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使其形成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气候特点,年均气候19.6℃,无霜期355天,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贵州“西双版纳”和“天然温室”之美称。南以罗天乐大桥与广西天峨、乐业相接,北连惠水、长顺,西邻紫云、望漠,东北与平塘接壤。明清时名罗斛,原属广西右江道泗城岑氏土司的辖地,清雍正五年“改土旧流”后划入贵州。
民俗表演上刀山
由于布依族和苗族、瑶族等21个少数民族长久以来在罗甸繁衍生息,创造了绚烂的本土民族文化。这里,代代相传的独特舞蹈,嘤嘤私语般的美妙歌谣,讲述着遥远的先民们古朴神秘的精神生活。部分地方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好的民族服饰、文化活动、民居民俗、工艺制品、节庆等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不仅有多次参加国家、省、州民间调演并获奖、同时引起海外关注的民族舞蹈《夜乐舞》、《花包舞》、《织布舞》,布依族男女情歌对唱,吹奏芦笙、唢呐和悬棺岩葬,布依族蜡染及刺绣、苗族服饰制作等,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游湖
新世纪,罗甸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新阶段扶贫攻坚、龙滩水电站建设的现实机遇,全县33万布衣、苗、瑶等21个少数民族儿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抢抓争快、抢优升位的决心和行动,在这3009.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一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小康社会的凯歌!
当代愚公故乡——大关地质生
悠浓的“奇石”文化
罗甸地处黔桂两省结合部茫茫大山之中,强烈的岩溶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奔流湍急的红水河、蒙江河孕育了这座天然的奇石宝库,这里有以质取胜的红河石,以形取胜的金墨玉石,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五彩斑谰的矿物晶簇,洁白晶莹的钟乳石和玛瑙石,这些原来默然沉睡于荒山野岭,山川河流和承载亿年日月精华的天然原石,目前已发现的有72种石种,已上市的奇石总量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素有“奇石之乡”的美誉。
大井风光
美景胜地“大小井”
位于罗甸县董当乡境内的大井风景区水深岸绿,榕竹齐茂,燕舞鱼游。景区内大、小井村依山傍水,隔河相望,绿竹环绕的布依族人民住居在别具一格的传统栏杆木楼,幢幢楼台排立在奇石嶙峋的青山下、园林间,别有一番情趣。群峰之中,溶洞星罗棋布,洞内岩石千姿百态,神奇壮观。可谓洞中有洞,洞中有湖,洞内有天,天外有洞,洞洞相连,形成纵横交错的地下洞穴网络,与世界著名的风景圣地——法国南部的伏克留兹泉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岱河天坑风光
打岱河天坑风光
未开发的处女地“打岱河”
“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打岱河大坑,由九座险峰合围而成,其容积与目前公布的世界第—大天坑重庆市奉节县小寨天坑相比,是其两倍多。它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能从顶部鸟瞰天坑奇景,还可以沿天坑峭壁险道进入坑底,尽情享受坑底的怡人风光。两道清泉洒落在天坑里,宛延流出,蜿蜒东去,穿行于一片翠绿之中,消失在天坑东面巨峰脚下一消水洞中。整个天坑景色在蓝天、薄雾、青岩、绿树的映衬下,可谓鬼斧神工,天工杰作。打岱河天坑群是探险、旅游、科考、攀援者的绝佳胜地。
高原千岛湖风光
高原千岛湖风光
高原千岛湖胜景
高原千岛湖则是深藏在贵州、广西两省万山丛中的一块尚未雕琢的翡翠。这块因龙滩水电站下闸蓄水而形成的面积达377平方公里的“翡翠”,它不但气魄宏伟,而且景色壮观秀丽。一座座青山屹立水中,苍翠葱绿,密密丛丛,简直就是一个和谐透明的翡翠般的绿色世界。这里,山是绿的,树是绿的,澄澈如镜的湖水也是绿的。阳春时节,漫山遍野盛开的木棉花、杜鹃花深红大紫,夹杂着白色油桐,点缀在这无边无际的绿色世界之间,越加显得生气盎然。
县城一角
一个时代的旗帜“大关”
距罗甸县城仅有16.8公里大关村。森林覆盖率已超过70% ,那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罗甸“天然氧吧”之称。这里的山,无论是连绵起伏的还是孤峰兀立的,都是那样的苍翠,那样的富有生命力。大关俯瞰台,就是人们感受大关精神最直观最具体的所在。站在那里,倾听着那一块块石碑讲述大关人与天抗争的传奇故事,看着那沿着山湾一摞一摞铺开的稻田,耳畔仿佛又回响起了当年大关人光着膀子持着钢钎、抡着大锤开山劈石的号子声…… |