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2006年4月河南洛阳、嵩山之旅

2016-1-18 00:00| 查看: 236|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2006年4月河南洛阳、嵩山之旅

今年四月,单位组织了去洛阳旅游,回来后一直忙于工作也没有整理具体的行程,趁现在正好休年假,把这次的行程作个回顾,以供大家参考。


4月10日 上海至洛阳(1658/1659次,硬卧)

下午16:29,从上海火车站发车,同行一共有40多人,占了二个硬卧车厢的各一大半,由于都是同事,路上嘻嘻哈哈(打牌、聊天的多)热闹的不行,到了吃晚饭时候,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菜,好家伙,那场面,那可是相当的热闹,一眨眼功夫,各个小餐桌上就丰盛异常了,荤素俱全,色彩缤纷,最过瘾的就是那些什么都不带的,每个餐桌上都蹭一口,弄到最后还是他最爽!

4月11日 洛阳-关林-龙门石窟-民俗博物馆

睁眼醒来已在河南境内,窗外艳阳高照,早上10点20分到了洛阳,大家打点好精神,上了早已等待的旅游大巴,直奔关林。关林是关公的陵墓,规模很大,导游的解说中规中矩,倒是大殿的两侧画的壁画让我们很感兴趣,狂照了n张照片。在墓门的缝隙里可以投硬币(用人民币换取,说是他的开过光),据说许愿后从缝里投,越响越灵验,仗着有点小窍门,三枚硬币都声音清脆,弄得同事mm心里很不平衡,呵呵!关林庙的柏树林还不错,给人宁静深邃的感觉。

从关林出来之后,去了水族馆边上的一家饭馆午餐,旅游集体餐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里面陈列的不少瓷画和唐三彩吸引了不少人眼球,只是价格不菲。吃过午饭,就奔龙门石窟而去。龙门石窟是洛阳的精华所在,是在伊水的两边山上开凿出来的洞窑,佛像基本都是集中在西山。石窟的门票是明信片式样,很想寄回家留念,但导游说要回公司报帐用的,死活不给,BS!

从西山大门进入景区,只看见右侧的山体上布满了大小各异的石窟,只是基本上都是空的。龙门石窟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已应有石窟1352个,佛龛750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佛塔40余座的大规模石窟群,数量之多位于全国各大石窟之首,但是现在看去,有佛像留存的已不足1%,有被盗挖的,也有毁于战火的,更多是毁于浩劫的,此情此景,让人唏嘘不已。一路上游览了宾阳洞、莲花洞等。

随着眼前豁然开朗,奉先寺到了。拾级而上,美轮美奂的卢舍那大佛已端坐面前。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去之前查阅了大佛很多的资料,已经有了些许了解,而今到了身边,竟仍是如此震撼!佛像的面部据说是仿照武则天的面容雕成,居高临下从容不迫地俯视着芸芸众生, 那俯视大千世界的慈悲目光,那轻浅的不可思议的微笑,那阅尽人间寒暑冷暖永远温柔亲切的面相和胸怀,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让每一个注视她的人为之感动、为之流连,在这一刹那间,感觉自己是在梦中,庆幸自己能如此的与佛接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神圣感!

听导游说,佛像的位置是经过 精心的挑选,尤其是她的眼睛,无论你站在那个位置,你都会觉得她在直视着你。我左中右的试了试,确实感觉那双含笑的眼睛一直在直视着我。

慢慢的走过了漫水桥,就到了香山,在河的对岸再次眺望了大佛,心中许下了一个愿望!香山上有个香山寺,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都进了寺,只见进门后有两位小姐每人给我们发了一根丝带,说是如意平安带,但是奇怪的是我们和先前的游客颜色却有着区别。听完导游的解说,我和身边几个同事还了丝带就出了寺门,有不少同事在被带到大师之处看相解签之后,掏了888、398、198不等,请了高香当场还了愿。

就在等同事的时候,天气慢慢暗了下来,同时风也大了起来,风中还夹杂着细小的尘粒,让人眼都睁不开,不过只有十几分钟的光景,整个景区就象笼罩在灰蒙蒙的罩子中一样,已经看不见对面的物体,我们接下来去的白园也是象征性的进去出来而已,每个人都把头缩了起来,用手捂住了鼻子和嘴巴,那景象不可谓不狼狈!后来在旅游车上听广播说,是遇到了沙尘暴,同时明天还会大幅降温。

从龙门石窟出来,导游还是带我们去了商店,是专门出售唐三彩和均瓷的,同事们虽然知道旅游够物的窍门,但是还是有不少人掏了腰包,呵呵~没办法!

买完东西,又被导游带去了洛阳民俗博物馆,那时天气灰暗,气温开始下降,风也很大,进博物馆时,大家都没有什么兴致了,勉强看完就象逃一样的上车走人。

一天下来,感觉都很累了,在导游的带领下,去饭店吃晚饭,结帐的时候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情,标价10元一瓶的啤酒,竟然按照15元一瓶算,多算了200多块钱,经过争执,后来还是退回了多收的钱。

当晚住在洛阳郊区的孟津宾馆。无奈~

4月12日 嵩山少林寺-塔林-中岳庙-嵩山书院

早上7点就被叫起吃早饭,7点半准时发车,当时天气预报是气温下降了12度,但是天气还不错,大家坐在车上,可能人多还不觉得冷,同时也由于大家都没有准备,所以只能穿着薄衣服硬抗了。:)

车一路往嵩山少林寺出发,进入登封境内后,天开始下起雨来,还不是夹带着雪珠,越望上走,雨雪越大,路边的小草上甚至有了积雪,到我们抵达少林寺下车后,雨虽然停了,但感觉却冷的不行,于是乎在少林寺入口掀起来一阵买塑料雨衣当风御寒的的高潮。

进少林寺收费大门后,要走一段路,先去观看少林工夫表演,有拳术和兵器,也有硬工夫和童子功等。然后再走一段路,进少林寺山门,少林寺的占地3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少林碑林、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方丈室、钟楼、鼓楼、六祖殿、立雪亭等,各有一段故事;北宋的初祖庵,明代的千佛殿(又名毗卢殿)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历代僧众习武练功踏碎的方砖更令人肃然起敬。

少林寺前是一条小溪,沿溪西行300米,就来到少林寺奇观--塔林。塔林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墓建筑群,始建于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处。到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 年)为止,共建砖石塔250多座。这些墓塔是历代少林寺高僧圆寂后最后的归宿。因其建造成年代不同,塔林中的墓塔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砖塔、石塔和砖石混合塔。造型有单相塔、单层密檐塔及各式各样的喇嘛塔。有四角、六角、八角、柱体、椎体、瓶体、抛物线体等形。大小不一,高低不等,层级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在15米以下,建筑的规格是根据僧人生前在佛教中的地位、佛学修养及威望高低而决定的。

午餐是在释小龙武术学校边的一家饭店吃的,吃完后还是有购物内容,这次是推荐跌打损伤油,还是有人买了一点。接着就直奔中岳庙而去。

中岳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宇,中岳庙的建筑制式和布局,是清高宗弘历依照北京紫禁城的形式设计重建的,现存的殿、阁、宫、楼、亭、台等建筑四百余间,石刻碑碣百余座,占地达37万平方米,建筑雄伟,布局严谨,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中岳庙的大门是中华门,中轴线上建有有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崇高峻极坊、峻极殿、寝殿、御书楼等建筑殿堂建筑十一进,前后相距1.3华里,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在这些建筑中,最宏伟的是峻极殿,亦称中岳大殿。殿内神龛中央坐橡是武则天加封的中岳大帝中天王,像高5米多,姿态雄伟。崇圣门东面的一座“古神库”。据说,宋代重修中岳庙时,把旧有的神像埋于此地。库旁立有宋代铸造的四尊“镇库将军” 铁铸人像,高约3米,各重3000多斤,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威风凛凛,造型生动,据说是从黄河边上追回的抗金义勇。导游介绍说人身体那里不舒服,只要对应摸摸铁像的的身体,就会痊愈。呵呵,神吧~~~

庙内有汉至宋代种植的古柏三百三十五株,这些古柏不但树龄长,且树形奇特,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更为中岳庙增添几多神奇色彩。本来在关林看见了柏树林就觉得很惊叹,这里的古柏,似乎更胜一筹。

而后去的是嵩阳书院,嵩阳书院与河南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麓洞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在国内也举足轻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为道士修行之所,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为佛教、道教场所,后来为儒家独占。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各地学者纷纷慕名而来。此后,嵩阳书院继续以理学授徒,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书院除了有悠久的历史外,嵩阳书院的旅游景观还有有西汉的“将军柏”和唐朝的“大唐碑”。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来游嵩山,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阳寺,刚一进门,只见一棵古老的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酷如顶天立地的伟丈夫,武帝尚武,多年征战渴求良将,仰望许久,赞叹有加,当即褒封柏树为“大将军”。殊不料嵩阳寺乃藏龙卧虎之地,穿过二进院见到的柏树比“大将军”还要大,武帝见了既惊讶,又踌躇,但想到自己贵为天子,不容改口,就将错就错地把二院的柏树封为“二将军”。“大将军”高兴的大笑,笑弯了腰,成了弯腰树。“二将军”心生闷气,肚子气炸,变成了空心树。“三将军”为此十分恼怒,它突起一枝直插天际,怒发冲冠,一副与人争斗的样子。可惜它在明末被火焚毁。传说归传说,“将军柏”却实实在在是人间稀少的参天大树:“大将军”柏径周6米,“二将军”柏周径15米,十二个人挽手刚刚能抱住树干。二柏高达数十米,苍劲矫健,直耸云天。从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受封,历经千载沧桑而依然生机勃勃,诚不愧伟岸英武了。院外偏西有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俗称“大唐碑”,碑高8米,是嵩山地区最大的石碑,它记述的是道士孙太冲为唐明皇李隆基炼“九转金丹”的故事,事属荒诞不经,但碑却立得光前隆后:由号称“口蜜腹剑”的唐代宰相李林甫撰文,当时的书法名家徐浩书写。徐浩的隶书端正工整,笔法俊逸遒劲。岁月流逝,千载易过,炼丹的荒唐事已成笑料,而“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却因为是唐隶佳品引来一代又一代的欣赏观摩者,这也是立碑之人始料未及的趣事。

今天的游程安排的比较紧凑,下午还有了部分自由活动时间,我们逛了登封县城,在当地的超市买了些吃的东西,那种少林寺商标的塑桶装核桃酥,只有15元一桶,比MM在少林寺塔林买的同样的要便宜10元一桶,弄得两位MM很是不爽。

4月13日 黄河小浪底-白马寺-牡丹园-真不同水席

早晨一早依然是七点半集合,坐车去参观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的大坝和想象中有很大差异,不是三峡这种混凝土坝,而是泥石坝,使用寿命据说只有100年还不到。泥石坝有渗水现象,渗水汇成的一个湖泊到也是水平如镜,山清水秀。游览过程会经过按比例缩小的黄河流域模型,还有原住民的故居等等。走过一道悬索桥后是纪念广场,可惜我们没有看到放水冲沙的壮观景象。

午餐在洛阳市内一家饭店用餐,是我们几天以来吃的最好的一家,公司还每人发了两盒牡丹饼,味道还不错。下午去白马寺游览。

白马寺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中国官方所立的第一座寺院,被尊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 之 称。。寺内建筑约150余 楹。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布列着五层大殿: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两侧对称分布着门头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等。白马寺山门东侧,有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这就是有名的齐云塔。齐云塔本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白马寺香火极旺,寺中种有许多石榴树。

参观完白马寺后,去了对面的神州牡丹园,来时曾看过资料,说洛阳赏牡丹主要在王城公园和洛河公园,从没有听说过这个神州牡丹园。真个牡丹园规模还算不小,但是品种好象不咋地!里面成片的指示白牡丹和粉牡丹,只有一朵紫色的所谓黑牡丹。

里面有一块很大的牡丹石,很吸引人眼球,我在边上的小摊买了一块小的牡丹石,很便宜哦~(只是因为它不能放平),我回家后找人把它底部加工了一下,放在书房中,还是很不错的!

接下来照旧是够物环节,这次去的是珠宝加工场,小姐等我们坐定后问我们是那里的,知道答案后很兴奋的告诉我们,他们的副总是云南人,但是父亲是我们的老乡,灯她把这位老乡请下来时候,大家都感觉很亲切,经过一番煽情,大家掏了不少银子,买的东西回家后一看,嘿嘿~

晚上在洛阳最有名的真不同吃水席,价格不菲,每桌要1600多,除了第一道燕菜有点吸引眼球之外,后面的所有东西都很平常,这些东西在外面的消费不过只有400多而已,最后弄得有点不开心,呵呵!洛阳之行想不到以这种方式结束!

13日晚22:07分 1657/1660洛阳至上海

晚上上了火车,早晨醒来已经到了安徽境内,照样的热闹,大家此时以清除行李中的多余食品为主要任务了,我中午在同事们的热情照顾下一个人喝了一罐500毫升的啤酒,两根火腿肠,一碗方便面,两个茶叶蛋,还有小半个烧鸡和半根烤肠。。。

14日下午14点多抵沪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2006年4月河南洛阳、嵩山之旅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67904-1.html
本文关键词:2006年4月河南洛阳、嵩山之旅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