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官方微信
关注骑行圈

骑行圈_自行车旅行网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快捷导航
官方微信

走进西柏坡

2016-1-18 00:00| 查看: 454| | 去自行车论坛逛逛

走 进 西 柏 坡
——建党80周年随想

今年的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风雨中走过,经历血雨腥风、艰难攀爬的洗礼,成长成一个伟大的、成功的、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优秀政党,我由衷的希望她更加光辉灿烂!

回顾建党80年,是革命的80年,不由的想起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刻,是谁力挽狂澜,取得最后的胜利。西柏坡——中国革命的一块圣地。

1948年春,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央机关离开延安,从陕北.吴堡川口东渡黄河,辗转千里,来到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一个小山村。从此,全中国和全世界都知道了西柏坡。在这里,党中央,毛主席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今年5月,我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及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参观,首先来到了纪念馆,这里展出的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

  首先看到的是纪念馆门口的一组五大书记的雕像,望着那高大的领袖群体塑像,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我们的领袖们正是在这里,组织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进入纪念馆,依次参观了每一个展厅,首先是序厅:"光荣的平山"。这里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平山的光荣历史;然后是一、二展厅:"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介绍了工委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等重大事件;三展厅:"决战前夕"。介绍了大决战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四、五、六展厅:"大决战"。介绍了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场及人民支前情况,无疑,正是辽沈、淮海、平津的大决战以及无数为建立新中国的献身者,才奠定了天安门广场上那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七展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八展厅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介绍了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情况;九展厅:"难忘的岁月"。展出了当年领袖和工作人员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照片;十展厅:"历史不会忘记"。展出了现在各级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名人等参观回访西柏坡的历史照片。

  观看着纪念馆中大量的照片、信电、衣物、武器等记载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实物,不由得使人想到了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描写三大战役的纪实小说与影视剧,想到了当年领袖们在此小小指挥部内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昼夜场景……

  出了纪念馆,来到了离纪念馆不远的中共中央旧址。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后,将机关留下的办公用具、日用品及房舍等移交给了当时的县政府,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原来位于西柏坡村东头,有房屋40多处。1955年,因修建岗南水库,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旧址及西柏坡村一起搬迁。1970年冬在距原址北500米、海拔提高57米的地方开始对旧址进行复原建设。主要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粥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和苏共代表米高扬的旧址,中央机要室旧址,中央机关小学旧址及防空洞等。在复原过程中,基本保持了原貌,屋内陈设按原状进行了布置,展品主要是当年领袖们的办公和生活用品。

  西柏坡位于省会石家庄向西90公里,河北省平山县西部,群山环抱中.的西柏坡,依山傍水,美丽而宁静。岗南水库万倾碧波如玉,柏坡岭上遍山松柏迭翠。春光明媚,村里村外绿树成荫,花木掩映中农舍俨然。坡上岭下,麦苗青青如染,山花点点如燃。山风轻拂,空气中飘动着松柏的气息,清香袭人。依稀的游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进西柏坡,走进历史的坎坷与辉煌。

  中共中央旧址大院,由若干个普通的小院组成。自东而西,依次是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后院是朱德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和机关食堂。大院里的建筑全是普通的民居式平房,素墙黑瓦,横屋厢房,只是在每个小院周围加筑了不太高的围墙。看着这一切,我们的思绪便自然地联想到了井冈山的大井小井,想到了延安的枣园杨家岭,那室内的简单"摆设"是何等地相似相仿。室内木桌木椅,油灯土炕,朴素简陋一如山区的农家。只是多了笔墨、书籍、地图等物品,寻常中又显得不同寻常。屋角窗下,茂槐修竹,蓊蓊郁郁,淡泊宁静中透出一种飘逸的诗意。

  毛泽东的小院紧挨着周恩来的小院,推窗便可笑语相问。他们的院子外面有一个大碾盘,听讲解员讲,每遇重大问题难以决断,毛泽东常来推碾,周恩来在一旁帮助,一圈一圈,两位巨人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轰轰向前。刘少奇和任弼时,两个湖南老乡又成了西柏坡上的近邻,岳簏红枫湘江碧水化着这太行山村里的几多风雨,几多情怀。董老的房间里有一架古老的纺车,那是董夫人从延安带来的,嗡嗡的纺线声,常伴着董老窗前的灯光,迎来西柏坡的黎明。后院那三间窑洞式建筑里住着朱总司令,前边有一块宽大的土坪。老总当年常于晨风中在此习拳舞剑,一展身手。置身此处,至今仍觉英武豪壮之气扑面。

  莫道是"候门深似海",这座中共中央大院与周围农民的村庄院落屋宇相接,鸡犬相闻。毛泽东的小院里有一株梨树,主席常剪枝、浇水,秋日里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香梨,毛泽东总是让警卫员给乡亲们送去,自己一个不留。那些穿灰布军装的人是农家炕头上的常客,淳朴的山民也会带着大枣、花生到大院来串门,来来往往,如同走亲戚一般融洽自然,亲密无间,共产党人在这里如鱼得水。西柏坡,山村里那一座座普通院落里汇聚起人间最伟大的力量,要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于是,游人们恍然大悟,"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便不再深奥难懂,他们从中领悟到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且为之感慨不已。

  毛泽东旧居的西北,一间低矮的土砖房,是解放军总部兼军委作战室。几张宽大的杉木桌几乎占踞了所有空间,桌上放着几部老式手摇电话机和军用电台,墙上挂满了发黄的军用地图,划出美丽弧线的红色箭头依稀可见。当时这里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入手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红蓝毛线标图。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的革命热情却十分高涨。就是在这个屋子里,作战室的全体人员曾设计、研究、讨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图案。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1975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特赦后来到西柏坡,当他看了这四间小平房后,无限感慨地说,毛主席真是英明伟大,在这四间小平房里就把国民党的几百万军队打败了,国民党当败,蒋介石当败。在这里,我们拂去厚厚的历史烟尘,去寻找当年"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感受"运筹帏幄,决胜千里之外"。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央军委在这间屋里组织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东北战场,我军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尽管林彪的迟疑让毛泽东怒不可遏,但林、罗、刘还是在西柏坡数电敦促下,关门锦州,打狗沈阳,首战辽沈,大获全胜。淮海战场,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吃着黄伯韬,夹着黄维,看着杜聿明,华野、中野硬是"吃下了一大锅夹生饭"。平津战场,四野挥师入关,林彪、聂荣臻联手攻克天津,北平守将傅作义将军选择了光明。整整10个月里,这间屋子灯火通明,电话电报声声不断,西柏坡与各大战场之间文电交驰。小山村里的毛泽东身居陋室,胸中自有雄兵百万,他就象一个艺术家,指挥着四大野战军组成的交响乐团,把人民解放战争中血与火的华彩乐章演奏得行云流水般地淋漓酣畅。毛泽东坐在从石家庄缴获的大沙发上,潇洒地点燃了香烟,袅袅青烟中,蒋家王朝灰飞烟灭。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座落在山坡西南一隅一片茂密的小松林中,是一间长30米宽15米,可容纳百人的土墙砖顶大统房,室内简陋的陈设至今保持着当年开会时的样子。主席台是一张条形木桌,铺着白色的床单,对面两排沙发和八排木桌木椅是中央委员们的座席。墙上挂着两面党旗和毛泽东、朱德的画像。毛泽东浓重的湖南口音和中央委员们暴风雨般的掌声一起,从这里飞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宣告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听解说员讲,当时由于条件简陋,许多参加会议的同志都是自带板凳,开完后再自己带走,若非亲见,真难以置信。当年的开国元勋们正是在这简陋的会场,坐在这样的"凳子"上,召开了政治局九月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也正是在这"寒碜"之地,召开了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的号召,并发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进军令。北京,人民大会堂庄严巍峨,那些匆匆走过的人们可还记得山坡上这空荡荡的会址,还有这会址内用木板钉成的简陋桌椅。

告别西柏坡已是黄昏,西边天上燃烧着桔红色的晚霞,映红了莽莽苍苍的峰峦,这片黄土地正孕育着新的勃勃生机,青山翠水,柏坡岭上如塔的松柏,都高唱着改革的高歌。

我想,西柏坡,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但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扫一扫,关注骑行圈微信号
本文标题:走进西柏坡
本文地址:http://www.qixingquan.com/article-66020-1.html
最新自行车文章
最新自行车装备资讯
最新自行车骑行知识
最新山地车,公路车资讯
最新运动健身知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