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人的南阳武候祠 到河南南阳与宛运集团胡逸云董事长谈完业务后进行一番闲聊,获知他本人是个书法爱好者。正巧我也对书法略有爱好,苏州出产的“湖笔”也是书法界人士的共同爱好,我谈及了郭沫若老先生在苏州湖笔厂试笔时流下的墨宝。胡先生就告诉我在南阳武候祠内有许多书法名家的石刻,包括有郭沫若书写的“诸葛草庐”匾额以及南宋名将岳飞雨夜路过该祠是书写的出师表。他建议我一定要去参观一下。 武候祠离市区非常近,在位于南阳市西南的卧龙岗上。 历史上,人死了后,老百姓和政府为其在生活、工作、战斗地方建立祠堂并保留至今的人不多。诸葛亮算一个。 诸葛亮死后被封为“忠武侯”,所以历代纪念诸葛亮的祠庙都叫“武候祠”。历史上到底有多少“武候祠”目前无法统计,据我了解现在全国各地留有与诸葛亮有关遗迹的省份有8个之多,包括他的出生地山东以及河南、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浙江。其中河南南阳武候祠也是著名的遗迹之一。南阳武候祠对于它的始建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是杜甫、李白都有诗提到过,如诗圣杜甫的《武侯庙》“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诗仙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看来当时南阳的卧龙岗武候祠就是这些文人骚客顶礼慕拜的地方。因为诸葛亮的一句:“丞本布衣,躬耕南阳”奠定了南阳武候祠的地位。 历史上武候祠几次经历战火被毁又重建,现在能看的武候祠大概已经都是清朝时的格局了。那些建筑和人工制成的人物雕塑和水泥亭台小桥显然是近年的物品,除了“南阳”和“卧龙岗”这个响当当的地名,我几乎体会不出当年诸葛亮躬耕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意境了。看来,今天的南阳武候祠事实上已经成为当地人的一中精神图腾了。 在祠内比较让我感到振奋的是看到了岳飞手迹书法的石刻。岳飞是军事家,不是书法家,所以能够看到岳飞的手迹书法自然是很令人兴奋的。从碑刻中看出当年岳飞在一个雨夜路过南阳,宿在武候祠内,一个人拿着蜡烛仔细端详着刻有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石刻,看着看着心中忧郁四起,一个人潸然泪下,被所写的内容感动了,睡不着于是就抄写了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岳飞的字确实很有力度和秀气,可谓是风骨神秀,洋洋洒洒,峭拔苍劲,龙飞蛇腾。岳飞在抄录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时还写了段“跋”,把时间、地点、原因、心情都详细记录。这段“跋”是这么写的“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岳飞这段英雄感慨之言读来也确实让后人“感慨”。可以想象当时岳飞恐怕是触景生情,诸葛亮的智慧、忠诚和无奈其实也是岳飞性格的写照。 令岳飞想不到的是后人居然把他写的“跋”和抄写的“前后出师表”刻出并广为流传。其实,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岳飞的书法,更可以看出岳飞“精忠保国壮志未酬”心情的写照。 参观结束离开大门,门口的许多妇女围上来兜售岳飞所写“前后出师表”石刻的拓本。拓的很好,印刷的也精美,是左装线订版,蓝色封皮加上白底黑字的书眉,很是古色古香。15元钱一本,我买了五本准备送朋友。 在南阳武候祠重读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上路后,在车内我开始翻开拓本,读着岳飞的“跋”和诸葛亮的出师表,心情也是格外的特别。自己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也有着自己的鸿运壮志,也有着与老板之间的君丞关系,看看岳飞的精忠报国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何尝不是我们职业经理人员所要追求的呢? 更多图片和游记可登陆我的个人博客www.abinblo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