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早吃完了饭,便出发前往高铁站,乘坐台北-台中的火车。台湾的高铁和我们的差不多,座位的摆放、间隔、舒适程度,都没有太大差别。1个多小时过后,便来到了目的地。负责我们日月潭行程的,是当地的小马租车公司。
今天的第一站便是先去传说中的纸教堂(paper dome)。教堂位于南投系埔里镇桃米里,在高铁站去往日月潭的路上,不是团队旅游的景点,人相对较少。纸教堂是一座独特的纸管建筑,串连了日本阪神和台湾921两大地震,陪伴神户居民从焦土中站起。2005年,台湾重建区社区的伙伴组成访问团,参加阪神地震十周年纪念,造访野田北部时,得知纸教堂完成阶段性任务后即将拆除意见,便提出将纸教堂移筑台湾,作为台、日两地震灾区重建交流的中心,得到了日方的支持。渡海来台的纸教堂,在桃米生态村新故乡见学园区安家落户,成为此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生态园的设计构思精巧,结合了自然植被、蝴蝶王国、日式建筑等多重因素,形成了综合艺术的完美结合。园子虽然不大,却不同角度看出不一样的风景,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这座纸教堂,外部是玻璃和铝合金搭建的支架,内部的座椅、装饰,均由纸制成。这样一根圆柱型的纸座椅,可以承受1.5吨的重量,坐上去很稳固。纸教堂的内饰有别于我们平日里见到的,简约中现代、朴素中沉静,是这里色彩的主题。虽然这里并不华贵,但足以让人们肃然起敬。或许,人的信仰与环境无关,而只在乎人的心。当我抬头仰望,一颗璀璨的花篮向四周散射着,那是慈爱圣洁的博爱,在向那些漆黑、无名的角落里,传播着温暖。
今天日月潭的第一站,是参观文武庙。日治时期,日月潭畔原有两间庙,包括水社村的龙凤宫及益化堂,后来因为日本人兴建发电厂,日月潭水位上升,两庙必须迁走,于是两庙合并,于1934年在日月潭北畔的松柏仑重建庙宇,于1938年完成。
1969年文武庙再次重建为中国北朝式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庙分三殿,前殿二楼为水云宫,祀开基元祖及文昌帝君等,中殿武圣殿,祀关圣帝君及岳武穆王,后殿大成殿,則祀至圣先师孔子等,儒、释、道诸神共居一堂。
文武庙依湖而建,金碧琉璃。这里的浮雕是三维立体的,栩栩如生。此时日月潭面的薄雾渐渐散去,正午的艳阳下开始升腾起多多白云。
我们今天的午餐,是当地特色的玛盖旦风味餐厅。这家餐厅位于德华社码头旁的邵族逐鹿市集之内,为原住民保留地,无论是房屋样式、饭菜口味,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邵族的文化特色。碳烤山猪肉、奇力鱼、小米猪脚、阿萨姆红茶,道道都是必试之选,道道都让人回味无穷。
小店与码头相连,一艘艘游船就在我视线不远处安静的停靠着,这样的一幕,好像回到了曾经迪拜的情景。而这里不似迪拜,山水中总牵绊着思乡之情,虽未曾相见却好像是故人归来。
下午的主要安排是坐缆车游日月潭,高空远眺之下,日月潭的容貌一目了然。日月潭原属高原堰塞湖,是埔里盆地群众唯一积水未干涸的盆地。日月潭碧波从此荡漾在水沙连中心和台湾轴心地带,丰富的水资源成为台湾最主要的水力发电基地。这座隐身山林的梦幻山水,此时便这样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日潭与月潭,以拉鲁岛为分界线,东、西两边因各形似“日”轮和“月”钩而被赋予日月之名。缆车在空中不停的上升,参天大树从我脚下跑过,空气越来越清晰,天气也更加晴朗了。炽热的太阳只能把温度留在潭边,山顶那清爽的风,自然是不必细说。这个山顶的缆车中转站,有着和谐的色彩搭配,暖暖的黄灯、橙色的楼梯,迂回辗转间,总有光与影的交汇可以留在记忆之中。
而且日月潭景区中向山的建筑群,更是超棒,明快的线条和色调,我特意用黑白的色调来表现。景区还安排专人为我们讲解,良好的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终于,到了今天的住宿地了-云品酒店。云品是日月潭当地最好的一家度假式酒店,不但有着无敌的海景房、温泉浴,管家式的服务,更可为住客提供寄养宠物的场所。宽敞干净的狗舍,无微不至的照顾,都会让人倍感贴心。
酒店的顶楼,是一个平台,可以观赏到日月潭180度的风景,占尽了这里最好的位置,是享受晚餐的好去处,更成为众多人在此地举办婚礼的不二选择。整个顶楼的布置以白色调为主,透着浓浓的欧式风情。眼见着日头渐渐跌落进群山之中,天边也开始泛出道道霞光。不同颜色的酒瓶,依次排列在这小桌之上,让那一缕夕阳穿过她们透明的身体,斑斓的如同极品琉璃,那是日月潭专属的音符,在摇曳中谱出一曲温婉轻柔的旋律。我实在太喜欢这里,相机的快门不停的按动着。
直到烛火盏盏点亮,墙壁上的造景灯颗颗闪烁,同是此地,便做它景了。夜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餐厅内灯火飘渺如繁星点点,让我晃神如置身爱琴海边,又似以飘离地面如若云端。和着轻柔的风,悠扬的小提琴声音响起,我们的法式大餐也开始了。飘香四溢中,我们频频举杯,甘醇的红酒如今天与日月潭的第一次邂逅,如此的浪漫而多情,悠远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