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九日。早起,离开上汤,大概在中汤这个地方拐向通往南召的一条县级路。稍窄,但路面非常好,车又少。爬坡到鲁山县与南召县分水岭的地方,路边有一个石碑,说这里是楚长城遗址。楚长城建于公元前五百来年,是中国最早的长城,绵延几万米,后来被秦始皇毁了,现在上面还有遗址。 不看了。 从这里直到南召约二十来公里正在修路,很难走。 从南召到南阳路面非常好,可惜的是还差二十来公里到南阳,大约是在张衡墓的那个地方开始,大雾弥漫,好多地方能见度只有二、三十米。所有的汽车都开打大灯和紧急信号灯,小心翼翼地前行。 一路上,加工肉色大理石的工场特别多。 最早听说南阳是小时候的一个字谜“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谜底“广”。后来看小说《三国演义》,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之庙”,再背过《陋室铭》,中间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我这人一进城就迷糊,加上雾气腾腾的天,看不出东南西北,打听了好几个人,终于找到了城边上的卧龙岗“武侯寺”。 门票每人三十元。 祠内所游览的地方并不很多。几进殿堂,演绎着三国故事,有草庐、有君臣对话的地方,有诸葛亮打过水的水井等,当然都是后造的。听导游小姐讲,这里基本是明清建筑,所有的塑像都是近些年造的,从前的都在文革中被毁掉了。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曾有一次领兵经过这里,因遇雨在祠里暂驻。见祠内许多称颂诸葛亮的碑文,大受感动,正逢祠内主持送来笔墨求字,就顺便写下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英雄意气,千古相通,这篇墨书遂成镇祠之宝。明朱元璋见字曰“书如其人”。后于清朝某年刻成石碑,立于祠内,现拓印成册,到处有卖,为南阳三宝之一。 另二宝是烙画和独山玉。 烙画大概早已是昨日黄花,这艺术形式如同大连的贝雕画,风光不再了。 不过,独山玉可能因其材料的日渐稀少、因材布局的艺术手法而愈加珍贵。 本人没有什么艺术修养,有时喜欢附庸个风雅。这次出门,打算凡到有什么特产的地方,买点纪念品回去以做纪念。因此找到南阳市的“玉雕大世界”,几十家玉雕门市一一看遍,花一百多元钱买了块印章石。 一直向南,到新野住下,打算明天到襄阳的古隆中看另一个“武侯祠”。听说两地为争诸葛亮出山前这名分,打了一千来年官司,至今没结果,我去断断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