生揭开了张家界神秘美丽的面纱,从此养在深闺人人爱。有关吴冠中和张家界的资料转录如下:
吴冠中发现“张家界” 1979年,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要布置一幅湘绣作品《韶山》,需要一幅彩色画稿,这项创作任务落到了吴冠中的肩上。应湖南省委之邀,吴冠中于当年秋天到长沙作画。画稿完成后,他谢绝了丰厚的报酬,只希望邀请方能为他到湘西及南岳一带写生提供便利。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湖南省委特意派了专车和随行陪同人员。吴冠中向来喜欢对景写生,他的风景画也大都源于实景,极少闭门造车。为了获得对大自然的真实深切的感受,他每年都要想方设法地出去几次。很多情况下,他外出写生时都是自费,这次写生有专车和专人陪同,机会十分难得,在他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也是为数不多的一次。 吴冠中原打算先到湘西凤凰县。临行前,有人告诉他,有个叫张家界的地方风景也不错。不过,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他就没在意。奇怪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司机对前往凤凰县的路不熟,汽车竟然稀里糊涂地沿着崎岖的山路进入了人烟稀少的茫茫林海之中,隐于大山深处的美丽壮观的景象让吴冠中大为惊讶,眼前奇峰连绵、怪石高耸、洞壑幽深、流泉飞坠。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游览过无数的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一个好去处。好不容易找到人问了一下,原来这里就是张家界!这里方圆几百里,到清朝时也不过有几十户人家,虽然风景优美,但终因交通不便而鲜为人知,真可称得上是一处世外桃源。历史上,曾到此一游的人少而又少,“一生好人名山游”的李白没有在此地留下诗篇,徐霞客也未曾踏上这片土地。 吴冠中深深地被眼前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凭借着自己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他马上认识到了张家界独特的审美价值,决定在这里认真看一看。在当地林业工人的带领下,吴冠中一行向大山深处进发,所见真可谓一步一景,美不胜收。这里纳南北风光,兼诸山之美,如同—部独一无二的风景奇书,更像一幅百看不厌的山水长卷,使人流连忘返。陶醉于这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景色中,吴冠中深感此行不虚,更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 到了晚上,山里寒气袭人,当时张家界没有招待所之类的设施,吴冠中一行就在伐木工人的木棚里住下。他们吃着山间的野味,喝着幽谷的清泉,门外松涛阵阵,屋中人声鼎沸。工人们对吴冠中这位北京来的大画家非常尊敬,热情地向他介绍张家界,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到红二方面军经这里踏上长征之路,从各处奇异的风景到他们攀登悬崖峭壁的惊险故事。他们都希望吴冠中能用他多彩的画笔描绘出山乡的美景。山里人的淳朴和豪爽让吴冠中感慨良多,更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冲动。 第二天一大早,吴冠中就爬起来,准备创作一幅大画,记录下自己看见的神奇景色。可是到哪里去找足够大的画板呢?正当他发愁时,工人们抬来了伙房里擀面用的案子,一米多宽,两米多长,正合适。在吴冠中的指挥下,几个人把案子抬到了大山脚下。为了捕捉美好的景象,吴冠中采用了他擅长的彩墨技法,先勾出山体的大轮廓,然后横涂竖抹,纸上不一会儿就出现了耸立的奇峰、苍翠的松柏、高悬的瀑布、潺潺的溪流、浮动的烟岚。围观的人们都赞叹不已。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走出去过,第一次看到画家对景写生.所以看得都非常专注。虽然吴冠中的绘画带有抽象意味,但由于深得张家界的神髓,长年累月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还是读懂了他的笔墨。吴冠中一遍一遍地加工,一遍一遍地收拾,用了一整天时间,创作出两米多长的《马鬃岭》和一米见方的《张家界》(见上图)。因为时间安排较紧,而且还要到其他地方写生,吴冠中在张家界待了两天就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后来,他又根据自己的写生稿创作了丈二巨幅彩墨作品《张家界》(见上图)。 回到北京后,吴冠中的心情仍旧久久不能平静,对张家界这颗被人们遗忘的“明珠”感慨颇多。在短文《养在深闺人未识》中,他这样写道:“这里的秀色不让桂林,但峰峦比桂林神秘,更集中、更挺拔、更野……为了探求绘画之美,我辛辛苦苦踏过不少名山,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美。就以峨眉来较量,峨眉位高势大,仗势吓人,其实并没有张家界这么突出的特色……” 这篇文章在《湖南日报》发表后.如平地一声雷,震动了旅游界,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很多艺术家都慕名而来,而且游览之后都纷纷赞美张家界的绝美。众多艺术家的赞美及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引起了湖南省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从上世纪80年开始对张家界进行开发。经过大家多年的努力,张家界逐渐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在张家界最早的导游手册上,吴冠中的文章被列于篇首。旅游业的兴旺发达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贫困的湘西老区迅速致富。人们也没有忘记吴冠中,他们在景区的大门处立了一块石碑,记述了吴冠中对张家界的声名鹊起所起到的作用。
就以这篇报道来结束我的张家界系列游记,秃笔实未能曲尽张家界之美,希望朋友们亲自到那里去看看,也不枉老朽一片苦心了。 提问 添加摘要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mmaryp").innerHTML=document.getElementById("linkgo").innerHTML; 来自旅行吧博文:http://u.cncn.com/space-48338-do-blog-id-2167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