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三诚子西游记(10)

2016-1-19 00:00| 查看: 310|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三诚子西游记(10)

    追寻古老的长沙

    2009-12-8

    走马看花游长沙看到的自然只是一鳞半爪而已,长沙的历史源远流长,要花上许多时间才能有所了解。陈君在我们离开长沙的前一天带我们游览了两个地方,也许就是现在普通人所能看到的一点历史遗痕了。去张家界的旅游团中有几个年轻的上海团友告诉我,湖南省博物馆里有不少东西可以看,包括马王堆出土的金镂玉衣的复制品。不过一则没有时间,二则博物馆里的东西一般比较刻板,对那些展品我的兴趣并不大。只记得从前有关马王堆文物的报道中提到有一件酒具,上面镌刻着六个字为“没有我,便无趣”很有意思,那当然是形容杯中之物的。我常常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能够使亲友们想到我时就联想到这六个字,自己愉悦,也将欢乐带给别人,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只怕有时候做过了头反而惹人讨厌,老顽童的分寸也不好拿捏呢。

    陈君带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贾谊故居,离我们下榻的旅馆很近,就在太平街上。根据资料:

贾谊故居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府邸。汉武帝时期,由皇帝敕命修缮贾谊故居,这是对贾谊故居的第一次重修,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贾谊故居历经了约64次重修,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年。明朝成化年间,长沙太守钱澍寻贾谊古井,募款修建贾太傅祠,这是贾谊故居第一次以祠宅合一的形制重修。贾谊祠后建有大观楼,祠前有一口井,相传是贾谊所凿,称太傅井,井旁有一石床,为贾谊当年原物。宅前有两块碑石,左右各一,高约丈余,字迹剥蚀不可辨认。又有大柑一株,传为贾谊手植。以上文物均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后仅存亚殿一座,祠正堂正壁上,刻有屈原像。古井尚在,古碑尚存,石床1958年被盗,旁另辟小巷,名为太傅里。

  现贾谊故居共三进,包括:

  贾太傅祠----供奉贾谊铜像及其著作

  太傅殿----贾谊生平及思想介绍

  寻秋草堂——清以来,寻秋堂为文人墨客凭吊贾谊之后,吟诗作画之处,游人亦在此饮茶休息。

  碑廊——内陈列《古今名人咏贾诗选刻》及明清历次重修故居碑文。共有历代名人咏贾诗二十一首及明清重修故居碑文五篇。

贾谊故居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是长沙作为“屈贾之乡”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早的名人故居,拥有现存年代最久且连续使用至今的古井,其基址考古发掘出金砖、玉器、瓷器、陶器、银元等文物。

   
    上图为故居中贾谊的塑像,后面书法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的草书。

据说此井为贾太傅旧物,但是否真迹也无从考证了。

 碑廊修造得很考究

    贾太傅语录和M语录有些不谋而合呢! 

     第二个景点就是市中心的天心阁公园。陈君告诉我说当年关云长大战黄汉升的古战场即在此地,但我遍查资料也没有见到记载,想来也是齐东野语不足为凭的。

天心阁有关资料如下,有兴趣者不妨看看。

   天心阁,天心阁在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是长沙古城的一座城楼。为长沙重要名胜,也是长沙仅存的古城标志。具体方位为长沙市中心东南角、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内。

  天心阁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抚军杨锡被主持兴建。阁名引《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阁楼总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当时为全城最高处。解放后市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阁体乃1983年重建,仿木结构,栗瓦飞檐,朱梁画栋,主副三阁,间以长廊。整个阁体呈弧状分布。主阁由60根木柱支撑,上有32个高啄鳌头,32只风马铜铃,10条吻龙。阁前后石栏杆上雕有62头石狮,还有车、马、龙、梅、竹、芙蓉等石雕,体现了长沙楚汉名城的风貌,另外阁内还珍藏了许多名人字画。

  天心历史——长沙筑城,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刘邦立汉,封重臣吴芮为长沙王,置长沙国,都长沙,始筑土城。由汉迄宋,随着社会发展,城池亦向南北两向渐次扩展。至元代广袤已形定局,但城垣形状仍较简陋,明初,才垒址以石,使之“上下完固”。清顺治十一年,洪承畴拆明朝诸藩王府之藩城砖,尽数用以修筑城垣,使其增高加厚。此后又续修建,设有窝铺、更栅,增修城楼、炮台、垛口,为之一新。辛亥以后,为了发展贸易和交通,拆除城墙,修筑环城马路,因阁峙城头之故,存此一段。

  天心阁的基址占着城区最高地势,加之坐落在30多米高的城垣之上,又有“高阁插云”、“麓屏耸翠”、“疏树含烟”、“池塘夕照”四景相随,近有妙高峰为伴,远望岳麓山为屏,因而显得更加挺峭、峻美。

  登上天心阁,极目四望,全城景物,尽收眼底。楼阁碧瓦飞甍,朱梁画栋,又大有古香古色,无论是游览观光者还是常居市民,总是留连忘返,恣意盘桓。

  “天心阁”之称,是据传说而来,当时的星象学者认为这里地势高峻,地脉隆起,为文运昌隆之祥兆,于是在城楼建“天心”与“文昌”二阁以应之。昔日有对联:“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灯火总关心”,即是建阁的初衷。岁月流逝,天心、文昌两阁均毁,只有一块“天心”的匾额留下来,后在文昌阁遗址旁兴建一阁便称为天心阁。

  天心阁由于地势高,为攻守险要,这里便成了兵家必据之地。太平天国时,西王萧朝贵率军攻打长沙就是从这里进攻的。至今城墙上还留下了一些炮眼。1905年,孙中山、黄兴在日本派遣同盟会会员陈家鼎回湖南组织同盟会机关,其秘密机关一度设在天心阁内。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率领工农红军攻入长沙,也在天心阁向部队作过报告。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时,天心阁化为一片瓦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天心阁所在地辟为“天心公园”。1983年重新复建名阁于明城垣上,垣高17.5米,地势海拔60余米,高出市区30米,居高临下,俯瞰万家。主阁3层,两翼各有两层副阁,间以长廊,呈弧状布局,左右映带,如鸟张翼,浑然一体。黄瓦飞檐,翼角高翘,32副阁角悬挂铁马铜铃,风摇铃响,悠悠清越。主阁南额“天心阁”,北额“楚天一览”。阁北侧原文昌阁遗址留为广庭。广庭东面筑以拉弓山墙和腰门。依 旧嵌:“雄镇”、“壮观”、“居高明”、“远眺望”门额。主阁下的明代城垣,雉堞、炮洞均加修葺,更显古城嵯峨、面目一新各楼高耸之壮观。正如清代诗人李绍隽所咏:“城南耸高阁,直与丹霄薄。插顶上天门,扪着星斗落。我今一登临,极目真穹廓。物色卷横空,烟霞飞漠漠。湘水作带环,麓屏为扁钥。远浦送帆来,晴岗凝翠幔。雁字写长天,渔叟沿江泊。塔峰指顾间,万户倚楼脚。举目白云低,风动响铃铎。胜迹昭今日,纵笔摇山岳。”在天心公园内还砌有假山、凉亭,盖有阅览室等。入门通路开阔,两旁绿树成荫,园内五彩缤纷,鸟语虫鸣,是人们习拳舞剑、练琴读书、游览休憩的一个好处所。

  还有关于天心阁的对联:(上联)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 (下联)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

  评语:“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

  2000年10月天心阁再做修缮,阁外辟开放式绿色小公园,很可惜的是原来上阁处颇具特色的青石板长坡被拆除。

2006年天心阁恢复了东边主楼踏步前的楼牌,并公开征集老对联。家住省图书馆的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幅图,图上的对联清晰可见。据考证,老楼牌名为祟烈楼牌门,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它与现在还存在于天心公园景区的祟烈亭同时修建。楼牌上共有对联两付居中的一付为:“气吞胡羯,勇卫山河。”,两边的为:“犯难而忘其列,所欲有甚于生。”

如今天心阁四周高楼林立,即使登上天心阁恐怕也不能纵览长沙市容了。况且如果你要登临,还得另外买票,虽然天心公园不收门票。

天心公园倒是个平民乐园,在天心阁下方以及后面设立了两个茶室,茶客众多。不过如果你不想喝茶,随便到这里城头上坐坐也是可以的。我们去的那天天气晴朗,有很多人坐在城头上聊天,也有不少人在露天茶室饮茶,各取所需。

 高高在上的天心阁

 露天茶室生意兴隆

 天心阁雄镇一方。

天心公园大门

 

    次日一早我们离开长沙前往桂林。不过我还得回过头来和你说张家界,你一定会喜欢我拍的照片的。

    我在离开长沙前告诉陈君我对长沙的印象很好,我总结出下面几句话:长沙比苏州繁华,比上海宁静,比广州有秩序,比北京有人情味。剔除三个因素,我不反对住在长沙:夏天不要太热,街上不要太臭(到处是炸臭豆腐的味道),饮食不要太辣。

    明天请随我游览鬼斧神工的张家界美景。

 

来自旅行吧博文:http://u.cncn.com/space-48338-do-blog-id-214719.html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三诚子西游记(10)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70026-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