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云台山两日游

2016-1-18 00:00| 查看: 398|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早上五点四十左右,列车员就来叫醒换票了,6:02列车驶进了新乡车站。下车后,用力的大口呼吸,感觉有点闷闷的,不过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兴致。出了火车站,我们一路打听着找到了新乡长途汽车站。不曾想开往云台山的车票已售完,而且上午只有一趟,晚一班的车要下午一点才发。我们只好临时改乘到修武的汽车,然后再转车到云台山了。本打算坐7:30的车还可以悠闲的吃顿早点,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修武的车15分钟就发一趟,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坐上了6:30的汽车,早餐——车上解决!汽车在县城里走走停停的拉着乘客,我们就好像小时候春游一样,在车上大吃大喝起来。。。。。。离开了县城,汽车也加大了马力,吃饱喝足后,一边闲聊一边欣赏窗外快速掠过的景色,任由风把头发吹得散乱。大概8点多,我们到了修武县汽车站,按着小马师傅的指示,我们转乘了开往云台山的小公共,在约好的方庄煤窑站下了车,不一会儿来接我们的车到了,上车一看司机应该是老马师傅了。他说,再有十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云台山了,马上要进山了,阿康的心情更是无比激动了,呵呵。岸上服务村,是比较集中的提供游客食宿的地方,小马家的旅店就在这里,明亮家园装修的还不错,一进门就猜到大娘怀里抱的婴孩就是小小马了。因为我们是周四去的,所以住店的人不多,一个小姑娘把我们带到二楼,我们挑了一个房间住下。因为他家没有四个人的房间,而我们又不愿意分开住,所以选了一间三张单人床的房间,放下背包,先把三张床合并到一块儿,一张大通铺就这样诞生了,看着心里煞是爽快!简单收拾了一下,9:30分我们的云台山之旅现在正式开始了。
因为提前做了点功课,所以我初步计划第一天先去爬茱萸峰和万善寺,第二天再走水路,正好阴阴的天气对爬山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到了售票处,拿了四个学生证买了四张学生票,(普通门票150元,而学生票为90元)。工作人员把所有的学生证都检查了一番,因为我们的学生证都是成人教育的,按规定应该都不能卖予学生票,工作人员经过电话问询后卖了四张学生票给我并嘱咐说学生证一定要是本人的,我满口答应着拿着票和证迅速离开了。云台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景区,配套设施完善,游览线路设计合理,因为景区较大,所以在各个景点有绿色大巴来往其间,沿路也有一些停靠站,很方便。门票两日内都有效,可见景区之大,景点之多了。
按着计划,我们上了一辆开往茱萸峰的大巴。前往茱萸峰大约要半小时的车程,途中要穿越十四个穿山隧道,而这十四个山洞也被赋予了美轮美奂的名字“叠彩洞”。这条山路是连接河南和山西的盘山路,山路盘旋而上,蜿蜒曲折,司机师傅犹如猛虎上山,即使在“U”型的拐弯处也不见其减速,起初我还一只手扶着把手,后来只得两只手死死抓住椅背儿还被甩得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的,尤其在隧道里转弯处汇车时,更是让我们捏了一把一把的汗。大巴在山路上穿梭,我们的眼睛自然也不闲着,山上雾气很重,其实云里雾里的,我已经分不清到底是什么了,只是很喜欢这种山间云雾缭绕的感觉。在一路如坐云霄飞车般的紧张刺激中,我们来到了茱萸峰的停车场。车上的导游小姐告诉我们进门顺着左手的路上去就是茱萸峰顶,从右路上去是通往凤凰岭的路。据说茱萸峰海拔有1300多米,虽然大巴已经把我们拉到很高的位置,但我们还要经过1600多级的台阶才能到达顶峰,两个字“爬吧”!上山的石阶比较密集,两边的石栏已被游人抓扶的锃亮,没一会儿,我就有点儿喘粗气了(看来平时缺练的厉害)。别看史史身型比我们庞大,可是每次爬起台阶来从来都是领先于我们这些看似应该身轻如燕的人。不知爬了多久,来到一段平缓的地带,一个红柱的名为“憩亭”的小亭里许多游人在休息纳凉,两边也有兜售特产和食品饮料的小贩,没有看到所谓的红豆树,可兜售的红豆项链着实不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看着不起眼的小小红豆和上面的一抹黑,竟能让人升起这般浪漫和相思,是红豆成就了人们的情感智慧,还是人们赋予了红豆感情寄托,不得而知了,中国人,本就是如此多情!休息调整了一会儿,我们继续朝山顶进发。越往山顶,游人也渐稀,原来都十一点多了,很多旅行团的游客都要集合去就餐了,所以我们十分得意没有跟团游。不受约束,走走停停,玩玩转转,好不自在!登高远望,山峦连绵,云雾缭绕,心旷神怡!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还给她们讲了我看游记时一个网友看河南方言版的猫和老鼠,有句台词极搞笑,“小老鼠上来就说:亿,你这是弄夏勒!”,把大家都笑翻了。在不懈的努力攀爬下,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的玄帝宫。据说玄帝宫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因为对道教没有多少了解,所以现在纯属现学现卖了。道教供奉的是太上老君,遵循的阴阳五行,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在观里粗粗的转了一圈,因为不懂规矩礼数,所以也没行叩拜之理。平常去寺庙的时候比较多,现在看见道士出入感觉还比较新鲜,呵呵。在观里买了瓶水,史林每次在山上看见人家卖黄瓜就走不动道,这次也不例外。看着黄瓜还算新鲜,我这个管家批准账房一人来了一根,于是四个人一人举着一根粗壮的黄瓜兴高采烈的下山去也!“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老话,在茱萸峰上要改改了,应该是“上山不易,下山更难”。好在上山和下山的路是分开的,所以没有了避让行人的危险。途中有一段在山崖壁上搭建的木质台阶更是难走,简直就是直上直下!我死命的抓住栏杆,视野只锁定在脚下两节台阶之内,但凡向下多看一眼都会有要栽下去的感觉。下到稍平缓的拐弯处,回首向上望去,更觉陡峭,因为要节省空间,所以台阶都做的比较窄,看着大脚的男士从上面费力的下来,几乎半只脚都悬在台阶外面。有个体胖的大叔,扭动着,摇摇欲坠的,从下面看上去只能看见台阶外的半只鞋和硕大的肚子,真怀疑他能否看到脚下的台阶。阿康本就笑点低,看着上面类似漫画的搞笑情景,我俩目光交汇,所笑为何便了于心间。因为时间还算充裕,又不想错过风景,所以在我的强烈建议下,我们又绕去了凤凰岭。一路上,几乎一直就我们四人在行进,偶尔会迎面走来三五游人。凤凰岭这边山势还算平缓,有好多植物区,当时记住了一些植物,估计下次再见依旧是不认识。我们一路找寻所谓的茱萸,最后也不得而知。从凤凰岭有一条可以下到万善寺的山路,大概要3000米的路程,大家一合计由于体力太差,所以还是决定下山坐大巴过去,我也同意。走出了植物密集区,一栋白色建筑隐现出来,那就是重阳阁,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就挂在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过很多人都觉得茱萸峰名字的由来和这首诗联系在一起十分牵强。旁边还有一个名为“云台观”的道观,右联“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左联“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终于背下来了,哈哈)。观里一位和颜悦色的老道看护着道观,估计每天来这里的人少之又少,所以看见人就比较兴奋,以至看见我们几个进来,他用河南话一直唧唧咕咕的说着,大概意思好像是,让我们再多看看,别着急走,因为他的话音还没落,我们的脚就迈出观门了。为了抓紧时间,我们没多作停留,准备打道回府。大概三点左右下到了停车场,这时大家又渴又饿,随便买了点儿零食小填一下,周围也实在没啥像样的饭馆,而且临出旅店时我们还让人家给炖了只柴鸡,所以对晚餐比较期待!回去的路上还算平稳,一看就是老司机师傅了,车速适中,不猛刹猛拐,以至那三位都睡得晃起了脑袋,我依旧不舍得闭上眼睛,感叹地壳运动所造就的壮美山川。
车子下到子房湖,我们被告知要转乘其它大巴回岸上服务区,所以顺便把子房湖游一游,为明天节省出时间。子房湖是红石峡游览的出口,我们顺着大坝前行,坝上又是旅游区的商业繁忙景象。快艇在湖区飞速挺进,一会儿便消失在眼界,只留下水浪在湖面层层荡开,波光粼粼。站在水坝上眺望两岸青山环抱的一湾碧水,心情也随之无比辽阔起来。为了与水能更亲密的接触,我们沿着本不能称之为路的崎岖小路下到了岸边,沿岸只有三五当地人嬉戏玩耍,没有了行程紧张的旅行团的驻足,自然这片水域显得更为自在清爽。一个小伙子支着鱼竿正悠闲自得的垂钓,出于对他垂钓成果的好奇,我们便上前凑起了热闹,主动与他搭起讪来。小伙子有些腼腆,但并不拘束,不一会儿便和我们聊了起来。聊天中,知道这小伙子家就住在岸上村,而且也开了家庭旅馆,叫绿色家园,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现在是假期,所以没事的时候就来钓钓鱼,原来这年轻人就是“绿色家园”的少东家呢。小伙子讲解钓鱼之法,我们都跃跃欲试,于是少东家欣然做起了场外指导。他用挖来的蚯蚓做鱼饵,甩竿、竖漂、坐定,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就静待鱼儿上钩啦。阿康先试身手,别说一招一势还真有点儿钓者的风范,只是半天也不见鱼漂有何动静。就在我们都不耐烦地开始侃大山时,鱼漂突然沉了一下,还是小伙子眼尖,让阿康迅速收竿,一只小鱼随着这一提跃出了水面,就在我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小伙子说这种叫“水壁虎”的小鱼儿是不能吃的,钓上来都没有用,边说边把鱼儿从钩上解下来,顺手又扔回了水里,于是我们又是一阵失望!史林以前就吵吵着要找个地方去钓鱼,现在机会难得,她自然迫不及待了,只是好几次都因为收竿收晚了,与鱼儿擦竿而过,她垂首顿足,悔恨不已,不过“水壁虎”倒是钓上来不少,在数量上勇超了我们。几个人轮番上阵,玩儿的不亦乐乎时,一直在大石头上不懈加入的史刘终于坐不住了,也跑来凑热闹,然而奇迹就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在我们还漫不经心的嬉笑时,小伙子一喊,史刘迅速一提竿,竟然真的有条白闪闪的小鱼挂上了钩,湖岸再一次沸腾起来,兴奋、激动、不可思议在我们的叫喊声中释放的淋漓尽致。。。。。。史林不服气,执著的要调上鱼来才肯罢休,不过最终也没能打破史史保持的纪录,但在数量上,纪录保持者她是当之无愧了。因为要赶去下一个景点,没有再多时间逗留了,我们留下了绿色家园的电话,小伙子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家吃当地特产——野菜。正准备道别时,小伙子的表哥从远处走来,他说表哥家住郑州,我们正好问询了去郑州最快捷的方法。表哥的河南口音很重,而且语速也快,正说着,表哥出口一声“亿”,我们几个又一次笑翻了,只有小伙子和表哥面面相觑、莫名其妙,真是“可爱”的表哥呀!告别了小伙子和表哥,我们准备奔赴下一个景点——百家岩。
本来是打算去万善寺的,但总觉得寺庙都是大同小异,还不如多看看自然景观,所以一合计,就百家岩了。先做车回到岸上村,然后再转乘了一辆到百家岩的大巴。大约20分钟就到了终点。我们问车上的导游百家岩怎么走,她说这就是,我们又问检票口在哪,她说这个景点还没开呢,晕!原来这个地方其实是云台山进山的山门,百家岩就是不远处一片连绵的山体,不过景点还没有开发完,所以现在没对外开放。郁闷,没开放的景点为什么还印在游览图上,而且也没有特殊标注,让我们白折腾来,只能又做车兜风回去了。
回到了住处,大概六点半吧,在小马家解决了晚饭。我们点了山韭菜炒鸡蛋,凉拌山野菜,蒜汁松花蛋,炖小柴鸡 ,还有其他主食和啤酒,大概爬山体力消耗大,所以饭菜吃起来格外的可口,几个人不一会儿就把饭菜打扫得精光。正巧,这时传说中的小马终于登场了。小马确实如网上说的很朴实,也很斯文。而且特别巧,还跟小马的朋友联系好了明天去郑州的车,简直太顺利了!
晚饭后,天色尚早,体力犹存,决定在附近转转。到超市买了土特产和冰镇的可乐“炮弹”,兴冲冲的准备回去吃着、喝着、玩儿着。洗去一身疲惫,大口的冰镇可乐下肚,怎一个“爽”字了得!
清晨,在“嘀嗒”声中醒来,拉开窗帘,外面下起了小雨。推开窗户,清爽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脾,远处,连绵的山岩在云雾的环绕中更显朦胧滋润。洗漱完毕,出发!
吃过早饭,我们先做车来到了红石峡——云台山最经典的一段行程。小雨还在下,可是丝毫没有影响前来游览的人们的心情。顺着指示牌,沿着峡谷后方的小路下到谷底,向下的石阶本就陡峭,此时又逢小雨,地面湿滑,更增加了危险性,所以造成了一段拥堵。不敢想象,要是赶上黄金周和周末,人山人海的场景将会多么的大煞风景!下到谷底,游走于峡壁间开凿的栈道,14亿年前的地壳运动使得如此瑰丽的红色岩壁得以示人,蕴含着铁和矿物质的山岩在雨水的冲刷下尽显艳丽和柔美,那玫瑰色的红竟是这么的滋润。寻声而去,一小帘瀑布映入眼帘,逆水而上,牵引着我们寻着它的源头而去。两岸峡壁时而宽敞豁亮,时而狭窄拥挤;峡间流水时而平滑如镜,时而湍急而下。朦胧细密的小雨,玫瑰红色的山岩,形状奇特的青苔,一湾流淌的清泉,甜美的画面在心中涌动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言语的形容只能显得匮乏,像片的记录都不足以展示它的壮美,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的体会大自然的美好!结束了红石峡的游览,我们坐上大巴前往最后一个景点群。
泉瀑峡、潭瀑峡、猕猴谷三个景点比较集中,准确地说是三个挨着的峡谷。泉瀑峡的尽头据说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不过因为现在雨水少得可怜,所以瀑布奇观现在无法展现,听说许多网友都是面对铜墙铁壁幻想着天瀑的壮观景象。所以,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放弃了这条峡谷。先进了猕猴谷,顺着单行路线走着,偶尔看见在山壁上追跑着三五成群的猴子,发现它们时还新奇了一阵,等到猴群逼近我们时,又是一阵紧张。因为早就听说好多山上野生的猴子都是“路霸”(犹以峨眉山上的猴子为最),不留下点儿吃的,休想轻松过关。所以,在人们逗引猴子的时候,我们几个早就快步走到远处观望,还是安全第一!不过,比我想象的情形要好得多,这里的猴子还算守规矩。猕猴谷没什么特色,看过猴子表演后,我们就转向下一个峡谷潭瀑峡了。
潭瀑峡又有小九寨的美誉,“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确实是对此景的确切描述,一路走来,步移景换。都说“水至清则无鱼”,可在这清澈的水潭里,我们依稀能寻到柔软水草下自由自在游弋的鱼儿。小瀑布附加了人们无尽的遐想,赋予了它们生动的名字,在琴瀑这边更能凸显绝妙,从山壁上滴答而下的水滴在水潭的平面上走出和谐的乐章,那灵动的音符正是大自然的声音。走到峡谷尽头,U型的绝壁将人们折返与此,抬头仰望这U型的绝壁,突然有一种井底之蛙的感觉,崖壁高耸入云,好似就要往中间塌将下来,自己的渺小,都快无法承受这种压迫感,于是赶快低下头,有种晕晕的感觉,不敢再上向望去。在此小憩片刻之后,我们踏上了下山的路途。
回到岸上村,我们又吃了一顿算是当地的特色美食,闹汤驴肉,凉拌地黄,河南烩面,清炒山木耳。闹汤驴肉没有想象中的好吃,感觉像超市里卖的塑装的那种,山木耳味道还不错,也算是出乎意料吧。水足饭饱之后,我们回到小马家,等着约好的司机师傅,在我们的催促下(火车不等人!),师傅终于赶到了。
汽车驶出了岸上村,渐渐的驶离了云台山,我们的云台山之旅划上了完美的叹号。回想着两天的行程,一景一物在脑海中浮现,没有了刚出门时激动的心情,现在有的更多的是平静和沉淀。旅途的倦意让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载着我们的汽车在高速路上背离着云台山的方向驶向远方。。。。。。


行程费用汇总:
K179北京-新乡 硬卧车票:150*2+154*2=608元
新乡-修武 长途车票:11.5*4=46元
修武-方庄煤窑 车票:3*4=12元
云台山景点门票(学生票):90*4=360元
房费(加开空调):50+10=60元
云台山-郑州包车:130元
1488郑州-北京西 硬座车票:99*4=396元
其他花费(饮食、特产):402元

总计:2014元
人均:503.5元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云台山两日游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68243-1.html
本文关键词:云台山两日游
上一篇:云台山感受下一篇:河南之云台山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